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8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40篇
物理学   12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Klein-Gordon oscillators in noncommutative phase sp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study the Klein-Gordon oscillators in non-commutative (NC) phase space. We find that the Klein-Gordon oscillators in NC space and NC phase-space have a similar behaviour to the dynamics of a particle in commutative space moving in a uniform magnetic field. By solving the Klein-Gordon equation in NC phase space, we obtain the energy levels of the Klein-Gordon oscillators, where the additional terms related to the space-space and momentum-momentum non-commutativity are given explicitly.  相似文献   
42.
目的:检测与分析实验动物血液RBC(RBC·O2,RBC·CO2),Hb(HbO2,HbCO2)和人体皮肤表面流动血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成像与未成像可见光谱领域OD值特征,并为该技术对白癜风病表皮黑色素颗粒检测中的应用尊定基础。方法:利用不同光谱技术和invitro和invivo检测手段,统计分析血液不同状态下波长与位置的OD值信息。结果:invitro检测:动物血液Hb·O2和RBC·O2两者在可见领域均有367,414(Soret带)nm与541,576(Q带)nm的吸收峰位;血液Hb·CO2和RBC·CO2均有432(Soret带)与和553(Q带)nm的波长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收峰位无改变,只是在氧化与还原状态下有完全独立的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光度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浓度为1·5×107cell·mL-1的RBC·O2和Hb·O2在576nm的吸收峰位吸光度(y)与红细胞浓度(x)做成两条回归曲线:既,Hb·O2(b1)^y=0·05 0·983x;RBC·O2(b2)y^=0·127 1·934x,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nvivo检测:在人手背皮肤表面ImSpector图像中RBC·O2状态在540,576nm,RBC·CO2状态在555和755nm处有吸收峰。选择(a:指甲,b:指,c:手背)三个点位分别进行波长检测,每点(n=10)545nm吸收峰的平均OD值,依次为0·83±0·001,0·73±0·001和0·62±0·001,其三处测定点的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nvitro检测的RBC与Hb两者波长吸收峰位不变,但吸光度OD值不同,认为RBC状态测定结果更接近于活体组织血管内原始状态。invivo检测对人体无任何侵袭与损伤,灵敏度高,测试时间短,并且同时获得被测样品的波长与位置信息画面等优势,有望表皮中黑素等有色颗粒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43.
分别采用拓扑共振能(ETR)和环电流(RC)方法对吲哚咔唑类化合物的全局芳香性进行了研究.根据ETR结果,预测所有化合物都具有芳香性.分别用键共振能(BRE)和回路共振能(CRE)方法揭示了它们的局部芳香性.BRE和CRE研究结果表明,在吲哚咔唑类化合物中,由于六元环内电子的离域化程度比五元环内电子的离域化程度强,因此六元环比五元环表现出较强的局部芳香性.此外,外部六元环比中间六元环具有较强的局部芳香性.计算得到的RC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都产生反磁性环电流,化合物产生的反磁性RC强度与它们的1H NMR化学位移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4.
利用提出的图论程序列举出氟化氢团簇(HF)_n(n=2~8)所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氢键构型,通过精密调查获得有可能存在的拓扑性区别构型,发现了满足HF团簇稳定性的若干条件,在这些条件的基础上编写FORTRAN程序和Python语言执行程序,再用画图软件包Graph Viz2.37自动画出对应的有向图或条件性有向图.以对应的有向图作理论框架,分别利用从头算法Moller-Plesset(MP2)二级微扰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 B3LYP计算水平的6-31G**(d,p)基组对氟化氢团簇(HF)_n(n=3~7)所有拓扑性区别条件性有向图对应的初始结构进行结构优化并作振动频率分析,获得氟化氢团簇(HF)_n(n=2~7)的最稳定构型,发现了氟化氢团簇的五聚体(HF)_5、六聚体(HF)_6和七聚体(HF)_7等一些新的稳定结构.  相似文献   
45.
本文基于Morse两体势函数采用微正则系综分子动力学模拟淬火方法求解了Morse团簇Mn(n=2~100)的基态几何结构和能量.计算结果准确重复了剑桥数据库中已给出的Mn(n=5~80)团簇的最低能量值,体现出基于微正则系综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淬火方法在寻找团簇基态结构上的有效性.通过分析Morse团簇的平均束缚能、二阶差分能和一阶差分能、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及平均配位数,得到n=13,19,23,26,39,46,55,71为团簇幻数数列,发现相较平均配位数的影响、团簇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对Morse团簇基态结构的稳定性基本不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6.
反馈流量比法是一种新型自动滴定分析法之一,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提出了滴定分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7.
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核近似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提出了计算函数导数的新FODF-SPH(Frist Order Derivative Free:FODF)方法,并分别推导一维、二维及三维情况下,计算函数的导数核估计的离散形式.用不同的粒子间距和不同的光滑长度计算一维和二维函数导数,与传统SPH方法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对比提出的计算方法的误差小、收敛速度快且计算过程避免核函数导数计算等优越性,因此在工程应用和数值计算中具有较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8.
氯化氢等气体的检测在环境监测和化学工业等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以玻璃光波导元件和消逝波的吸收为基本原理来检测氯化氢等酸性气体的一种新方法.钾离子交换玻璃光波导是通过在400℃熔化的硝酸钾(KNO3)中浸没显微镜载玻片(尺寸为76×26×1 mm)(30min)而制作的.刚果红作为敏感试剂,采用匀胶机做成薄膜固定在钾离子交换玻璃光波导表面.文中论述了实验装置和响应特征,本元件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并且检测限在0.4 mg/m3以下.  相似文献   
49.
为了有效地检测混合液体的浓度,运用平面波展开法与光子晶体禁带理论,研究了光子晶体禁带宽度和混合液体浓度的对应关系。以砷化镓(GaAs)为背景材料的三角格子空气孔二维光子晶体内分别填充不同浓度的水醋酸、水甲醇混合液体,讨论了混合液体浓度与介电常数对二维光子晶体禁带宽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在0~0.60mol/kg之间变化时二维光子晶体TE模没出现光子晶体禁带而TM模出现的光子晶体禁带宽度随着混合液体浓度和介电常数的增大而逐渐变窄且向高频区域移动。这一结果为生物化学中混合液体浓度的检测方面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0.
国内外地质学研究中,"Udden-Wentworth"的碎屑沉积粒度方案在砂岩分级中取得较好的应用.然而,对于粗碎屑砾岩因粒径跨度较大和缺乏地质成因的结构成因特征,在应用中受到限制.为此,本文从碎屑颗粒支撑结构出发,结合颗粒空间排列方式(最紧密和最松散两种极端排列方式),建立骨架颗粒与孔隙间填充颗粒的立体模型,计算出不同排列方式下填充颗粒的最大粒径,得到砾岩不同支撑类型的粒径临界值:5 mm、47 mm、87 mm及188 mm.由此,在"Udden-Wentworth"碎屑沉积物粒度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砾岩和粗砾岩进行划分.将本方案应用于具体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