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2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数学   24篇
物理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杨海艳  王振宇  李英姿  张维然  钱建强 《物理学报》2013,62(20):200703-200703
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高次谐波信号包含待测样品表面纳米力学特性等方面的信息, 但是传统原子力显微镜的高次谐波信号非常微弱. 里兹法证明在探针悬臂的特定位置打孔可以实现探针的内共振从而增强高次谐波信号强度. 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获得探针第一共振频、第二共振频及其比值随着孔的尺寸和位置变化的规律. 在实验上通过聚焦离子束在探针悬臂上打孔使其第二共振频约为第一共振频的6倍, 提高了第6次谐波信号的信噪比, 并在实验室研制的高次谐波成像实验装置上获得了6次谐波图像. 关键词: 轻敲模式原子力显微镜 探针悬臂几何结构 高次谐波 聚焦离子束加工  相似文献   
42.
以活性污泥法为代表的生物处理技术一直是人类解决废水问题的主要手段,而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分解中更是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阐明环境净化中的微生物生态学过程,探讨污染物降解转化中微生物的作用机制,是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人们认识人工系统以及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构筑更加高效的生物处理系统、强化污染环境的修复能力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在介绍了常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在废水处理及污染物降解方面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自由树的端点数问题(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具有 n 个节点的、所有结构不同的自由树的端点总数,得到了关于这些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其生成函数与 n 节点有向树个数的生成函数和 n 节点有向数总叶数生成函数之间的一个简明关系.主要结果是:定理 设 E_n为具有 n 个节点的、所有结构不同的自由树的端点总数,则 E_n 的生成函数E(z)=sum from n=1 to ∞ E_n~z~n 满足E(z)=L(z)+zA(z)-A(z)L(z)+L(z~2),其中 A(z)和 L(z)分别是 n 节点有向树的个数 a_n 和总叶数 L_n 的生成函数.此外,E_n=(?)计算结果如正文中的数表所示.  相似文献   
44.
In this paper, an enumeration problem on t-ary trees with m interior nodes and n leaves is discussed. In the analysis of algorithms over tree structures, it is not sufficient to consider roughly the behavior of algorithms over trees with m nodes, becaus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wo different trees with m nodes may be great.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rees with m interior nodes and n leaves may be relatively small. Thus, in such an analysis, it is needed to count the number of struc-  相似文献   
45.
我们利用整函数的熊氏无限级,证明过下述的插补定理: 设ρ(r)为上的正值上升函数,ρ(r)↑当r ↑时,并具熊庆来氏的正规上升性;{μ_n}为z平面上之一点列,{|μ_n|},使得在每个以原点为中心的圆周上的μ_n的个数是有界的,又ρ(r)与{μ_n}满足  相似文献   
46.
47.
VOSO_4/活性炭上常压催化氧化乳酸乙酯合成丙酮酸乙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改性活性炭为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VOSO4/活性炭催化剂(VO/ACO).采用FT-IR、XRD、ICP和比表面及孔结构测定等表征了催化剂组成与结构.考察了VO/ACO催化剂在常压分子氧氧化乳酸乙酯中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氧化活性炭是氧钒催化剂的有效载体,以pH=3的VOSO4溶液浸渍得到的VO-3/ACO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在二氯乙烷中常压,80℃反应18 h,乳酸乙酯转化完全,丙酮酸乙酯的选择性达95.2%.催化剂重复使用三次后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8.
为一般Lorentz变换给出了一种新的形式简单的四元数表示. 其特点是所用四元数的分量要么是实数, 要么是纯虚数. 与以往的向量-张量表示和八元数表示(双四元数)相比, 有其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49.
爆破荷载作用下,既有隧道衬砌的振动安全振速控制标准制定,大多以既有隧道完好为前提条件,不考虑病害因子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与实际不相符。为此,以既有新岭隧道旁拟建新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既有隧道衬砌裂缝和背后空洞的实际分布特征与规律,建立带裂缝与空洞的二维、三维结构模型,分析裂缝、空洞对衬砌动力响应的影响,提出以振速为指标的标准管理体系。结果表明:裂缝的最不利分布位置为迎爆侧边墙处,裂缝的存在增强了既有衬砌对S1应力(拉应力)的响应,振速控制标准的制定应以S1应力和裂缝径向深度为控制指标;当裂缝径向深度为(0~1/8)h、(1/8~1/2)h和>(1/2)h(h为衬砌厚度)时,控制标准分别为12、10和8 cm/s。空洞的最不利分布位置为拱顶,空洞的存在增强了既有衬砌对S1应力和振速的双重响应,以增强振速响应为主,振速控制标准的制定应以振速、空洞面积及纵向长度为控制指标,空洞工况下,控制标准为12 cm/s;空洞沿隧道纵向长度小于7 m时,监控范围为3~4倍纵长;空洞沿隧道纵向长度大于7 m时,监控范围为1~1.5倍纵长;纵向长度小时,倍数取大值。  相似文献   
50.
裂纹的聚集、扩展、分叉是岩石等脆性材料破坏失效的关键因素,本文在验证了近场动力学方法在研究岩石类材料裂纹动态扩展方面的有效性之后,采用近场动力学方法分别对冲击载荷作用下含有双裂纹岩石材料和单轴压缩作用下含单斜裂纹的岩石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双垂直裂纹,其裂纹扩展路径大致与预制裂纹成70°夹角;对于单裂纹,裂纹的扩展路径随裂纹倾角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导致构件的整体破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近场动力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模拟岩石等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直至破坏的过程,反映裂纹扩展的物理机理;其作为一种新的基于非局部理论的数值方法,在地下岩体工程方面及页岩气的开采方面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