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3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6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大气热晕效应引起的激光焦移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敏  苏毅 《计算物理》2002,19(5):449-452
采用薄透镜组合的半解析近似方法,研究了大气中的热晕效应对激光聚焦的影响.用该计算方法得出结论:大气热晕效应对高功率激光聚集光束传输的影响与其初始功率、发射口径、传输路径及大气吸收系数有关.在吸收系数随距离增加而减少的光程上(如上行传输),热晕将导致焦点向远离发射点方向移动,而在吸收系数随传输距离增加而增加的光程上(如下行传输),热晕将导致焦点向靠近发射点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光束相干合成中偏振态的特性,取理想矩形光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偏振态的退偏率、偏振态夹角、参与合成的子束数目等,观察光场在远场叠加的合成效果。讨论了这些因素对远场合成效果的光强分布、峰值功率密度、光束质量因子等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退偏率小于10%、偏振态夹角小于18时,合成后光束质量因子小于1.1。  相似文献   
63.
角锥后向反射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鉴于实际应用的需要,考虑角锥反射器的二面角加工误差,采用矩阵光学和矢量运算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数值模拟的角锥反射器的后向反射数学模型,给出了角锥后向反射器光束变换及衍射传输的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别针对理想角锥后向反射器和有二面角加工误差的角锥反射器,研究了反射光束的传输特性,分桥了入射角和传输距离对近场和远场能量分布的影响。根据卫星搭载角锥反射器的特殊要求,讨论了速差补偿方法和设计等问题,并针对卫星姿态控制的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速差补偿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4.
模块化大靶面高能激光靶斑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激光远场分布测试中,光斑直径大,功率和能量密度都很高,并且一般要求测试其强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一般的功率计或能量计都不适用,往往采用高能激光靶斑仪测试激光强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模块化大靶面高能激光靶斑仪(强快靶IV)是在总结已有的靶斑仪系统研制技术基础上,结合试验结果,经精心设计、研制的一套阵列测试设备。该测试设备具有探测单元多、靶面大、接收能量多、噪声低、信噪比高、集成度高、体积小、重量轻等一系列优点,为新一代阵列探测器。  相似文献   
65.
基于mini-bar的光纤耦合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mini-bar的光纤耦合是一种进一步提高二极管激光器光纤耦合系统出光亮度的有效方法。本文对Osram公司的一款连续60 W mini-bar的发光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选用的mini-bar在工作电流60 A时输出功率60 W,电光转换效率最大为60%,中心波长973.7 nm,慢轴发散角为9.3(1/e2)。分析了其慢轴准直的特性,了解慢轴准直透镜的选择原则。器件准直后的慢轴发散角为47.6 mrad。通过对光束参量积的计算了解到mini-bar的光束可以直接耦合进入600 m的光纤,并进行了单片mini-bar的耦合实验,得到准直系统与耦合透镜组的传输效率为83%~85%,光纤的耦合效率为86%~93%,整个系统的光光效率大于72%。  相似文献   
66.
冯星伟  苏毅 《光学学报》1995,15(4):92-498
设计制作了一台用同步旋转起偏器和检偏器(转速之比为1:2)测量方式的波长扫描型椭偏仪。由于附加了一个固定偏振器以消除光源的部分偏振性,实验信号包括一个直流成分和四个交流成分,其频率分别为ω0,2ω0,3ω0和4ω0,利用四个交流成分中的任意三个便可以得到材料的复介电函数,实验结果的自洽度优于0.5%。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定标和校正过程,利用该椭偏仪对Au和CdTe样品复介电函数的测量结果与其它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67.
采用XRD、XPS、BET吸附、脉冲中毒、TPD、IR等方法,探讨了硼改性后HZSM-5沸石分子筛孔结构和表面酸性的变化对甲苯和乙醇烷基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BHZSM-5沸石催化剂能在活性稍有降低的基础上使甲乙苯产率和对甲乙苯选择性大大提高。当烷基化剂乙醇含水量少于30%时,也得到相近的结果。处理剂H_3BO_3是以B_2O_3的形式分布于沸石晶内外的,使其晶面间距,比孔容、比表面减小,而Γ_(p-ET)/Γ_(m-Et)增大。表明沸石孔道变窄,对甲乙苯相对更易扩散。同时,B_2O_3也调变了HZSM-5沸石的表面酸性。外表面酸中心为B_2O_3所覆盖,以致脉冲中毒实验中,4-甲基喹啉基本不起作用。TPD谱中表征强酸中心的高温峰消失。IR谱中表征B酸中心、L酸中心的特征吸收带强度变弱,即B、L酸中心数同时减少。不是所有酸中心都是活性中心,只有处于一定大小空间、具有适当强度的酸中心才能满足对烷基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要求。此外,ESR谱表明,L酸中心参与了甲苯烷基化过程。  相似文献   
68.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磷酸钇基质(YPO4)和磷酸钇掺铕(YPO4∶Eu)的纳米颗粒。通过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TG)等手段对合成纳米材料的结构、粒度、表面水的含量以及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结晶良好,为单一的四方相(I41/AMD)锆石结构,且随着水热温度的降低,晶粒的粒度变小。研究发现,随着YPO4样品粒度的减小,晶格体积膨胀,并通过XRD结合红外和拉曼分析发现晶体对称性提高。利用表面水的偶极模型分析了其内在机制。给出了YPO4∶Eu的荧光光谱,指出其中各个峰对应的跃迁能级,确定为Eu^3+的发射峰。  相似文献   
69.
库仑定律的演示,是物理教学中难度很高的实验.高中物理教材中,虽然有演示图,但实验条件并不充分,在阐述实验现象时,也只是作定性的说明.因此,对该实验作出重新设计,力图在实验效果上有所突破.1实验原理本文讨论在同种电荷时,产生静电排斥力的变化规律.实验能...  相似文献   
70.
提高白天观测星体信噪比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对天体目标的检测概率,对多种可提高探测器检测概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谱滤波技术能有效提高信噪比。为得到大的探测对比度和信噪比,需合理选取探测系统视场,应保证目标像所占像素个数不小于2×2;还应令系统在不加衰减器的情况下,电荷耦合器件(CCD)接近饱和并保证CCD不饱和。结合探测系统视场的选取,利用形态学方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将大大提高探测信噪比,从而大大提高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