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340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87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14篇
物理学   2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91.
采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扫集技术分离测定了中药穿心莲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电泳条件:以20 mmol/L H3BO310 mmol/L NaH2PO4-50mmol/L SDS(含体积分数20%甲醇,pH 2.4)为电泳运行缓冲溶液,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8 cm×50 μm i.d.,有效长度为41.2 cm)为分离通道,重力进样,进样高度为11 cm,-20 kV恒压,检测波长为246 nm.富集倍数可以达到200倍以上.在5.70~91.20 mg/L,和3.96~31.68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两种内酯分别进行了定量分析.加标平均回收率脱水穿心莲内酯为100.80%,穿心莲内酯为98.06%.  相似文献   
792.
山梨醇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在食品、日化、医药等行业都有极为广泛的作用,可作为甜味剂、保湿剂、赋形剂、防腐剂等使用.  相似文献   
793.
建立了电堆集富集-非水毛细管电泳(NACE)同时分离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阿魏酸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电压、非水溶剂、乙酸钠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样品溶剂等因素对电堆集和分离效果的影响,确立了分离和富集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乙腈(体积比4 : 6)为非水介质,30 mmol·L-1乙酸钠-2.5 mmol·L-1氢氧化钠为背景电解质;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54 nm.在优化条件下,甘草次酸在0.80 ~12.80 mg·L-1(r=0.999 6),阿魏酸在0.77 ~45.60 mg·L-1(r=0.999 6)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分别为97% ~102%,98% ~102%;甘草次酸检出限为0.069 mg·L-1,阿魏酸检出限为0.087 mg·L-1,RSD均不大于4.6%.  相似文献   
794.
在裸金电极上制备了L-半胱氨酸自组装膜修饰电极(L-Cys/SAM-CME),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AP)在L-Cys/SAM-CM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发现该修饰电极对AP的氧化具有催化作用,与裸金电极相比,氧化峰电位降低了68mV,峰电流增大了1.2×10-5A。本文探讨自组装膜修饰技术用于构建不可逆双安培法的可行性,利用对AP在L-Cys/SAM-CME上的催化氧化和高锰酸钾在裸金电极上的还原构建双安培检测体系,建立了在外加电压为0V条件下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对AP的方法。在0V外加电压下,0.05mol/L硫酸载液中,测得对AP的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0×10-7mol/L~2.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6,n=13),检出限为9.4×10-8mol/L。连续测定1.00×10-4mol/L的AP溶液20次,电流值RSD为1.90%,进样频率为80样/h。  相似文献   
795.
尿液中麻黄碱与可待因的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法快速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扫集胶束毛细管电泳,建立了快速测定尿液中麻黄碱和可待因含量的方法,并通过日内、日间实验对方法的稳定性进行考察。讨论了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扫集胶束电动色谱的最佳实验条件,其中pH 2.2缓冲体系含80 mmol/L SDS,20 mmol/LNaH2PO4,18%(体积分数)乙腈,分离电压-20 kV,测量波长200 nm。在优化条件下,麻黄碱和可待因均在7 min内出峰,方法检出限(mg/L)、线性范围(mg/L)、相关系数分别为麻黄碱0.173、0.693-11.1、0.9993,可待因0.333、1.33-16.0、0.9993,应用于实际样品测定,回收率为94%-108%,RSD不大于3.5%。峰面积日内RSD不大于6.3%(n=5),日间RSD不大于9.3%(n=5)。  相似文献   
796.
火灾与爆炸通常相伴发生,对工程结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研究高温下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模型。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靠性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标准火灾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抗爆工作机理;其次重点研究了受火时间、材料强度、含钢率以及爆炸当量对构件在标准火灾下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火灾作用下两端固结的钢管混凝土柱受爆炸荷载时,柱两端首先发生剪切破坏,随后整体发生受弯破坏;随着受火时间增加,钢管耗能占比降低,混凝土塑性变形逐渐成为主要耗能机制;混凝土强度、爆炸当量与轴压比对钢管混凝土柱高温下抗爆性能影响明显,当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从30 MPa增加到50 MPa,常温与受火90 min构件抗爆性能分别提高约21%与42%。  相似文献   
797.
齐次和拟齐次生产函数作为经典的生产函数模型,在经济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从几何学的角度研究齐次和拟齐次生产函数的分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利用几何不变量方法,完全分类了拟齐次生产函数所对应的平坦拟齐次生产曲面,并且也给出了极小拟齐次生产曲面的完整分类.  相似文献   
798.
<正>Temperature dependencies(81℃-18℃) of visible absorption and Raman spectra of all-trans-β-carotene and all-trans-retinol extremely diluted in dimethyl sulfoxide are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clarify temperature effects on different polyenes.Their absorption spectra are identified to be redshifted with temperature decreasing.Moreover, all-trans-β-carotene is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 longer length of conjugated system.The characteristic energ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s in all-trans-β-carotene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all-transretinol. Both of the Raman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increase with temperature decreasing.The results are explained with electron-phonon coupling theory and coherent weakly damped electron-lattice vibrations model.  相似文献   
799.
采用在线扫集-胶束毛细管电动色谱法(sweeping-MEKC)分离测定扛板归中的阿魏酸、咖啡酸和原儿茶酸。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50 cm×50μm,有效柱长36 cm);环境温度25℃;缓冲体系为20 mmol/L NaH2PO4-8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SDS)-12.5%乙腈(V/V)(pH 2.20),紫外检测波长为216 nm,运行分离电压-20 kV,进样时间100 s。在优化条件下,3种有机酸均在20 min内出峰,峰面积RSD均小于5%。检出限分别达到98.52,118.73和27.27μg/L。  相似文献   
800.
纳米荧光粉Eu_(0.12)Y_(1.88-x)Mg_xO_(3-δ)的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超声波作用下的均匀沉淀法,制备了掺杂Mg2+的纳米荧光粉Y2O3:Eu3+.考察了不同Mg2+掺杂含量下Eu0.12Y1.88-xMgxO3-δ(x=0~0.18,δ代表氧空位)的晶格常数变化,研究了掺杂含量对样品发射光谱及激发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Eu0.12Y1.88-xMgxO3-δ的晶格常数在1.0604~1.062 3 nm之间,晶粒尺寸在25.9~40.7 nm之间.掺杂Mg2+后,当x=0.14时,样品Eu0.12Y1.74Mg0.14O3-δ的激发光谱中电荷迁移带(CTS)最大峰强度最高且色纯度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