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82篇
化学   138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73篇
物理学   20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为了研究爆炸近区内装药形状对爆炸载荷的影响,运用压杆法测量了爆炸容器内壁的压力。通过 实验发现,对于圆柱装药径向方向上的正反射爆炸载荷,等长径圆柱装药的压力峰值、冲量与相同当量下球形 装药对应量的比最大超过2。还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并运用数值模拟获得2种装药形状下爆炸载荷的 静水压、密度、粒子速度,得到爆炸近区内2种装药形状载荷的差异以及该差异随爆心距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2.
欧阳永中  李操  周亚飞  周振 《化学学报》2013,71(12):1625-1632
采用自行研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与LTQ-XL质谱仪耦合,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CA),建立了一种能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条件下直接、快速、准确鉴别茅台等八种掺假白酒(混掺水和工业酒精,且通过酒精计调控掺假酒的酒精度与真酒保持一致)的新方法. 同时,利用串联质谱能够对目标组分进行准确鉴定. 研究结果表明,EESI-LTQ-MS检测单个样品的时间小于1 min,且重现性好,PCA区分正确率高达96.5%. 通过设置未知样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此外,还结合单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SPI-TOF-MS)对检测谱图进行对比分析. 阐述了EESI和SPI两种电离技术在挥发性有机物分析上具有各自的优势,且两种检测手段具有互补的特点. 为市场上酒类饮品真假的快速鉴别及品质鉴定建立了一个综合的分析方法,对于快速筛选伪劣酒类产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欧阳方平  彭盛霖  张华  翁立波  徐慧 《中国物理 B》2011,20(5):58504-058504
A biosensor device,built from graphene nanoribbons(GNRs) with nanopores,was designed and studied by firstprinciples quantum transport simulation.We have demonstrated the intrinsic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the device an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cleobases on device properties when they are located in the nanopores of GNRs.It was found that the device’s current changes remarkably with the species of nucleobases,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ir different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coupling strengths with GNRs.In addition,our first-principles results clearly reveal that the distinguished ability of a device’s current depends on the position of the pore to some extent.These results may present a new way to read off the nucleobases sequence of a single-stranded DNA(ssDNA) molecule by such GNRs-based device with designed nanopores  相似文献   
84.
采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对三种二元水溶液(乙腈/水、二甲基亚砜(DMSO)/水和丙酮/水)进行测量,得到含有氢键作用的水溶液体系拉曼频移和线宽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应用混合模型和相互作用体系的线宽经验公式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有氢键作用的水溶液体系中,氢键作用越强线宽越大,并且线宽随单位浓度变化率大;同种氢键体系中,线宽不仅受浓度浮动的影响,氢键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证明线宽与浓度、氢键作用关系很好地符合Ojha等提出的线宽公式。  相似文献   
85.
利用中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实现了对乙醇柴油各项性能指标的定量分析。实验样品96个,为32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柴油溶液。采用S-G平滑、MSC、微分处理(1stD和2ndD)、SNV等四种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结合八种波段筛选方法(UVE,CARS,SPA,RPLS,UVE-SPA,UVE-CARS,SPA-CARS,UVE-SPA-CARS)对乙醇柴油MIR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建立乙醇柴油密度、粘度、乙醇含量的PLSR模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综合比较八种变量筛选方法,发现UVE-SPA-CARS-PLS对乙醇含量的建模效果最好,模型预测集的Rp和RMSEP分别为0.978 1和0.825 5。变量筛选较原始光谱建立的模型来说,不仅模型输入数量减少,预测效果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6.
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钙和氧化镁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微波辐射和传统电加热制备了一系列CaO-MgO-Al2O3-SiO2 (CMAS)系微晶玻璃材料,对比两种方法的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微波非热效应的影响.利用DTA、XRD、SEM和综合力学性能仪等手段,研究了两种对该系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微晶玻璃主晶相均为辉石相,力学性能也基本相当.与传统热处理方法相比,微波法可在更短时间内制备出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材料,微波非热效应有助于降低其晶化温度.  相似文献   
87.
欧阳资生  黄颖 《运筹与管理》2017,26(12):126-134
内部欺诈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风险来源。本文针对内部欺诈具有的低频率高损失的特点,采用不同分布分段刻画其损失统计分布规律,对于低于和高于门限值的样本点,采用Box-Cox变换和全Paretian分布模型进行分析,然后采用贝叶斯估计对全Paretian分布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建立了一个内部欺诈风险度量模型,然后使用所构建的风险度量模型对操作风险在险风险值、经济资本和最大可能损失进行了测算,最后提出了防范操作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8.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结合Matlab编程,研究了光在突变介质界面的反射、透射与干涉.研究改变边界位置介电系数的变化率、连续性等,对反射光强的影响;调整薄膜厚度、电磁参数等,实现了对光干涉现象的动态建模.FDTD方法能够获得电磁场的时域数值解,可以直接进行动态演示;同时,运用FDTD方法可以通过改变介质结构,电磁参数等构筑计算机试验,真正实现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观察,去发现隐藏在物理表象下的物理本质.  相似文献   
89.
采用熔融法以白云鄂博尾矿和粉煤灰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亚微米级辉石系矿渣微晶玻璃.采用XRD、SEM表征了其结构.以等量国产标准36#黑色SiC颗粒为磨粒,分别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在不同冲蚀角(30°~ 90°)、磨粒流量(0.22~3.9 g·s-1)、载荷(0.1 ~0.5 MPa)下的磨耗量变化规律.并通过冲蚀表面、剖面分析,单冲击实验和断裂分析研究了该微晶玻璃冲蚀磨损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该微晶玻璃在相应冲蚀条件下,磨耗量随冲蚀角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磨粒流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载荷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其冲蚀磨损去除方式以远大于晶粒的颗粒或残片脆性断裂为主导,部分冲蚀区域会产生冲蚀裂纹.断裂主要沿晶断裂或者穿过玻璃相断裂,也可能存在穿晶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90.
针对激光陀螺惯导的温度补偿,将影响激光陀螺零偏的各种可能的变量作为零偏补偿的状态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挑选出对零偏贡献较大的显著变量,建立精准的数学物理模型,并对实测的激光陀螺进行温度补偿建模。结果表明,温度变化率以及与温度的交叉积对温度补偿模型的影响不显著,得到的温度补偿模型可以对陀螺的零偏进行实时补偿,提高了陀螺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