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3篇
  免费   568篇
  国内免费   760篇
化学   1442篇
晶体学   97篇
力学   279篇
综合类   81篇
数学   429篇
物理学   13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31.
鉴于洗胃液量实时在线检测与求解的困难,提出利用灰色数学的累加生成方法,把液量作为主导变量,管路二处压力差的累积压力作为二次变量,根据二者之间的一一映射关系,仿真实验研究洗胃液量的软测量技术,给出了实验结果,为液量的工程检测提供了一种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2.
本文以二硫代二苯甲酸、均苯四甲酸酐和没食子酸为修饰剂,通过后交联反应和化学修饰反应制备了3种酸性功能基修饰的超高交联树脂。通过等温吸附实验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了3种酸性吸附树脂对2,6-二氯苯酚(2,6-DCP)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结果表明,3种酸性吸附树脂对2,6-DCP均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着2,6-DCP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均能够较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3种酸性树脂对2,6-DCP的吸附机理较复杂。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吸附过程主要为放热、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3种酸性树脂对2,6-DCP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是该吸附过程的主要控制步骤。3种酸性吸附树脂对2,6-DCP的吸附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kGAMRkDSTAMRkPMDAMR。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无网格粒子法下的离散壁面边界,通过基于粒子数密度的机理分析,证明了离散数值边界与真实边界之间存在差异。分别在二维和三维尺度下,通过计算并分析典型情况下近壁面零散流体粒子的运动轨迹,验证了该差异的存在并展示了壁面对流动产生影响的方式和相关现象。结果表明,数值壁面边界未能完全准确描述真实物理边界,壁面对流体的影响区域并非完全非光滑平顺,这对近壁面流动尤其是低速零散流体粒子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对真实电网提出故障发生的假设并通过计算检验,观察故障对真实电网的影响。电网仿真能有效发现电网运行中的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规划与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然而,在实际仿真计算过程中,往往需要依据经验调整电网配置和计算参数,以得到稳定、收敛的电网运行方式。大规模的仿真数据、调整的未知性加之分析的片面性会影响传统人工调整的准确性,为此提出了基于可视化的仿真计算调整方法。分析人员通过与可视分析系统的交互,可以快速认识电网的整体状态,发现问题元件,从而实现高效的仿真调整与计算。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本可视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菲涅耳棱镜干涉是大学物理课程光的干涉中一个经典而重要的实验,菲涅耳棱镜干涉的物理思想与实验方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本文利用菲涅耳棱镜的干涉原理并与柱面透镜、非线性晶体、CCD相结合搭建了用于测量飞秒激光脉冲的自相关装置,这种自相关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成本极低;分析了这种基于菲涅耳棱镜自相关装置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138.
将具有独特叠层结构的聚乙烯醇-聚乙烯共聚物纳米纤维膜材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并引入紫外光吸收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利用多相之间的强界面相互作用,制备得到了具有高柔韧性、高透明度和高紫外光过滤效果的复合透明膜.在该柔性基底上,通过压力转移法相继复合银纳米线层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层,形成了相互渗透的导电网络.最终得到面电阻为147Ω/Sq、可见光透过率约80%、紫外吸收率达90%的透明导电复合膜.该导电复合膜显示出良好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并在循环弯曲变形测试下保持良好的电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9.
In this paper, the collective motion of self-driven robots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In the channel,the flowrate of robots increases with the density linearly, even if the density of the robots tends to 1.0. There is no abrupt drop in the flowrate, similar to the collective motion of ants. We find that the robots will adjust their velocities by a serial of tiny collisions. The speed-adjustment will affect both robots involved in the collision, and will help to maintain a nearly uniform velocity for the robots. As a result, the flowrate drop will disappear. In the motion, the robots neither gather together nor scatter completely. Instead, they form some clusters to move together. These clusters are not stable during the moving process, but their sizes follow a power-law-alike distribution. We propose a theoretical model to simulate this collective motion process, which can reproduce these behaviors well. Analytic results about the flowrate behavior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40.
长途旅行中的睡眠区气流组织设计对于人体热舒适和空气质量控制是极其重要的。为了给小空间睡眠区提供更加舒适和空气质量更佳的气流组织,本文首次针对置换通风、个性通风、混合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对睡眠区速度场、温度场、污染物CO2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利用CFD计算出的面部舒适速度比例(FSR)、吹风感(DR)、空气龄(MA)进行比较,得出:在睡眠区采用个性送风可以在最节能的情况下得到更好的面部舒适速度比例和空气质量,优于置换通风和混合通风;1.5m3/min为个性通风的最佳通风量;为了避免在睡眠区使用个性通风时产生吹风感,应该保证送风温度不能过低;增大个性送风口送风面积可以有效降低吹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