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2篇
化学   132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21.
针对当前红外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存在场景自适应能力弱、专用性强,以及在大视场条件下,首帧图像中小目标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红外序列图像目标自适应阈值分割、检测与跟踪方法.选取目标移动速度、目标轮廓的面积和周长、以及自适应分割阈值与感兴趣区域位置为动态变量,建立动态决策准则.采用首帧目标检测算法计算出序列图像的第一帧图像目标的静态变量和部分动态变量,再采用改进的局部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分割后续帧图像,然后利用静态与动态决策准则筛选出分割后的真实目标,最后计算并更新动态决策准则.红外靶标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场景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四个场景平均跟踪准确率为95.81%,微机平台平均每帧处理时间为10.93ms,嵌入式平台为26.79ms.  相似文献   
122.
非定常尾迹控制叶栅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大涡模拟对某大转角叶栅的非定常分离流动及其在非定常尾迹作用下的分离控制机理进行了数值分析。主要捕捉了两个特征频率:分离泡不稳定频率fshear和尾缘脱落涡频率fshed,研究了不同的激励频率、尾迹移动方向、随机脉动等激励特征控制流动分离的效果。结果显示:特定外部频率强化了分离剪切层中的K-H展向涡结构,fshed能同时影响分离区域和尾涡区域,fshear只能作用于分离区域;尾迹从吸力面向压力面移动时,分离结构表现出对来流周期性更明显的响应;进口随机脉动对破坏K-H展向涡结构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3.
刘亚红  刘辉  赵晓鹏 《物理学报》2012,61(8):84103-084103
提出了一种双面环各向同性结构单元模型, 理论与实验研究了其微波电磁谐振行为. 结果表明: 在电磁波平行入射和垂直入射条件下, 该结构可在同一频段实现磁谐振, 且在谐振频段磁导率为负; 当电磁波以不同角度斜入射时, 其产生负磁导率频段也保持不变, 即该结构的电磁特性不依赖于入射角度, 双面环结构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将双面环结构与金属线结构组合, 该组合结构具有负折射率. 另外,双面环结构还具有小型化的优点, 在不增加结构单元几何尺寸的情况下, 通过在结构单元中引入金属化过孔的方法, 增加结构单元的电长度, 可使谐振频率大幅度地向低频方向移动, 使其在低频工作时 仍保持小型化的优点. 在双面环结构中引入金属化过孔技术可使谐振单元的几何尺寸减小50%, 在微波器件、滤波器、天线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4.
依据正交设计实验方案,研究了以三价铁盐为原料、微量Fe(Ⅱ)为催化剂,沸腾回流条件下,液相制备α-Fe2O3球形纳米颗粒的实验过程,用XRD、TEM、粒度分布仪表征了样品的物相、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用正交表安排复杂实验体系的条件可以减少工作量,得出制备纯相α-Fe2O3的最佳条件;Fe(Ⅲ)浓度、Fe(OH)3凝胶形成温度和pH值三个因素影响样品粒径的程度依次减弱;在最佳配比下试验得到了颗粒形貌完整,粒径在50±10 nm的α-Fe2O3。  相似文献   
125.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高斯过程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分类算法,它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多元统计的分类方法.为更好利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高谱分辨率特点,首先将函数数据分析的思想引进高光谱数据的分类问题,分类对象视为像元对应的谱线,故它们是函数型数据.为了有效模拟地物在空间上的分片聚集特性,则将混合高斯分布模型推广到混合高斯过程模型并用于高光谱数据分类算法中.数值实验表明,混合高斯过程模型是处理函数型数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6.
针对电子制造设备中元件拾放的定位对准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半透半反镜的飞行视觉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仅需使用一部摄像机,可分别或同时完成对元件及其安装位的视觉图像采集、对准,并且图像采集、对准过程可与元件拾放过程并行执行,附加的飞行视觉机构不会对拾放操作产生干涉。该系统可有效地提升电子制造装备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且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7.
田晓  王叶兵  卢本全  刘辉  徐琴芳  任洁  尹默娟  孔德欢  常宏  张首刚 《物理学报》2015,64(13):130601-130601
光晶格中性原子光钟的不确定度已达到10-18量级. 本文介绍了碱土金属锶原子玻色子88Sr在“魔术”波长处的一维光晶格装载, 实现冷锶原子的囚禁并使锶原子的钟跃迁能级(5s2) 1S0-(5s5p) 3P0在此波长处的交流斯塔克光频移一致. 实验中半导体激光器产生“魔术”光波长(813 nm), 通过实验搭建光学驻波场并获得晶格激光聚焦光束, 束腰半径为38 μm. 经过一级冷却和二级冷却后温度约为2 μK的冷锶原子被此“魔术”波长光晶格囚禁.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锶原子玻色子88Sr光晶格寿命为270 ms, 数目约为1.2×105, 温度在3.5 μK左右, 此外研究了晶格光功率对晶格囚禁原子数目及温度的影响作用. 原子的光晶格装载为后续的钟跃迁提供了长的探测时间, 为进一步的光钟闭环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刘辉  高峰  王叶兵  田晓  任洁  卢本全  徐琴芳  谢玉林  常宏 《中国物理 B》2015,24(1):13201-013201
We report on frequency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combination(5s2)1S0–(5s5p)3P1transition of the four natural isotopes of strontium,including88Sr(82.58%),87Sr(7.0%),86Sr(9.86%),and84Sr(0.56%).A narrow-linewidth laser that is locked to an ultra-low expansion(ULE)optical cavity with a finesse of 12000 is evaluated at a linewidth of 200 Hz with a fractional frequency drift of 2.8×10-13at an integration time of 1 s.The fluorescence collector and detector are specially designed,based on a thermal atomic beam.Using a double-pass acousto-optic modulator(AOM)combined with a fiber and laser power stabilization configuration to detune the laser frequency enables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 and precision saturated spectra to be obtained for the six transition lines,which allows us to determine the transition frequency precisely.The optical frequency is measured using an optic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referenced to an H maser.Both the statistical values and the final values,including the corrections and uncertainties,are derived for a comparison with the values given in other works.  相似文献   
129.
发展中的化学科学课程是大类生化地专业学生的通识平台课程.根据发展中的化学科学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构建、课程建设特色、教学方法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0.
为了减小锶原子跃迁谱线的多普勒增宽及频移,需要对锶原子进行激光冷却以降低它的速度,而一级冷却只能将原子温度降低至mK量级,这样的原子其速度过大而无法有效地装载至光晶格中,因此必须进行二级冷却.锶原子存在单重态与三重态(5s2)1S0-(5s5p)3P1间互组跃迁,利用与其跃迁波长在689 nm的窄线宽激光对锶原子进一步冷却,可将锶原子团温度降低至μK量级.利用时序有效、准确地控制磁场和光场与原子相互作用时间,通过飞行时间法对锶冷原子温度进行了测算.实验中应用计算机精确控制磁光阱区域中冷原子团下落时间,EMCCD记录冷原子团初始时刻和下落20 ms后的状态.经过分析计算二级冷却温度为4.39 μK,不确定度仅为0.19 μK,二级冷原子团数目约为1.2×10 7.低温二级冷却锶原子温度及原子数目的获得为锶光钟跃迁信号的信噪比估计提供实验参考,也是实现高精度时间频率标准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