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39篇
  免费   3920篇
  国内免费   5275篇
化学   15832篇
晶体学   589篇
力学   1026篇
综合类   672篇
数学   2294篇
物理学   842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759篇
  2019年   725篇
  2018年   689篇
  2017年   857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1079篇
  2014年   1247篇
  2013年   1619篇
  2012年   1707篇
  2011年   1861篇
  2010年   1649篇
  2009年   1544篇
  2008年   1775篇
  2007年   1596篇
  2006年   1460篇
  2005年   1310篇
  2004年   995篇
  2003年   780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811篇
  2000年   731篇
  1999年   467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29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地研究.为了使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地利用,提高其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引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有效手段,其中对GZO/Al复合背电极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该工作中,利用磁控溅射法在非晶硅电池上制备了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复合背电极的制备条件及其对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GZO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Al层的溅射功率为90 W时,具有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表现出较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其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VOC)、填充因子(FF)和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η)分别为8.92 mA、1.55 V、54.48;和7.53;.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换效率大幅提高了47.6;(相对效率).  相似文献   
12.
A series of tetraimidazolium salts with different anions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in the isomerization of β-pinene oxide. After examining the activity of different catalysts, a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the selectivity of perillyl alcohol (47 %) was obtained over [PEimi][HNO3]4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using DMSO as the solvent. Furthermore,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between solvent molecules and the catalyst were found by FT-IR spectroscopy and confirmed by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The homogeneous catalyst showed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was reused up to six times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相似文献   
13.
基于时变Copula模型,获得预测方差,确定单个基金收益率序列的边缘分布.利用常见的静态Copula和时变Copula模型对基金收益率序列间两两相依关系进行建模并进行对比分析.应用研究表明,基于MCMC方法的时变Copula模型能更有效地度量基金收益率序列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Dong  Liangwei  Qi  Wei  Peng  Ping  Wang  Linxue  Zhou  Hui  Huang  Changming 《Nonlinear dynamics》2020,102(1):303-310
Nonlinear Dynamics - We address the nonlinear dynamics of binary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with mutually symmetric spinor components trapped in an optical latti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土壤水分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层土壤为对象,探究土壤的多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性,进行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方法的探究。选取中国农业大学通州实验站为研究区域,实地采集试验田的土壤样本100组,按照一定梯度配制土壤含水量,配成的土壤含水率为10%~50%之间,土壤含量的真实值采用土壤烘干法进行测定。多光谱相机灵巧便捷,可搭载在无人机上对土壤进行监测。将RedEdged-M型多光谱相机搭载在Phantom 3型无人机上,选择阳光充足的采集环境,实时采集土壤样本的多光谱图像,建立土壤多光谱信息与水分含量之间的模型。利用处理光谱数据的ENVI5.3软件提取土壤样本多光谱信息,以多光谱相机自带的标准白板反射率为100%,计算出土壤样本在蓝、绿、红、红边、近红外五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偏最小二乘算法分别建立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图像的土壤水分含量的预测模型。以80组土壤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建立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采用莱文贝格-马夸特算法对BPNN进行改进,提高了其训练速度,当网络结构为5-10-1时,训练效果最好,本文选择该网络结构;SVM采取高斯核函数,当参数为0.56时,模型效果最好。本研究采用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决策系数(R 2)对三种土壤水分含量的预测模型进行定量对比。以20组土壤样本数据作为测试集,结果可知,基于BP神经网络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的NRMSE为0.268,R 2为0.87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的NRMSE为0.298,R 2为0.821;基于偏最小二乘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的NRMSE为0.316,R 2为0.789。对三种模型分析可知,基于BPNN的土壤水分含量预测模型效果均较好。结果可知,土壤的光谱反射率与含水率间存在较密切的相关性,将多光谱相机搭载在无人机上可以对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对监测土壤墒情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teleportation of unitary operations by unidirectional control-state telepor-tation and propose a scheme called unidirectional quantum remote control. The scheme is based on the isomorphismbetween operation and state. It allows us to store a unitary operation in a control state, thereby teleportation of theunitary operation can be implemented by unidirectional teleportation of the control-state. We find that the probabilityof success for implementing an arbitrary unitary operation on arbitrary M-qubit state by unidirectional control-stateteleportation is 4-M, and 2M ebits and 4M cbits are consumed in each teleportation.  相似文献   
20.
虚拟RLC电参量测试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纹 《物理实验》2006,26(4):31-33
虚拟仪器在测试测量领域、自动控制和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本科生普通物理实验训练的起点,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将虚拟仪器引入到物理实验教学中.本文以虚拟RLC电参量的测量为例,介绍了虚拟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