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化学   203篇
物理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以十通阀为切换接口, 构建了SCX/RP常规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并以珠蛋白水解产物的分析对其加以评价. 样品首先由第一维阳离子交换色谱(Hypersil SCX, 100 mm×4.6 mm I.D.)在pH 4.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分离, 洗脱产物进入切换接口, 样品组分被富集在捕集柱(Hypersil BDS C18, 15 mm×4.6 mm I.D.)中, 进一步脱盐后被导入第二维反相色谱(Hypersil BDS C18, 250 mm×4.6 mm I.D.)分离分析. 阳离子交换色谱采用逐步增加盐浓度的12步台阶等度间断方式洗脱, 每次将洗脱产物捕集在捕集柱中进而由反相色谱分析, 实现对第一维洗脱产物的切割转移及第二维分析. 与一维色谱相比, 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分辨率、峰容量也得到提高, 系统峰容量达到2280.  相似文献   
102.
以自主合成的肽脂质(N C5Gly2C16)作为表面活性剂进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KC)研究。测定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迁移时间窗口,并且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准固定相的MEKC模式对比,考察了硫脲的保留行为。结果表明,肽脂质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形成胶束,具有背景较低的特征。在优化条件下,采用此系统成功分离了石芽茶提取物,说明以肽脂质作为表面活性剂的MEKC系统具有特殊的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二维线性离子阱结合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Accela U HPLC/LTQ Orbitrap XL),建立了人毛发中吗啡、O~6-单乙酰吗啡、可待因、乙酰可待因、氯胺酮、去甲氯胺酮和美沙酮毒品及代谢物快速筛查方法。取毛发样品经表层清洗后冷冻研磨粉碎,置于硼酸盐缓冲液(pH 9.2)中超声90 min,离心取上清液,用Oasis HLB柱固相萃取制备。通过静电场轨道阱全扫描得到毒品及其代谢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进行7种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快速筛查。高分辨率质谱可有效去除毛发基质干扰,毒品及其代谢物筛查检出限在0.001~0.02 ng/mg,在0.05~50 ng/mg范围内存在良好线性关系(r>0.9975);本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6.1%~109.6%;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14.9%。本方法灵敏度高,样品制备简便,适用于常见毒品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04.
分别对反相、正相、离子交换、体积排阻及亲和等色谱柱的清洗与再生方法加以系统综述.使用适当的方法对受污染的色谱柱进行清洗与再生,可恢复其部分分离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对硅胶基质反相色谱柱,可选择一系列溶剂,按洗脱能力逐渐增强的顺序依次冲洗,或者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乙酰丙酮、SDS及盐酸胍等强洗脱试剂清洗;硅胶基质正相色谱柱用极性逐渐增强的溶剂系统冲洗;有机聚合物、石墨碳及氧化锆固定相色谱柱,用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结合清洗,可将受污染的色谱柱柱效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105.
在同系物方法测定胶束迁移程度(l/tm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同时求算电渗流速率((l/to)的to、tmc的新方法,该法在选择同系物标记峨较为适当时,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同时可以减少由to测定而带来的误差。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甲醇等标记物测定电渗流速率时,由于其在胶束 中的溶解使得实测结果较真值偏大,而由此计算得到的tmc值偏低。to、tmc皆与缓冲液的种类和浓度有关,这可能是由于缓冲液组成的变  相似文献   
106.
将C18修饰的磁性纳米材料用于大体积水样中不同性质低浓度农药的分散固相萃取,并采用GC-MS进行检测。理论推导了样品添加回收率与磁性纳米颗粒密度、半径和用量之间的关系。当水样体积一定时,吸附材料用量越大,回收率越高,与实验结果一致。优化条件下,在0.1~1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75(甲草胺除外,R2=0.9684)。方法检出限(S/N=3)在0.006~0.05μg/L之间;回收率在13.4%~121.8%之间,标准偏差低于8.2%;最高富集倍数可达1484(氰戊菊酯)。方法可应用于大体积水样中低浓度非极性农药组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7.
电喷雾离子源(ESI)是蛋白质组学研究采用的LC-MS/MS中最常用的接口之一,其作为一种软电离技术,具有可直接测定热不稳定化合物、形成多电荷离子等特征,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电喷雾离子源(ESI)的工作原理与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新型离子化方法与应用进行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108.
引言     
张维冰 《色谱》2015,33(11):1120-1120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分离科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材料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结构、高分离效能或高选择性的新型固定相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新型样品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效液相色谱的研究手段。 一般认为,固定相的选择是气相色谱的“专利”,而液相色谱通常通过流动相体系的改变来便捷地调节分离选择性。最近,这一局面已经被打破! 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固定相和分离介质的快速发展。随着新型固定相的不断问世,液相色谱不仅在分离模式的选择方面增加了发展的空间,在同一个分离模式下也有更多对选择性有细微差别的固定相可供选择。尤其是在制备色谱中,通常对流动相中可以添加的溶剂、缓冲盐等有诸多限制,改变分离选择性的最好途径将是选择合适的固定相种类。  相似文献   
109.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大环抗生素,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在充分考虑万古霉素分子结构特征的情况下,采用戊二醛间隔臂法制备了万古霉素键合固定相,在反相、亲水、离子交换等分离模式下研究了其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中有机调节剂含量较低时,该色谱柱表现出典型的反相色谱分离模式特征;随着有机调节剂含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亲水模式,分离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由于万古霉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以解离的氨基,因此该固定相也能够用于阴离子交换模式下的分析方法的发展。分别在反相、亲水和阴离子交换模式下,将其应用于扑尔敏等多种非对映体药物和新型甜味剂甜菊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仅通过改变分离条件,即可在3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完成分离。这些结果可以为新型色谱固定相的设计,以及发展采用特殊结构改性基团的色谱固定相在相应分离模式下的分析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0.
张凌怡  王智聪  张维冰 《色谱》2013,31(4):335-341
采用中孔SBA-15棒状硅胶颗粒填充毛细管柱用于毛细管电色谱(CEC)分离。这一亚微米材料直径为400 nm并具有沿相同方向伸展的高度有序、均一的圆柱形中孔。棒状的特殊形态使得填充柱的通透性良好,简化了尺寸微小的CEC柱的填充过程。修饰后的棒状SBA-15填充毛细管柱成功应用于反相和离子交换电色谱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样品,获得了较高柱效(140000理论塔板/m)。流速3.2cm/min时获得最低理论塔板高度为7.1 mm。范迪米特曲线说明了SBA-15孔结构的传质阻力特征。分别以芳香酸、人参、天麻提取物为样品,对亚微米固定相毛细管电色谱柱加以评价。该固定相显示出了较高的分离能力,为纳米材料在色谱固定相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