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55篇
化学   284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88篇
物理学   34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京杭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及其旅游功能开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运河杭州段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入手,对其旅游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揭示了杭州城市旅游业发展与运河间的相互关系,提出运河杭州段旅游开发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并对运河各区段的旅游开发方向提出了建设的性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72.
纳米粒子与单晶硅表面碰撞的反弹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段芳莉  雒建斌  温诗铸 《物理学报》2005,54(6):2832-2837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纳米粒子与单晶硅(001)表面碰撞、反弹飞离的现象,分析了粒子的反弹行为、基体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原子构型特征,以及碰撞过程的能量转化.碰撞后单晶硅表面形成半球形的小坑,小坑周围的基体原子呈非晶态.碰撞过程中与颗粒相邻的基体原子立即非晶化,在非晶层外面基体以可恢复的(111)[110]滑移结构存储弹性形变能.在射入过程,基体发生压缩弹性形变;颗粒反弹时基体势能振荡下降,交替形成压缩形变构型和拉伸形变构型.射入过程中存贮的压缩弹性形变能的释放为颗粒提供了反弹、飞离的能量. 关键词: 碰撞 纳米粒子 单晶硅表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相似文献   
73.
在系统介绍陶瓷与陶瓷、金属的连接方法基础上 ,重点评述了Si3N4 陶瓷的直接钎焊法和Si3N4 陶瓷的间接钎焊法的连接工艺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 ,同时对目前研究较少的Si3N4 陶瓷的玻璃焊法也进行了评述 ,并简介了Si3N3陶瓷固相压力扩散焊法。Inthispaper,asystematicdescriptionofjoiningtechniquesofceramictoitselfandwithmetal,especiallythedevelopmentofSi3N3ceramicdirectbra…  相似文献   
74.
75.
高地应力下大型地下洞室拱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地应力区的大型洞室开挖会引起洞室拱周附近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加大以及塑性应变的增加,但过高的应力集中会增加岩爆发生的几率,塑性区的加深会促使围岩失稳;洞室拱形形状会影响围岩应力集中和塑性区大小的分布,因此,以某高地应力下的大型发电洞岩体地质资料为依托,用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高地应力地下大型发电洞室常采用的3种洞室拱形(即单心圆拱、三心圆拱和椭圆拱)对拱部围岩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有的应力集中系数达到3.33,无论采用哪种拱形,均避不开拱座附近应力集中现象。根据开挖后拱部围岩的塑性耗散能可以判断,无论初始地应力侧压系数是多少,椭圆拱是最优的,其次是三心圆拱。  相似文献   
76.
全对称傅里叶透镜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葆青  相里斌 《光子学报》1997,26(10):956-959
本文研究了傅里叶透镜的设计,并叙述了一种对称型傅里时变换透镜.在相对孔径1:10时,输入面和频谱面处的象质均较好.傅里叶交换透镜的特点是必须对两对物象共轭位置(即位于前焦面处的输入面和位于后焦面处的频谱面)控制除畸变以外的全部象差.1969年后开始出现的傅里叶变换透镜,多属6~8片的对称或近似对称的四组元双远距型,本文叙述了一种严格对称型四片傅里叶交换透镜.  相似文献   
77.
78.
正交试验法水解合成乙烯基硅烷混合环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影响混合单体水解合成乙烯基环体的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找出水解合成乙烯基混合环体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9.
非均匀采样干涉数据光谱反演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涉光谱成像仪获取的干涉数据是一种中间数据,需要进行光谱反演才能够得到目标光谱数据,傅里叶变换方法是常规的光谱反演方法。由于干涉数据中存在非均匀采样问题,若忽略光谱混叠,直接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会导致反演光谱的失真,难以满足实时处理需求。针对非均匀采样干涉数据的光谱反演需求,将插值及非均匀快速傅里叶变换(NUFFT)方法应用到光谱反演处理中,对过采样及部分欠采样情况下的非均匀采样干涉数据,提出了相应的光谱反演方法,并分析了方法的适用性。最后对过采样及部分欠采样情况下的光谱反演方法进行计算机仿真,过采样情况下采用NUFFT方法反演光谱的精度要明显高于插值方法,而部分欠采样情况下插值方法反演光谱的精度要明显高于NUFFT方法,并对欠采样造成的光谱混叠有一定的修正,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0.
反射转镜式干涉光谱仪光程差非线性修正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反射转镜式干涉光谱仪的原理。转镜的转动会导致光程差存在非线性问题,是转镜式干涉光谱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光程差的非线性会导致反演光谱的严重失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处理。对非线性修正问题,目前常用的有光程差替换法、干涉图二次采样法和NUFFT法。实验结果证明,NUFFT法和光程差替换法运算精度较高,相对偏差优于0.13%,NUFFT法精度又略高于光程差替换法;在运行效率上,NUFFT法运行速度最快,其次为光程差替换法。由于干涉图本身是一个剧变信号(特别是在零光程差附近),不适合进行多项式拟合,所以干涉图二次采样法运算精度最低,另外,由于干涉图二次采样法需要做分段拟合运算,所以运行效率也最低,从而可以认为NUFFT方法是目前最适用于反射转镜式干涉光谱仪非线性采样误差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