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89篇
化学   373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
傅小芸  吕建德 《分析化学》1992,20(5):524-526
本文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以50μm内径,45cm长的弹性石英毛细管作为分离管,选用磷酸盐-硼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缓冲溶液体系,在柱254nm紫外检测器,在不同的电泳电压下,对水溶性维生素,磺胺类药物、头孢菌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物有效成份进行了分析,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电泳中介微分析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崇岗  杨冬芝 《分析化学》2006,34(4):517-520
基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和电泳中介微分析(EMMA)技术建立了一种测定SOD的新方法。采用“三明治”式不同pH缓冲液部分填充法,有利于邻苯三酚的自氧化反应,便于观察SOD的抑制作用,有利于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的分离。对溶液填充模式、反应条件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的抑制率I与SOD浓度C在1.00×102~6.00×102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0.0895C(μg/L) 17.633(r=0.997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测定仲胺的HPLC柱后化学发光检测的高灵敏分析方法。用C_(18)反相3μm色谱柱,乙腈+水(63.5+36.5)流动相,pH为6.5,对六种仲胺丹酰化衍生物实现了良好分离。研究了2-NPO/H_2O_2体系的稳定性及发光条件。首次用这一体系检测了仲胺(亚硝胺的前体)。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论应用差示热分析(DTA)和热解重量分析(TGA)研究聚丙烯的热行为,曾有人做过一些工作。F.Robert 应用 DTA 研究了聚丙烯本体聚合物及其纤维在氮气中的扩散热谱和动态气体流动热谱。M.Iring 应用 DTA 和 TGA 研究不同厚度的聚丙烯薄膜在少量氧气中的热谱和热失重曲线。Matsuzaki 应用 TGA 研究了氧化加速剂和抗氧化剂对聚丙烯氧化降解的影响。B.Kassche、Krischer 应用 TGA 研究全同立构聚  相似文献   
15.
含噻二唑环苯甲酰脲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兴海  凌云  杨新玲 《化学通报》2003,66(5):333-336,322
用活性亚结构连接法设计合成了6个新的含1,3,4-噻二唑杂环苯甲酰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方法确证。同时对其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在普筛浓度下对淡色库蚊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化合物Ⅲb(R1=Cl,R2=n-C5H11),Ⅲd(R1=CH3,R2=n-C5H11),Ⅲf(R1=2,6-difluoro,R2=-C5H11)在1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杀虫死亡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毛细管电泳双圆盘电极电导检测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厂一种新型双凼盘电极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池。从理论和实验上分析验证了电导池参数、电导池位置对检测器性能的影响该检测池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而且极大地减小了柱外区带展宽,消除了高电压对检测器的影响,获得了较高的分离效率和信噪比采用Li^+、Na^+、K^+的混合物对该检测池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俭出限分别为5.1、3.9和2.3μmol/L。  相似文献   
17.
薄层树脂相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用薄层树脂相通过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即,快速等特点。钴离子(Ⅱ)与4-(5-氯-二吡啶)偶氮]-1,3-二氨基苯(简称5-Cl-PADAB)生成有色稳定配合物,将其富集在H^+型(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上,制作成薄层直接测定,λmax=571nm。本法既克服了需特制1mm比色皿的困难,又提高了测定精密度,使推广树脂相光度法成为可能。用本法实测了天然水中痕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SG)制备了掺杂少量La或Ce的Pt/Al2O3贵金属催化剂和In2O3/Al2O3氧化物催化剂, 并考察了La或Ce对催化剂的比表面和晶相结构和丙烯在这些催化剂上选择性还原NO的活性. 结果表明, 掺杂少量的La或Ce, 可以改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 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中, La或Ce的掺杂对催化活性和催化活性温度窗口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 DSC、TG、IR 研究了抗癌药倍半氧化羧乙基锗在温度低于587K 的 DSC 曲线上出现的两个吸热峰的性质。实验结果与 Minora Tsutsai 所作的结论:“试样在低于593K 没有熔化与分解的迹象”不一致。本实验表明在较低温下出现的吸热峰是由于试样晶体的熔化引起,而在高温下出现的吸热峰则归因于试样的分解。实验还联系试样的聚集态结构解释了热处理对低温吸热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W/O型微乳液活化能和导电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电导行为是微乳液的重要性质之一。自Lagourette和Lagues发现了W/O型微乳液电导渗透(Percolation)现象后,人们开始了微乳液导电机理的研究。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界面层中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阴离子在微乳颗粒碰撞时发生跃迁而使W/O型微乳液具有导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