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38篇
化学   225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3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31.
132.
本文从振动的观点出发,研究线性弹性系统之间碰撞的宏观效果.文中首次引用单位脉冲响应函数来建立碰撞终了碰撞点的速度计算公式以及系统内部的任一自由度的速度表达式,并将它们推广到振动系统的内部碰撞问题的求解.其次文中引入了碰撞等效质量的概念,使弹性系统的碰撞公式与质点碰撞具有相同的形式.最后,讨论了公式的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3.
概述了微藻生物能源技术中的微藻规模化培养的研究现状,从藻种筛选、代谢机理、培养条件和光生物反应器几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影响微藻规模化培养的因素,为微藻生物能源的发展及光生物反应器的研发提供建议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4.
将硝酸银的乙醇溶液与溶胶凝胶TiO2混合得到前驱体,随后经共沉淀-煅烧制备得到AgBr/TiO2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复合材料的形貌、晶体结构、Ag元素的价态,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测定了其光吸收性能;进而以甲基橙(MO)的可见光降解为探针反应测定了AgBr/TiO2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前驱体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后,无定形TiO2颗粒逐渐增大,并逐渐转变为锐钛矿结构;担载的AgBr可明显拓展TiO2的可见光吸收范围;Ag物种主要以Ag+形式存在.当煅烧温度为300℃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高,MO的降解率在60min内达到90%以上;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催化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5.
微藻生物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及应用前景,但仍面临很多产业化瓶颈.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潜力与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微藻生物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为规模养殖,如何提高微藻生长效率、降低能耗、提高规模生产的可靠性仍是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介绍了石油化工企业温室气体减排与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集成及技术思路,构建了减排工业废气与生产微藻生物能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此外,还介绍了中国石化在利用温室气体发展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方面的实践,围绕能源微藻选育技术、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微藻生物质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36.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历经20年,成功开发出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建成3套20万t/a工业生产装置、多套工业装置正在建设中.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包括:钛硅分子筛与浆态床集成用于环己酮氨肟化合成环己酮肟;纯硅分子筛与移动床集成用于环己酮肟气相重排;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与磁稳定床集成用于己内酰胺精制.工业实施后,装置投资下降70%、生产成本下降10%、原子利用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三废排放是已有技术路线的1/200、无副产物硫酸铵.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技术产生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践行了绿色化学的理念,是绿色化学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7.
 介绍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直线加速器附设e,p试验束多丝室的结构及工作机理。该室间隙6 mm,窗口面积80 mm×80 mm,位置灵敏面积50 mm×50 mm;阳极丝和阴极丝分别采用直径为20 mm和50 mm镀金钨丝,阳极丝距2 mm,阴极丝距0.7 mm,每6根阴极丝并联构成阴极条,阴极条间距4.2 mm。采用阴极条感应重心读出分辨位置,对5.9 keV的γ光子,获得优于0.3 mm (FWHM)的位置分辨;对1.1 GeV电子束流,获得0.224 mm (FWHM)的位置分辨。  相似文献   
138.
139.
1.引言通过对大量复杂结构作弹塑性计算发现:常用的弹塑性分析数值方法,如初载荷法和切线刚度法等,即使在目前的大型计算机上也仍需要大量的上机时间,因而十分昂贵。减缩方法通常是把当代有限元与经典的Rayleungh—Rite法结合起来的杂交方法。这种方法保留了有限元的模型通用性,同时通过,Rayleungh—Rite法近似大量地降低自由度,文献[3]对非线性问题的减缩方法进行了研究,但是,文献[3]利用摄动技术提出的减缩方法有如下缺陷:(1)误差较大;(2)减缩基本向量形成不便,需要计算高阶导  相似文献   
140.
模糊数据的线性回归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观测数据为模糊数据的统计线性回归模型 ,由该模型所得回归系数非模糊 ,易于应用。对于对称三角模糊数据一元线性回归给出最优解的解析表达式 ;将对称三角模糊数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给出转化为一类二次规划问题的方法 ;证明了最优解的存在性和估计量的无偏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