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化学   58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9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35年   3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饱和多孔介质耦合系统的几类变分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变积方法,建立了一组等温准静态下饱和多孔介质的六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在此基础上,引入约束条件得到五类变量,四类变量,三类变量和二类变量的变分原理,为建立饱和多孔介质的有限元模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2.
以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和水合肼为原料,经酰胺化反应制得对氨基苯甲酸甲酰胺,进一步与水杨醛通过还原氨化反应生成席夫(1);以罗丹明B和水合肼为原料,1经闭环反应制得罗丹明B酰肼(2); 2在四氢呋喃溶剂中与三聚氯氰经缩合取代反应生成一缩产物(3); 3进一步在四氢呋喃中与1于45~50 ℃回流6 h,经取代反应生成二缩产物,其结构经1H NMR, MS, 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63.
不同共轭桥大π-共轭有机非线性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并合成了3种新的不同共轭桥大π-共轭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64.
微格教学是对师范院校学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解为各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系统的教学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具有目的明确、能及时得到反馈、培训效果明显等特点,已得到教育界广泛重视。但在已出版的有关微格教学的书籍中.尚缺少密切结合我国各学科教学实际的微格教学论著。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编,朱嘉泰主编的《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程》在这方面弥补了这一空白,可用做化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开展微格教学研究的基本教材。《中学化学微格教学教程》一书对微格教学的理…  相似文献   
165.
166.
贺湘善 《化学教育》1987,8(4):26-28
受北京市教育局的委托,我系利用暑假开办了中学教师化学实验培训研讨班。内容有中级无机实验、中级物化实验和教法实验。参加培训研讨班的教师又分为城、近郊区和远郊区县两个班。  相似文献   
167.
37和111,是两个很有趣的数。已知,去8的连续数.乘以9或9的倍数,其积数是:  相似文献   
168.
铝在人体中的代谢极其缓慢,摄入的铝会在体内不断积累,而异常浓度的Al^3+会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严重的神经性疾病,因此如何高效灵敏地检测Al^3+至关重要。荧光探针因具有携带方便、检测快速简单、价格低廉、选择性好等显著优点被广泛用于分析检测金属离子。大量研究中对于Al^3+的检测都是以单探针基团(single-probe group,SPG)分子以1∶1,2∶1,3∶1等进行配位。本文研究了一种活性三聚氯氰作为连接桥基团,罗丹明B酰胺和席夫碱衍生物对氨基苯甲酰水杨酸作为双探针基团(dual-probe group,DPG)的聚氰分子(RBCS),其采用易于控制的热动力学方法一步法制备得到。固定RBCS+Al^3+的浓度总和为20μmol·L^-1,改变二者的浓度比,通过Job-plot光学实验研究表明当离子占总浓度的比例在约0.68时578 nm处的荧光强度达到最高值,表明RBCS与Al^3+之间主要以1∶2进行配位。通过MALDI-TOF-MASS研究发现,相比无Al^3+的谱图,RBCS-Al^3+在900.07附近出现的新峰进一步验证了该DPG聚氰分子(RBCS)和Al^3+是以1∶2发生络合。通过探针RBCS(10 mg)中加入0,0.5,1,2,3当量Al^3+后的1H NMR滴定实验,对比特征H位置的变化,详细研究出RBCS对Al^3+的识别机理。研究表明当Al^3+存在时,Al^3+与RBCS上罗丹明酰胺部分羰基O,胺基N和三氰上N发生络合导致罗丹明酰胺开环,同时席夫碱部分的亚胺基团的N以及羧酸根和酚基的两个O也分别和Al^3+结合,使得CN键得到固化,整体的共轭性增加,从而产生荧光。综上所述,该聚氰分子(RBCS)可作为识别Al^3+的双探针基团分子。在365 nm紫外灯照射下RBCS-Al^3+表现出橙红色荧光,并随着Al^3+浓度的增加荧光逐渐增强。通过对RBCS光学性能测试条件的优化,最终选定在乙醇/水(99/1,V/V)溶液进行光学性能研究。通过荧光滴定实验测试了在激发波长557 nm,发射波长578 nm下RBCS(10μmol·L^-1)对不同浓度Al^3+(0.01~8 eq)的荧光强度变化,并对数据做线性回归处理,方程为y=32.3360+65.3641x,R2=0.9933,线性范围为1~10μmol·L^-1。通过3σ/k算得RBCS对Al^3+的检出限为15.0 nmol·L^-1。本研究可为设计DPG分子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9.
利用ZEMAX光学软件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部分2.03 cm(0.8英寸)单片DLP投影机机型的短焦(广角)数字投影镜头。该镜头结构由10片透镜组成,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加工等特点。镜头的全视场角2w达到80,°相对孔径约为1/2.1,有效焦距约为12.7 mm,等效后截距约为37 mm,其投射比约为0.78/1,即1 m的投射距离可以投射出160.02 cm(63英寸)的画面。镜头有较好的成像质量,在分辨率极限35 lp/mm处,0.7视场以内的MTF值均大于0.35,在1/2分辨率极限处大部分视场的MTF值大于0.7,全视场畸变量的绝对值小于3%。  相似文献   
170.
本文利用苯甲酸气相质子交换技术制备了LiTaO3光波导,测量了Z-切LiTaO3光波导的参数(交换深度d和表面折射率增量△nc)和X-切LiTaO3光波导的红外吸收谱,给出了光波导层的折射率分布,并与液相质子交换热退火光波导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非寻常折射率分布与热退火液相质子交换方法制备的LiTaO3光波导基本相近,但表面非寻常折射率增量(△nc)更大,其折射率分布更接近于高斯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