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37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李朝辉  赵建科  徐亮  刘峰  郭毅  刘锴  赵青 《物理学报》2016,65(11):114206-114206
点源透过率(PST)测试系统是评价光学系统杂光抑制水平高低的关键设备, 其系统精度的标定是研制难点, 针对此设计了一套用于点源透过率杂散光测试系统精度标定的校准镜头. 利用Tracepro建模分析了校准镜头在不同离轴角下的PST值, 并用此系统对校准镜头不同离轴角下的PST值进行了实测, 与其理论分析值进行比对完成设备精度的标定, 同时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测试误差, 给出了系统测试精度和测试极限水平. 结果表明, 在双柱罐内洁净度为ISO 7级的环境水平下, 系统的可见光PST测试极限水平为10-8, 测试精度对数值优于0.5, 测量重复性为7.9%, 根据对探测系统探测能力的评估, 系统的PST极限测试水平为10-10.  相似文献   
42.
隧道爆破近区振动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比例距离的概念应用于隧道爆破振动分区中,以速度衰减曲线斜率的大小作为分区计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BP小波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爆破近区振速,以棋盘山隧道实测数据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合泉厦高速公路大坪山隧道工程实例,对临近既有隧道形式的隧道爆破地震波传播规律进行分析,并对近区振速进行预测。分析表明:(1)在无实测值时,隧道爆破分区可按比例距离大致划分为:比例距离 < 5.0为爆破近区;5.0≤比例距离≤9.0为爆破中区;比例距离 > 9.0为爆破远区。(2)BP小波神经网络爆破近区预测模型不仅适用于新建分离式隧道,也适用于临近既有隧道的新建小净距隧道。研究成果对复杂环境下的隧道钻爆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We demonstrated experimentally a synchronously pumped intracavity frequency-doubled femtosecond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OPO) using a periodically-poled lithium niobate (PPLN) as the nonlinear material in combination with a lithium triborate (LBO) as the doubling crystal. A Kerr-lens-mode-locked (KLM) Ti:sapphire oscillator at the wavelength of 790 nm was used as the pump source, which was capable of generating pulses with a duration as short as 117 fs. A tunable femtosecond laser covering the 624-672 nm range was realized by conveniently adjusting the OPO cavity length. A maximum average output power of 260 mW in the visible range was obtained at the pump power of 2.2 W, with a typical pulse duration of 205 fs assuming a sech2 pulse profile.  相似文献   
44.
研制了一种地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遥测系统,自动记录了晴天的太阳近红外吸收光谱,从该光谱中实时获得了整层大气透射率,进而采用最优化方法从该透射率中反演出了测量站点地区大气中2011年10月17日到2013年3月6日期间的整层水汽柱浓度含量。由该地基遥感技术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整层水汽柱浓度与太阳辐射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达92%。测量站点地区的水汽柱浓度日变化很大并且没有明显周期性,日变化的复杂特征与多种因素有关。由于大气环流、季节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测量站点地区水汽柱浓度呈现出明显季节周期特征,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这些结果对于水汽探测和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金潇  徐亮 《合成化学》2012,20(4):494-496,500
以呋喃为原料,经水解、原位水解-Wittig反应、还原、氧化四步反应合成了β-胡萝卜素的关键中间体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5);5与季鏻盐经Wittig反应合成了β-胡萝卜素,总收率43%,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46.
李相贤  徐亮  高闽光  童晶晶  金岭  李胜  魏秀丽  冯明春 《物理学报》2013,62(18):180203-180203
改进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量CO2气体的装置, 改进后的装置能够提高CO2检测精度, 并能同时测量CO2碳同位素比值. 研究了温度和压力对CO2浓度值和CO2碳同位素比值测量的影响规律. 利用该装置连续测量了标准CO2气体和环境大气, 对标准CO2气体测量得到的CO2浓度值及其碳同位素比值进行温度和压力影响修正, 获得了较好的精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光谱学 同位素比值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氧化碳  相似文献   
47.
焦洋  徐亮  高闽光  金岭  童晶晶  李胜  魏秀丽 《物理学报》2013,62(14):140705-140705
使用红外被动遥测技术可实现污染气体的远程监控和预警. 该技术应用过程中, 获取背景辐射是进行定量解析的关键, 在已有的应用中, 多采用同条件测量法和上风口测量方法获取背景光谱和环境光谱, 但这些方法均需要提前或者同时测量无目标物的背景光谱, 难以在实际应用中满足快速响应的需求. 本文基于红外辐射传输模型分析, 通过研究在800–1200 cm-1波段内的实测光谱中同时包含目标、背景和环境辐射的基本原理, 采用了一种不需要事先测量背景的目标特征的背景光谱实时提取算法, 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自主研制的污染气体扫描成像红外被动遥测系统, 以六氟化硫为示踪气体, 开展了遥测验证实验. 将获取的浓度数据与应用同条件测量法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平方值达到0.99, 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被动遥测 实时光谱提取算法  相似文献   
48.
基于等效源法和双面质点振速测量的声场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传兴  胡定玉  张永斌  徐亮 《物理学报》2013,62(8):84301-084301
目前基于等效源法的声场分离方法有两种输入方式, 一种以双测量面上的声压为输入, 另一种以单测量面上的声压和质点振速为输入. 本文以双测量面上的质点振速为输入,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等效源法的声场分离方法. 首先给出了该方法的理论推导, 然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通过与基于双面声压测量的声场分离方法的比较, 证明了该方法在分离质点振速方面的优越性. 此外, 在仿真中还研究了干扰声源强度和测量面间距对分离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 声场分离 质点振速测量 等效源法 近场声全息  相似文献   
49.
毕传兴  郭明建  张永斌  徐亮 《物理学报》2012,61(15):154301-154301
采用扫描测量方式得到的不相干声场需分解成完全相干的部分场后才能用于近场声全息重建. 现有的方法都是将声压作为参考进行部分场分解. 本文提出以声压梯度作为参考, 并建立一种基于声压梯度参考的部分场分解方法. 由于声压梯度比声压的衰减速度更快, 受到其他声源和环境噪声的影响比声压小, 所以以声压梯度为参考在分解完全相干的部分场过程中比以声压为参考更具有优势. 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分析, 一方面验证了基于声压梯度参考的部分场分解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通过与基于声压参考的部分场分解结果比较, 说明了基于声压梯度参考的部分场分解方法分解更稳健、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50.
研制的永磁组件采用主辅永磁体和匀场技术相结合的改进C型磁路结构,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组件磁路结构进行验证及优化。仿真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磁路结构扩大了均匀区的范围,提高了磁场均匀性。按这种结构制造的永磁组件在20 mm气隙、中心平面200 mm120 mm均匀区内气隙磁通密度达到0.75 T,不均匀度为0.67%。另外,也对永磁组件在高低温下的磁性能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55~70 ℃温度范围内均匀区的气隙磁通密度变化为4%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