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88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111篇
物理学   30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81.
为了研究中心点火管火焰在药床中的传播规律,设计了可视化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不同点火药量、不同装药结构的中心点传火试验。采用高速图像采集系统记录了中心点火管火焰在药床中的传播过程,采用瞬态压力记录仪记录膛内压力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点火药量为20 g时,出火时间为0.6 ms;点火药量为30 g时,出火时间为1.5 ms;杆状装药床的传火时间平均为2.2 ms,粒状装药床的传火时间平均为3.4 ms,而杆粒混装药床的传火时间为3.1 ms。可见,点火药量对药床出火时间影响显著,较大的点火药量导致药床出火时间延长;不同装药床结构传火性能差异较大,单一杆状装药床传火性能优于单一粒状装药和杆粒混装药床,并且粒状装药床易形成气体壅塞,膛内会出现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根据火焰传播时序位置点,利用一阶指数衰减函数拟合建立了火焰传播过程数学模型,拟合优度大于0.98。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内弹道初始阶段中心点火管燃气在膛内药床中的流动特性和传播规律,设计了可视化点传火实验平台,并进行了膛内假药床的点传火实验。基于加权本质无震荡(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 WENO)格式,构造了膛内轴对称二维内弹道两相流模型,对膛内燃气在假药床中的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可视化实验结果符合较好,全局压力平均误差为5.35%。表明数值计算准确地描述了燃气流动特性,完整地呈现了点火管燃气在假药床中的发展过程。在点火初始阶段,膛内压力径向效应明显,气相沿径向传播较快,药床药粒基本不会发生运动;随着燃气逐渐在膛内传播,膛内压力呈现径向一致、轴向梯度分布的特征,在压力梯度作用下,气相轴向速度开始占据主导,径向速度在膛底和中部区域减小为零,而固相速度随气相速度变化而变化;气相在到达弹底前,由于固相颗粒的壅塞,会提前出现速度反向波动现象。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社会声学调查的方法研究了乘客对公交车内噪声的感知情况。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乘客的人口统计学信息以及乘客对噪声的识别、反映、感受的若干问题。通过对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和卡方检验得出:车辆发动机以及乘客打电话、聊天的噪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也是乘客显著反感的噪声。车内噪声已经影响到了乘客的正常交流,也成为影响乘客因长时间乘坐引起心烦和疲劳的原因。鉴于以上影响乘客在有对座位的选择权时往往可能会偏向噪声影响小的位置。综合分析得出乘客对公交车内噪声感知偏向于比较吵闹、影响不大和有点厌恶。此外,对乘客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做了进一步分析得出:吵闹程度、烦恼程度在性别、学历、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影响程度上性别有显著性差异,学历、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公交车内噪声已经成为影响乘车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公交车内噪声需要提高重视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84.
85.
利用几何特性及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探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脸识别过程中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人脸探测 ,因为一旦从图像中定位并提取到了人脸 ,那么下一步的人脸识别工作就变得非常容易。眼睛是人脸图像中最容易探测的部位 ,而且通过探测双眼来发现人脸最符合人的视觉习惯。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特征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由粗到细的两级人脸探测方法。在第一级中 ,眼睛和脸是通过测量眼睛的尺寸和眼睛与脸的位置关系探测到的 ,第一级的输出是一个尺寸归一化的人脸 ,但偶尔也伴随着一个或多个因对复杂背景中与眼睛类似的物体的误判而得到的非人脸图像 ;第二级神经网络正是用来过滤掉第一级中被误判的人脸。实验表明 ,这种由粗到细的两级人脸探测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探测正确率  相似文献   
86.
直线的斜率是反映直线方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是,它的有关性质,在解题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例1(1997年全国高考题)已知过原点O的一条直线与函数y=log8x的图象交于A、B两点,分别过点A、B作y轴的平行线与函数y=log2x的图象交于C、D两点.(Ⅰ)证明点C、D和原点O在同一条直线上;(Ⅱ)当BC平行于X输时,求点A的坐标.分析(Ⅰ)只要证kCO=kDO,通过A、B两点坐标作侨梁.(Ⅱ)略.对多点共线问题,运用斜率,建立关系式,这是解题的常规方法,应用广泛.对形如y二二业结构问题,则问造萧军来工l一工2解.例2(1997$全国高警题)…  相似文献   
87.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四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适合地方经济建设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88.
超声检测中维纳逆滤波解卷积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中  林书玉 《应用声学》2005,24(2):97-102
维纳逆滤波是利用解卷积技术提高超声检测纵向分辨率的算法之一。本文分析了其传统算法 对噪声适应性不理想的原因,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利用检测系统信噪比先验知识,进行频域解卷积处 理,在此基础上,对检测系统频带内的处理结果建模,插补估计出频带外受噪声干扰影响较大的数 据,然后再变换到时域。计算机模拟及相应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改进方法较为理想,具有较强的噪声 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9.
大块金属玻璃Zr41Ti14Cu12.5Ni10Be22.5的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敬丰  柳林  蒲健  肖建中 《物理学报》2004,53(6):1916-1922
采用静态拉伸方法在连续升温条件下动态地测量了大块金属玻璃Zr41Ti14Cu12.5Ni10Be22.5(Vit1)的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在应变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中,观测到了与玻璃转变和晶化过程相联系的多个应变速率峰.在玻璃转变温度Tg以上,大块金属玻璃Zr41Ti14Cu12.5Ni10Be22.5的过冷液体呈现Newton流体特征,其黏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Vogel Fulcher-Tammann (VFT)关系式,拟合得到脆度D*=36,VFT温度T0=319K,脆度参数m=30,这说明Zr41T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应变速率 剪切黏度 自由体积  相似文献   
90.
以星体跟踪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天文找北系统。介绍了天文找北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找北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天文找北系统结构简单,精度高,对外部误差源不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