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8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3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读懂危机     
子非 《珠算》2009,(2):123-124
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寒风凛冽中,出版商们却嗅到了机会,相关题材的书籍一时充斥了各大书店。 此时,无论停产还是减薪,我们却有了读书的时间,而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本无字书。  相似文献   
82.
格蕴涵代数上的同余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振明  徐杨 《应用数学》1997,10(3):121-124
本文研究格蕴涵代数上的同余关系,给出了同余关系诱导的商格蕴涵代数,格蕴涵同态诱导的同命关系,滤子与同余关系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83.
物质的宏观质量量子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物质的宏观质量量子性及其量子规律,提出理论预言:(1)物质的微观基本结构中存在着基本量子──初始基本粒子;(2)物质存在着时空量子尺度。  相似文献   
84.
利用硼酸中性缓冲溶液介质中鲁米诺在正矩形脉冲电压激励下的电化学发光 ,研究了 H2 O2 对鲁米诺电化学发光体系发光强度的增强作用 ,建立了中性介质中测量微量 H2 O2 的电化学发光的新方法。电化学发光强度与 H2 O2 浓度在 5 .4× 10 -8— 2 .2× 10 -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7.1× 10 -9mol/L。该方法适用于涉及过氧化氢生成的生物催化和代谢的中性体系 ,因而可望用作为这些生物体系的一种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5.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基本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及其转化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
子非 《珠算》2008,(11):93-93
2008年,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我们从来没有发现企业的生存环境中潜藏着如此多的危险雪灾、地震、金融风暴、资本市场动荡、贸易环境改变……无处不在的风险成为悬在各界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第一块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  相似文献   
87.
在学校的物理实验室里,可以利用手电筒中的那种小电灯泡做许多电学测量,例如在直流电或普通交流电、音频交流电甚至高频率交流电等情形下,来做电流、电压、纯电阻和阻抗,以及电容等的测量。要想使电灯泡成为一个灵敏的测量工具,必得让它发的光线非常微弱。因为灯丝被灼热得愈不厉害,肉眼就愈容易辨别出电灯泡亮度的微小变化,因此我们能够很精确地决定灯丝在什么时刻开始发光。计算指出:当电灯泡灯丝的温度接近发光点(约等于677℃)时,只要电流有了±0.5%的变动,就足以使它的亮度发生±50%的变化。这就使我们能够十分准确地决定电灯泡的“发光电流”,这个电流对于一定的电灯泡是一个定  相似文献   
88.
酮肟在具有极性的溶剂存在下,发生分子结构的重排,在环已酮肟的情况下,则是氮原子转移至环中从而使环链增大:  相似文献   
89.
90.
在HAc-NaAc底液中,卡可西灵在汞电极上有两个还原峰,第一峰峰电位Epc1=0.04V(vs.Ag/AgCl),为2电子转移的可逆过程;第二峰峰电位Epc2=-0.39V,为4电子转移的不可逆过程,第二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本文探讨了该吸附特性,认为吸附型体为中性分子,属于不可逆吸附体系。测得其电极反应动力学参数αnα和卡可西灵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估计了每个卡可西灵分子所占的面积,建立了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