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8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1篇
物理学   1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六氟化硫(SF6)是一种长寿命的温室气体,其红外吸收光谱对模拟大气辐射平衡非常重要. SF6也是研究激光分离同位素原理和技术的典型体系之一.由于SF6分子较重,其室温下的红外光谱非常密集,给利用吸收光谱技术监测不同SF6同位素分子的相对浓度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利用超声射流冷却和像散型多程吸收池技术,测量了32SF6和33SF6同位素分子在10.6μm波段的高分辨红外激光吸收光谱.处于振动基态的32SF6和33SF6分子在狭缝型超声射流中的转动温度约为10 K,谱线线宽约为0.0008 cm–1.在此条件下观测到了SF6一个新的热带,其Q支的位置在941.0 cm–1附近.将其初步归属为32SF6的(v1+v2+v3)–(v1+v2)带,对该热带进行简化的转动分析,并讨论利用该热带和33SF6的v3基频带进行...  相似文献   
162.
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由于能突破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极限而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然而,在将商业化的大面积硅电池切割为实验室所需的平方厘米级的小面积电池时,会造成显著的效率下降,限制了叠层电池的性能.为了消除传统的激光切割法造成的热损伤和热传导,减少切割后的异质结硅电池的非辐射复合,本工作采用砂轮划片这一冷加工方法,对异质结硅电池进行切割.与采用激光切割法得到的器件相比,冷加工法得到的异质结硅电池的截面损伤小,非辐射复合得到显著抑制,器件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均得到提高,平均光电转换效率提高了1%.将得到的硅电池与正式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进行机械堆叠,获得了效率超过28%的四端钙钛矿/硅叠层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63.
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两种以杂环为共轭桥、含三苯胺基团的“D-π-D”型小分子,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可以作为有机发光材料得到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4.
分别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烯(BTESEE)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为硅源, 通过一步法直接合成有机硅骨架修饰的磷酸铝分子筛VPI-5. 系统考察了各反应参数对产物结构与性质的影响, 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表征结果表明, 有机基团通过硅原子被引入到分子筛骨架中. 有机基团的引入增加了分子筛的亲油性, 并且不同的有机基团对分子筛的亲油性的提高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单分散性良好介孔SiO2纳米粒子为模板,选择Y2O3为基底,同时掺杂可见区红光中心Eu3+和近红外区Er3+(1.54 μm)发光中心,成功制备特殊结构的核壳多功能发光纳米材料. 光谱测试表明这种核壳材料同时具有可见区发光和近红外发光的双重性质. 表明Y2O3可作为红光Eu和近红外发光Er的良好基底材料. 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纳米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的使用量,降低发光材料的成本,并且该核壳结构材料密度相对较低,易于分散在有机溶剂或者水中,在药物释放和多功能生物标记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6.
在含有乙醇的SiO2溶胶中,Ag+不管在碱性、中性或在弱碱、弱酸情况下都能在SiO2粒子表面上还原成核,形成金属Ag颗粒.研究表明,银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移动是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7.
本文简述了有机电致发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基本原理 ;概述了小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讨论了它们的光电性质、器件的发光效率和稳定性 ;展望了小分子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8.
具有四配位铁中心的微孔磷酸铁晶体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机溶剂乙二醇中合成了具有三维骨架结构的磷酸铁晶体 ,对其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 ,热重分析 ,穆斯堡尔谱以及红外光谱测试 ,证实晶体组成为 [NH3CH2 CH2 NH3]0 .5[FePO4 ],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 ,空间群Pc cn ,晶胞参数a =10 .36 1(6 ) ,b =10 .390 (5) ,c=9.135(7) ,V =983.3(11) 3,Z =8,Dc=2 .4 57Mg·m- 3,F(0 0 0 ) =72 8,R =0 .0 52 8,wR =0 .1194。在其结构中 ,磷氧四面体和铁氧四面体严格交替共用顶点在 [0 0 1]方向上形成八员环 ,双质子化的乙二胺分子占据八员环空隙。该晶体结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在磷酸盐中非常少见的四配位铁中心  相似文献   
169.
多功能有机及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是近几年来国际上一个研究热点。有机、聚合物材料载流子传输能力较差,因而人们将目光转向具有载流子传输能力的多功能电致发光材料。本文主要就多功能材料的类型、合成、功能等方面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0.
富勒烯金属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富勒烯金属包合物的发现、意义、合成和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各种表征手段, 介绍了对富勒烯金属包合物的电子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的各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