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21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20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1945年   2篇
  1935年   3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延迟焦化石油焦中的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法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成功地测定了延迟焦化石油焦的硫,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较好。本法适用范围为0.3-6.5(m/m)%。  相似文献   
612.
三维大规模有限差分网格生成技术是三维有限差分计算的基础,网格生成效率是三维有限差分网格生成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阶梯型有限差分网格生成方法主要有射线穿透法和切片法。本文在传统串行射线穿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PU (graphic processing unit)并行计算技术的并行阶梯型有限差分网格生成算法。并行算法应用基于分批次的数据传输策略,使得算法能够处理的数据规模不依赖于GPU内存大小,平衡了数据传输效率和网格生成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了减少数据传输量,本文提出的并行算法可以在GPU线程内部相互独立的生成射线起点坐标,进一步提高了并行算法的执行效率和并行化程度。通过数值试验的对比可以看出,并行算法的执行效率远远高于传统射线穿透法。最后,通过有限差分计算实例可以证实并行算法能够满足复杂模型大规模数值模拟的需求。  相似文献   
613.
采用阳极氧化法与原位还原碳化法相结合,在电击穿条件下可控制备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碳化钨纳米片团簇(WC NF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表征其物相、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在1 mol·L-1H2SO4溶液中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以及交流阻抗谱测试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650℃下还原碳化所制备的WC NFs具有最佳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过电位η10仅为150 mV,Tafel斜率为56 mV·dec-1,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614.
Ni3V2O8催化性能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微波加热,草酸盐共沉淀法制备了Ni3V2O8催化剂,并对催化剂进行了BET,XRD,H2-TPR,XPS,TEM和电导等技术表征,分析研究了Ni3V2O8催化剂的丙烷氧化脱氢(ODH)制丙烯催化性能与其表面物种的关系.XRD,TEM和电导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得的Ni3V2O8催化剂晶粒均匀,平均粒径为30 nm,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TPR和XPS实验结果显示Ni3V2O8催化剂中,晶格氧可以较容易转换成未完全还原氧,使催化剂内各种价态的钒之间易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并形成氧缺位,从而催化剂的表面含有较多未充分还原氧物种O-和V4 物种.催化活性结果显示当丙烷的转化率为18.60%,丙烯选择性达到60.02%,在相同转化率条件下,比文献报道的NiO和Ni3V2O8共存催化体系中的丙烯选择性高,说明Ni3V2O8催化剂中存在未充分还原的O-和V4 物种有利于提高丙烯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