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85篇
物理学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铈助剂对Co/SiO2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了铈助剂对钴基催化剂上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TPR和XRD等表征及瞬变应答研究.结果表明,加入铈助剂后,催化剂的活性和C5+烃类的选择性有显著提高,且C5+烃类分布有明显改变,有利于中间馏分油的生成.CODEX软件优化表明,当n(Ce)/n(Co)=0.2~0.3,w(Co)=10%,焙烧温度为740K时,在GHSV=500h-1,p=1.2MPa,T=483K的反应条件下,C5+烃类收率可达83%左右.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在钴基催化剂表面存在弱、中、强三种化学吸附的CO物种;-CH2-基团可能通过强度适中的化学吸附CO直接加氢生成;强化学吸附的CO是指离解吸附的CO,可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O2和积炭,并覆盖部分活性位;加入铈助剂能抑制强化学吸附的CO生成,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82.
Co/SiO2催化剂催化费托合成中CeO2助剂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Co/SiO2催化剂中加入少量CeO2助剂, 能够提高其催化费托(FT)反应的活性和液态烃(C5+)的选择性,特别是可以生成优质的高附加值柴油及润滑油基础油(C12+), 但助剂CeO2对Co/SiO2催化剂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 本文利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和同位素脉冲反应结合H-D同位素交换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微反评价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表征结果表明,少量CeO2助剂的添加提高了活性组分Co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度,降低了催化剂表面Co的晶粒度,使催化剂对CO和H2的吸附性能发生了改变. 同位素脉冲反应结合H-D交换实验表明, CeO2的添加减弱了Co的金属性,提高了其吸附解离氢的能力和CO吸附量,增大了催化剂表面活性碳物种的浓度和聚合趋势,使FT合成的碳链增长几率增大至0.90, 产物中液态烃选择性和重质烃含量明显增加,说明CeO2的加入有利于生成高附加值的柴油和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83.
Ni/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CO2主要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载型金属催化上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剂合成反应机理存在着燃烧-重整机理和直接氧化之争,如果反应按燃烧-重整机理进行,则CO2则是反应的一次产物而CO2是二次产物;如果反应按直接氧化机理进行,则CO是一次产物。本文采用同位素瞬变技术,对Ni/Al2O3催化上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中CO2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2同CO-样,主要来源于催化剂表面NiO与甲烷分解生成的NixC的反应,这就有力地证明  相似文献   
84.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La2O3助Ni/MgAl2O4催化剂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用MgO与载体Al2O3在高温下焙烧成MgAl2O4尖晶石,防止了Ni在反应过程中与载体形成NiAl2O4, 促进了Ni在载体表面的分散. 应用CODEX软件优化了La2O3在Ni/MgAl2O4催化剂中的加入量和活化温度. La2O3助Ni/MgAl2O4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经100 h反应后活性和选择性均未发生变化. 程序升温烧碳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仅存在一种较高温度下才可除去的碳物种,它可能是石墨碳. XRD和BET结果证实,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 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在100 h的反应过程中活性组分未发生明显流失. 根据脉冲反应结果对以Niδ+-(La2O4-x)δ-作为氧的活性位和Ni0作为甲烷的活性位的直接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5.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6.
Ni/Al~2O~3催化剂上CH~4分解生成的碳物种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义  余长春  沈师孔 《化学学报》2000,58(10):1188-1190
本文利用顺序脉冲实验技术,对CH~4在Ni/Al~2O~3催化剂上分解生成的碳物种及其在实验条件下的转化行为进行研究,以探索催化剂上积炭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7.
Ni/Al2O3催化剂表面状态对CH4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瞬变响应技术研究了常压700℃条件下气相O2、Ni/Al2O3催化剂表面上可逆吸附氧物种及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对CH4吸附、反应以及CH4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也对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所处的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催化剂表面处于氧化态,CH4不能吸附分解,只能通过RidealEley机理与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氧进行非选择性氧化反应,这将严重影响CH4的转化和目的产物H2、CO的选择性.只有在还原的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才能高转化、高选择性地进行.在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处于还原态,不存在多余的中间氧物种NiO,但存在少量的碳物种,这有利于保持催化剂的还原态和抑制CO2的生成.  相似文献   
88.
一、前言 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丙烯氧化制丙烯睛,邻二甲苯氧化制邻苯二甲酸酐,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和丁烷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等一系列重要的选择氧化过程投入工业化生产,烃类的气相催化选择氧化已在石油化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