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篇
  免费   239篇
  国内免费   167篇
化学   380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108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63篇
物理学   5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硝酸钴、硫酸钴、氯化钴和乙酸钴分别作为Co2+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尖晶石型纳米钴铁氧体吸波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制备的钴铁氧体进行表征和分析.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晶化温度为180℃、晶化时间为8h,通过对比不同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形貌、粒径、电磁损耗和吸波性能可以得出结论:以硝酸钴和氯化钴为原料制备出的钴铁氧体存在杂质峰,以硫酸钴和乙酸钴为原料可以制备出纯相纳米钴铁氧体,晶面距离分别为0.25246 nm和0.25730 nm,平均粒径为35 nm和28.5 nm.以乙酸钴为原料制备的钴铁氧体吸波反射率最小,为-8.3dB,电磁波吸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2.
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卟啉修饰的新型石墨炔衍生物GDYO-TPP和GDY-TPP,它们在有机溶剂和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发现GDYO-TPP和GDY-TPP不仅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还具有优异的产生单线态氧能力,并可用于肿瘤的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在动物体内表现出优异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  相似文献   
993.
As the channel length of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OSFETs) scales into the nanometer regime, quantum mechanical effect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ignificant. In this work, a model for the surrounding-gate (SG) nMOSFET is developed. The SchrSdinger equation is solved analytically. Some of the solutions are verified via results obtained from sim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the electrons with lighter conductivity mass increases as the silicon body radius decreases, or as the gate voltage reduces, or as the temperature decreases. The eentroid of inversion-layer is driven away from the silicon-oxide interface towards the silicon body, therefore the carriers will suffer less scattering from the interface and the electrons effective mobility of the SG nMOSFETs will be enhanced.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a3SiO5∶Eu^2+发光材料。测量了材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结果显示,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峰值位于505 nm处的不对称的宽带谱;监测505 nm发射峰,所得材料的激发光谱为一双峰宽谱,峰值为374和397 nm。研究了合成条件对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合成温度或合成时间或Eu^2+浓度的增大,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峰值强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合成温度为1 100℃、合成时间为4 h、Eu^2+浓度为0.5 mol%时,Ca3SiO5∶Eu^2+材料发射光谱峰值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采用两步法制备了(1-x)La0.7Ca0.3MnO3/xCoFe2O4复合样品,对样品的电磁输运特性的测量表明,随着CFO含量的增加,复合样品电阻率增大,且出现双峰,而比饱和磁矩却先减小后增大;另外在样品中观察到了低温增强的磁电阻效应,这一低场磁电阻效应与颗粒晶界处传导电子所受到的自旋极化隧穿和散射有关.  相似文献   
996.
无源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雷达截面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志军  何怡刚 《物理学报》2009,58(7):5126-5132
基于无源射频识别技术原理和天线散射理论,导出了不同负载情况下的雷达截面计算方法,并结合雷达截面和电磁传播环境分析了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识别距离.通过测量标签天线不同负载情况下的反向散射功率,再结合该计算方法,从而得出雷达截面.理论分析与实验测量结果保持一致.研究结果对优化无源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性能有益. 关键词: 射频识别 天线 雷达截面 识别距离  相似文献   
997.
近46年来中国温度破纪录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开国  封国林  王启光  胡经国 《物理学报》2009,58(11):8107-8115
利用概率分布理论和中国近46年逐日最高、最低温度资料,对中国近46年来高温、低温破纪录事件频次和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76—2005年以来,中国实际检测年均发生高温破纪录事件频次多于理论值2.5次左右,而低温破纪录事件则少于理论值约4.5次,这与全球增暖趋势相一致.高温破纪录事件多发生于中国西北、华北、东北和青藏高原一带,低温破纪录事件则相反,在这些地方明显偏少;在温度破纪录事件年发生频次相对趋势上,中国大部地区高温破纪录事件频次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低温破纪录事件呈现普遍减少趋势; 关键词: 破纪录事件 气候变化 极端事件 中国气候  相似文献   
998.
基于labview的闪光灯光强检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对闪光灯性能做出评价,本文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闪光灯的光强检测系统。以labview为开发平台,不仅能观测一定时间内的闪光波形,还可以快速准确的计算出闪光的峰值光强、有效光强和闪光时间。介绍了该系统的参数计算原理、硬件结构和labview程序设计,针对数据采集过程中易丢失数据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完成数据的存储。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可检测闪光时间大于1ms的任意闪光波形,连续采集时间最大达10s,利用该系统能对闪光灯性能做出很好的评价。  相似文献   
999.
采用顶点及平板下压加载的加载方式对半球壳的准静态压缩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半球壳的变形模态及力-位移曲线。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观察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球壳变形模式随压缩深度的变化,发现半球壳出现了轴对称和非轴对称变形形式。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球壳准静态压缩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加载方式与球壳尺寸等对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壳在压缩下的变形可分为加载点附近局部压平、轴对称凹陷以及形成非对称多边形3个阶段。其中,在压平向凹陷转变时,小截面平头加载的接触力-位移曲线产生了突跳现象,但在半球头与平板加载时未出现,且凹陷之后,半球头加载下接触力的增加速率减小,而平板加载下接触力的增加速率几乎保持不变。壳的径厚比越大,后期的变形程度越复杂;径厚比越小,由压平到凹陷转变时的临界荷载越大,球壳承载力越大。计算表明,在本研究范围内球壳凹陷前后接触力的大小以及增加速率只与厚度有关,而与半径的相关性则较小。  相似文献   
1000.
结合某三嗪类除草剂生产企业废气污染整改经验,总结了其废气污染特点,通过淘汰敞口结晶槽,改用密闭的多功能刮料器作为结晶设备,有效控制了结晶过程异丙醇、甲硫醇等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高浓度工艺废气经水吸收、除尘预处理后经"水吸收+蓄热式焚烧炉+碱吸收"处理后达标排放,低浓度无组织废气经水吸收预处理后作为助燃气接入燃煤锅炉进行处理。工程实际运行效果良好,改造后企业废气扰民投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