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化学   227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19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81.
含氢多组分燃料由于其优良的燃烧特性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了对掺氢燃料的爆轰特性作进一步的研究,设计了长3 000 mm、管径30 mm的圆柱形半封闭燃烧室,对不同初压下的CH4-2O2、6CH4-H2-12.5O2、3CH4-H2-6.5O2(掺氢比分别为0%、5.1%、9.5%)3种预混合气的爆轰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烟熏膜、离子探针和压力传感器分别探测胞格结构、火焰位置和内部压力。结果表明,甲烷/氧气掺氢后可以有效提高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且掺氢浓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同时,氢气的掺入可减少管道出口处的速度亏损并在初始压力较低时加速火焰和激波的耦合,降低胞格尺寸,提高爆轰敏感性。  相似文献   
582.
以2,3-二乙酰对甲苯-D-酒石酸(D-H2DTTA)为原料,与金属Dy(Ⅲ)盐反应,经过单晶-单晶转换,得到一种新的酒石酸(H2tar)配合物[Dy(Htar)3(H2O)3]n(1),对该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粉末衍射以及差热-热重等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属三方晶系,R3空间...  相似文献   
583.
大学物理实验分级开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才贵  艾剑锋 《大学物理》2007,26(12):36-40
提出了3层6级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逐级开放实验,各级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指导方式,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584.
本文采用15%KOH的醇溶液除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样品中的甘油三酯,用6%三氯乙酸除去其中蛋白质,然后以体积比为3∶2的正己烷与异丙醇混合溶剂提取巨噬细胞内的胆固醇。采用硬脂酸键合硅胶色谱柱,以乙腈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12 nm下测定胆固醇的含量。结果表明,胆固醇含量在0.005~0.3 g/L之间时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3.4%,检出限为1.5mg/L,回收率为96.04%。方法用于测定巨噬细胞中胆固醇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85.
分子导线是构成分子器件的关键部分,它的发展有望解决未来将要面临的电子器件尺寸即将达到理论极限而无法满足人们更高需求的问题.茂铁类分子凭借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分子电子学等领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茂铁基团的引入构建了多种结构新颖的分子导线,为单分子器件的基础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对于茂铁类分子导线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异茂环取代的衍生物,同茂环取代的衍生物因合成较为困难,并没有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根据分子的结构特征,将茂铁类分子导线分为π共轭型与非π共轭型两大类.以分子的构效关系为主线,对近十几年来茂铁类单分子结电子传输性质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概括与总结,期望为未来茂铁类分子导线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86.
碳材料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碳材料通过碳原子之间不同的键合方式、结构和排列,使其具有丰富的性质,并且更多新型碳材料还不断地被发现或合成出来。作为新型碳材料的纳米碳分子由于其本身所拥有的潜在优良性质,在有机电子学、材料科学如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被誉为是未来最有开发前景的材料。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新型纳米碳分子的发现和创造已彻底改变了碳材料的格局,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科学领域的大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具有新颖拓扑结构的纳米碳分子的结构特征以及如何通过有机合成的手段对其进行精准构筑。  相似文献   
587.
茶叶样品经粉碎、过筛后,分取2.50 g,加入2.0 mL水润湿,再加入20 mL含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涡旋3 min,在4℃下离心10 min。分取1.0 mL上清液,置于含有净化剂(250 mg无水硫酸镁和150 mg多壁碳纳米管)的2.0 mL离心管中,涡旋3 min,在4℃下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过0.22μm有机相滤膜,弃去初滤液,续滤液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进行色谱分析时,以Agilent Poroshell 11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甲酸溶液和乙腈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进行质谱分析时,以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结果显示:伏马毒素B1、B2、B3的质量浓度在0.5~100.0μg·L-1内和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15~1.00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2.1%~108%,测...  相似文献   
588.
P507萃淋树脂已广泛用于萃取色谱法分离制备高纯钆、铽和镝,也广泛用于稀土元素的分析。我们以前的工作说明了 P507萃淋树脂是浸渍型树脂,P507与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物载体之间没有化学键合。本文利用红外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