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篇
  免费   376篇
  国内免费   336篇
化学   705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103篇
综合类   60篇
数学   195篇
物理学   7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甲烷氧化细菌催化二氧化碳生物合成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氧化细菌中包含的甲烷单加氧酶(MMO)、甲醇脱氢酶(ADH)、甲醛脱氢酶(FaldDH)、甲酸脱氢酶(FateDH)经过一系列反应能够把甲烷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生成一定的能量物质.把二氧化碳还原为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已知的有机体在温和条件下完成这一反应.研究发现,甲基弯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生物转化生成甲醇.在休眠的悬浮细胞中充人二氧化碳后,反应一段时间在反应液中检测到了甲醇.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是一个需要能量推动的反应,为了补充反应所消耗的能量.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用甲烷进行再生,以恢复细胞中的还原当量NADH.我们进行了反应再生的交替连续批式反应,甲醇积累量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理论上,反应不会增加温室效应,这是一个有效的、环境友好的、可恢复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2.
夏春谷  尉迟力 《分子催化》1998,12(6):405-411
采用快速事停流技术,在实际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铁卟啉配合物Fe(Por.)Cl(Por.-TPP、TMOPP和TFPP)与单氧给体PhIO构建的模拟酶体系中催化活性物种的生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过程,在氧给体PhIO作用下,Fe(Por.)Cl均生成了四价铁氧卟啉配合物,但Fe(TPP)Cl和Fe(TMOPP)Cl存在严重的氧化分解,而Fe(TFPP)Cl则基本未发生氧化分解,且在底物DPBD存在下  相似文献   
53.
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在化学中的若干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梅  唐波 《分析化学》1994,22(3):261-264
本文通过我们应用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报新化合物、熔盐相图以及复杂化学反应体系的研究,展示应用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与物理化学理论相结合,研究化学现象的可能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氯氧化镁在水中的溶解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H法和氯电位法测定氯氧化镁不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一定间隔时间分析液样中的Mg^2+、Cl^-、OH^-的浓度,用物化方法鉴定固相。得出不同温度下的相转化、溶解的C ̄t曲线及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它们的Ksp和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55.
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研究了四种N-杂环钯卡宾配合物,优化出较适宜检测的电喷雾质谱条件极性较高的溶剂(如乙腈),较低的离子源温度,样品浓度以1.0×10-4mol/L左右为宜,使用较低锥孔电压(5~35V).在此实验条件下,在全扫描电喷雾正离子谱中都会出现[M-I CH3CN] 及[M-I] 的质谱峰.通过源内碰撞诱导电离(CID)技术进一步分析样品在溶液中的性质.实验说明ESI不仅可作为一种分析工具,也可作为获得更多信息的一种方法,来研究有机金属基团在溶液中的性质.  相似文献   
56.
Protoplasts were isolated from embryogenic calli derived from immature embryos of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v. Jinan 177). The protoplasts were cultured in NMB mediumsupplemented with 1mg/L 2,4- D and 500mg/l casein hydrolysate (CH). The regenerated cellsfrom protoplasts divided to form somatic embryos directly. The somatic embryos grown to1.5- 2 mm in size directly developed into complete plants on solid MB medium without hor-mones.  相似文献   
57.
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钾的合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方法合成出K_(13)[Ln(MnW_(11)O_(39)_2]·XH_2O(Ln=Eu,Gd,Tb,Dy)。通过化学分析、离子交换、电导滴定及IR、UV、XPS等对合成产物进行了鉴定。对其热性质和在溶液中特性进行了研究。在IR谱中.总趋势是随镧系元素原子序数增加,振动频率向高波数移动。得不到稳定的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溶液。热分析表明,镧系元素双-11-钨锰酸钾比12-钨锰酸钾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8.
本文应用加压原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在反应温度50-70℃、反应压力1.0-2.0MPa, 氘代苯为溶剂, 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的条件下, 考察了磷化氢与环烯烃1, 5-环辛二烯、双环戊二烯、1, 3-环己二烯、1, 4-环己二烯及1, 5, 9-环十二三烯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磷化氢与1, 5-环辛二烯反应主要生成双环膦杂环壬烷; 与其它环烯烃均不生成膦杂环化合物, 仅为一取代伯膦或二取代仲膦产物。磷化氢与环烯烃反应仍为串行机理。  相似文献   
59.
The rhodium-phosphine complex catalyst Rh(CO)(acac)(PPh3)(Ⅰ) for 1-hexene hydroformylation was studied under the following reaction conditions: CO/H2=1(mole rate), pressure 1.0 MPa, temperature 25-120℃, by using the pressurized in-situ 1H NMR techniqu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 rhodium hydride complex from (Ⅰ) bega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amoun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This intermediate complex began to decompose at 100℃ and disapeared completely at 120℃. The intensity change of the proton signal was parallel to catalytical activity in hydroformylation of olefins. Under pure CO pressure the proton signal of Ph-H bond was not observed. There was a 0.2 ppm difference in proton chemical shifts of Rh-H bond under pure H2 pressure and under H2+CO pressur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hodium-hydride carbonyl complex is the active intermediate in the industrial hydroformyl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60.
氨合氯化镁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有机溶剂法得到的中间产物氨合氯化镁[1]制备电解炼镁的无水氯化镁,煅烧过的程中的条件对无水氯化镁的纯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