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5篇
  免费   846篇
  国内免费   1030篇
化学   1948篇
晶体学   106篇
力学   470篇
综合类   157篇
数学   750篇
物理学   187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4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NiAl-Cr(Mo)-Cr_xS_y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滑动磨损试验方法测试了NiAl-Cr(Mo)-CrxSy自润滑复合材料与SiC陶瓷配副在110~960℃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200~400℃,纳米CrxSy晶粒在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形成较完整的润滑膜,产生自润滑性能;700~900℃,复合材料摩擦表面生成了1~3μm厚、完整的玻璃陶瓷润滑膜,产生了自润滑耐磨性能.2种润滑膜材料均可向SiC表面转移,消除了复合材料/SiC的摩擦状态.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润滑膜材料的强度降低,SiC微凸体压入润滑膜,导致润滑膜的剥落加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942.
DSM-LPDF两相湍流模型及旋流两相流动的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流体-颗粒速度的拉氏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DF)输运方程出发,用Simonin建议的Langevin模型封闭颗粒所遇到流体瞬时速度的条件期望项,并用Monte Carlo方法直接求解 PDF输运方程,将其和求解流体雷诺应力方程模型的有限差分方法结合,建立了雷诺应力-拉氏PDF(DSM-LPDF,简称DL)两相湍流模型.用此模型模拟了旋流数为0.47的突扩旋流气粒两相流动,并与文献中PDPA实验和用类似于单相流动湍流模型封闭方法的时平均统一二阶矩(USM)模型的预报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43.
建立了规则区域厚板混合状态变量的条形传递函数解,通过定义结点变量,并利用结点位移连续和力平衡条件,将多个简单子区域的解进行组装,从而得到了复杂形状,复杂边界条件厚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由于条形传递函数法的节点位移变量与有限元法的节点位移变量完全一致,可将简单矩形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作为一个超东级单元,直拉将超级单元和有限元单元进行综合,可以得到复杂板的条形传递函数解,进一步增强了条形传递函数法对复杂反问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44.
333至337的五个数列乘3的倍数数列,均有巧乘方法,所谓巧,一是简单,二是快速,三是启迪智力,四是提高分析能力。具体如下: (一)333×某数列,有六种巧乘法 (1)333×某数其积为:某数/3按定位减  相似文献   
945.
银团簇结构与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银团簇的结构与力能学。计算模拟中使用了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原子间互作用多体势函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确定了银徽团簇(原子个数3-13)的稳态结构;模拟了原子个数为13-141的银FCC晶体结构理想球形团簇的力能学,发现球形银簇形成三维紧密结构;计算了平均结合能,给出了结合能随团簇原子数N的变化图,发现随N增大团簇结合能逐渐接近块材的数值。  相似文献   
946.
同步辐射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传输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光子学报》2001,30(7):908-912
本文对理想弧矢聚焦双晶单色器的相对传输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对第一晶体受高热负载发生的形变及第二晶体的鞍型形变对单色器的传输效率影响的原因,抑制第一晶体热形变、第二晶体鞍型形变所采取的结构和方法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对采取直接水冷的第一晶体和背部加肋的第二晶体进行了SHADOW光学追踪分析;进而得出整个单色器的实际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947.
氢化非晶硅薄膜退火形成的纳米硅及其光致发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国运  黄远明 《光子学报》2001,30(10):1200-1204
本文报道对氢化非晶硅(a-Si:H)薄膜在600~620℃温度下快速退火10s可以形成纳米晶硅(nc-Si),其Raman散射表明,在所形成的nc-Si在薄膜中的分布是随机的,直径在1.6~15nm范围内,并且在强激光辐照下观察了nc-Si在薄膜中的结晶和生长情况.经退火所形成的nc-Si可见光辐射较弱,不能检测到它们的光致发光(PL),但用氢氟酸腐蚀钝化后则可检测到较强的红PL,并且钝化后的nc-Si在空气中暴露一定的时间后,其辐射光波长产生了蓝移.文中就表面钝化和量子限制对可见光辐射的重要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8.
用乘子罚函数法处理多波长分光光度数据同时测定复方阿斯匹林片中三组分的含量,模拟样品中阿斯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99.78%、10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5%、0.56%、1.17%。对4个批号实际样品中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49.
1 书法教学之玄处书法入门往往从点画开始,有了笔画之基础奢望字型的间架结构和布局规律.但不管是名师如何把关指点还是学生怎样勤奋,各动作到位,例如,逆推,翻转,顺按,转峰等.全按要求做,挑不出毛病,总有部分入门者,做出来的笔画是软软的.老师称之为不实,无力.学生发问,何以为实,何以有力,则告之应稳键涩行,又问何以涩行,则告之,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由学生凭悟性自悟,何以悟法则无法,遂成教之悟处,学之玄处.  相似文献   
950.
黄莉蕾  洪治  方达伟 《中国物理》2001,10(9):827-831
The Yb3+ laser emitting at a 1.03μm wavelength has been evoking strong interest recently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long fluorescence lifetime, broad absorption band and the fact that it never shows concentration quenching. On the other hand, as a laser of three-level system it has, in general, a relatively high threshold power, which makes it important to seek some suitable host crystals to reduce this. Here, we present a comparison of the lasing performances of Yb3+-doped YAG [Y3Al5O12], FAP [Ca5(PO4)3F] and KYW [KY(WO4)2] crystals, including threshold power and slope efficiency, with those of the Nd:YAG laser based on the threshold formula of three-and four-level systems deduced by the auth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Yb3+ laser can output a power larger than the Nd:YAG laser does in the case of comparably higher pumping power, if the length of the lasing ro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ctive ions satisfy some condition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re also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