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化学   866篇
晶体学   26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31篇
数学   124篇
物理学   65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头发锌含量测定的应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4例2-5岁儿童为对象,同时取其末梢血和头发,测定锌含量。以全血锌值为标准,评价头锌测定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头发锌测定的灵敏度可达86.1%,特异度为52.4%,符合率为73.7%。  相似文献   
22.
单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当前单分子器件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进展作了简短评述,并简要介绍电子输运理论,最后给出一个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电子输运理论的全自洽方法,研究单个水分子在Au(111)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的计算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电极之间存在较强的杂化作用,水分子的分立能级间距大,在小偏压范围内,水分子的特征已经被淹没在杂化能级之中.体系的电势变化主要发生在水分子局域区间,其电子输运行为主要是一个单通道过程.  相似文献   
23.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种V2O5/C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这是一种外层V2O5胶体包覆内层乙炔分子的多孔复合材料.以V2O5/C作正极,锌片为负极,Zn(ClO4)2溶液为电解质组成水相锌二次电池,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发现:V2O5:C质量比为1:1时电极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池开路电压达1.64 V; Zn2+能分别在1.01 V和1.26 V处分步嵌入V2O5/C结构中A、B两种位置,其嵌入电流密度峰值最高可达70 mA•g-1,并且具有较好的循环充放电性能;在一定放电深度下,V2O5/C电极反应速率受Zn2+的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4.
利用苯乙酮及苯乙酮衍生物,经过傅-克乙酰化反应、偶联反应、Wittig烯化反应,合成了脱氢姜黄烯及其类似物.再经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可分别得到α-姜黄烯、黄根醇甲醚及姜黄氢醌甲醚.  相似文献   
25.
(XN)4R4簇合物的结构与化学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XN)4R4 (X=C,Si,Ge;R=H,CH3,NH2,OH)及合成的先驱化合物(XN)2R2进行几何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化学反应焓变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CN)4比(CNR)4更稳定.所有簇合物的零点能EZP值,R=H时最小,R=CH3时最大,R配位原子依次为C、N和O时,EZP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6.
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HF/6-31G)和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以6-31G标准基组加一个极化函数,对(ClAlNH)n(n=1-10)簇合物的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红外光谱进行了优化,并讨论了聚合反应(ClAlNH)m→(ClAlNH)n的热力学效应,结果表明,(ClAlNH)n系列簇合物的基态稳定结构为Cs(n=1),D2h(n=2),D3h(n=3),Td(n=4),Cs(n=5),D3d(n=6),Cs(n=7),S4(n=8),D3h(n=9),C2h(n=10,n=2,4,6,8,10等偶数对应的(ClAlNH)n簇化合物的结构比n等于奇数量更稳定。  相似文献   
27.
加速剂对化学镀镍层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景礼  武勇 《应用化学》1995,12(6):50-52
加速剂对化学镀镍层组成与结构的影响方景礼,武勇,韩克平,张敏(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关键词化学镀镍,Ni0P合金,加速剂,硫脲化学镀镍磷合金具有耐蚀性、可焊性、厚度均匀和硬度高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生产...  相似文献   
28.
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金属载体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Fe-Cr-Al-Y金属载体为研究对象,用氧化-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金属载体表面形成活性γ-Al2O3涂层,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和磷化时间、溶胶中γ-Al2O3浓度和升温机制,结果证明预先在载体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磷化膜,有助于提高活性组分与金属载体的结合力,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29.
用磷化和溶胶-凝胶技术在Fe-Cr-Al-Y合金材料表面制备活性γ-Al2O3涂层, 实验确定了合适的磷化温度、磷化时间和涂覆溶胶中Al2O3浓度; 分析了涂覆溶胶中添加剂ST(自制)含量及涂覆次数对活性涂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 结果证明 预先在载体表面形成一层磷化膜以及添加含量不超过0.03%的无机组分ST均可以获得高结合强度且活性组分均匀分布的涂层.  相似文献   
30.
聚硅氧烷类固定液具有耐高温、极性范围宽和选择性好的特点,因而在气相色谱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在非极性聚硅氧烷固定液和极性固定液聚乙二醇交联柱研究基础上对具有较强极性的甲基β-氰乙基(25%)乙烯基(1%)聚硅氧烷在~(60)Co γ射线辐射条件下的交联进行了研究,获得柱子的交联度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