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522篇
化学   1087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119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237篇
物理学   59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Triterpenoid Constituents of Huperzia miyoshia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rteen triterpenoids, including three new ones, miyoshianois A (1), B (2) and C (3), were isolated from Huperzia miyoshiana.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new compounds were established as 3-O-dihydroferuloyltohogenol (1), 16-oxo-3β,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2) and 16-oxo-3a, 21β-dihydroxy-serrat-14-en-24-ferulate (3),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spectroscopic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同时分析抗癌药物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新方法.在长50 cm、内径为25μm的未涂层毛细管中,采用20 mmol/L磷酸盐(pH为7.0)缓冲液作为运行液,当分离电压为21 kV时,两组分在12 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在上述最佳分离条件下,当电极电位为1.050V、进样时间为10 s时,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峰电流和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0、.999 0,检测限分别为3.0×10-7、2.0×10-7mol/L.7次重复实验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的日间峰电流RSD分别为2.44%3、.46%.利用该法检测了牛血清蛋白中的2-氨基-6-巯基嘌呤和8-氮杂鸟嘌呤,回收率分别为100%-113%,93.0-102%.  相似文献   
13.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response of the two-phase polymer blend systems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rmorheologically complex materials. In this paper theoretical equations for describing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response of such polymer blend systems have been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the mechanical modeling technique.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response of the blend systems at any blend composition can be predicted theoretically by using the equations established, provided that the dynamic viscoelastic response of the two pure components and the mechanical model parameters are known in advance. Thus, we provid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 molecular relax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phase polymer blend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很强的有机电子给体,四硫富瓦烯能够在低电位被可逆氧化,失去一个或两个电子生成相应的正一价阳离子自由基或正二价阳离子.近年来它在众多领域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π-A和A-π-D-π-A结构的四硫富瓦烯 (TTF)衍生物,系统研究了它们在基态发生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可能,并利用外界刺激改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35个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3种不同固定相(OV-101,DB-1701和DB-WX)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MEDV的定量相关模型.在3种固定相上的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分别为0.998 0和0.995 1(OV-101);0.996 3和0.989 6(DB-1701);0.993 7和0.984 1(DB-WX),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毛细管离子分析法测定人发中钙和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量人发试样经洗涤、冲洗,并于60℃干燥至恒重后称取1.000 g于600℃灰化后用盐酸(1+1)溶解残渣,溶液定容为100 mL供CIA分析。在10 mmol.L-1咪唑、10 mmol.L-1α-羟基乙酸、pH 4.0的电泳介质中,两离子在10 min内实现了分离。以间接紫外法检测(214 nm),外标法定量。钙(Ⅱ)及锌(Ⅱ)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之间在0.5~40 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1和0.998 9,检出限(S/N=3)为0.1和0.2 mg.L-1,回收率在97.9%~102.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  相似文献   
17.
张宏  童庆松  贾莉  王新平  施继成 《合成化学》2007,15(1):12-15,49
合成了硫醚官能化、膦官能化及未官能化的二茂铁咪唑盐,并研究了以其作为N-杂环卡宾配体前体对Pd催化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影响,发现在4-甲基溴苯与苯硼酸偶联反应中以膦官能化的配体对催化性能提高有利,而硫醚官能化不利于催化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新型萃取剂杯[4]冠-6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型萃取剂1,3-交替构象的二烷氧基杯[4]冠-6化合物系列的合成方 法,对合成的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详细表征。合成的化合物对铯离子有较高的 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单体的浓度、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聚丁二烯的转化率、分子量以及链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个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剂用量极少,1,4-顺式含量高而且稳定,聚合速度太快,高聚物的分子量过大,因此进一步研究了聚合速度的控制和高聚物分子量的调节。已得到的结果是:(1)在不同溶剂中聚合的速度相差甚大。其快慢的顺序是,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2)添加一些如苯基-β-萘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等胺类,既可减慢聚合速度,又能降低高聚物的分子量。(3)调节体系中水分的含量,控制高聚物的分子量。(4)利用二种溶剂混合的不同比例,调节高聚物的分子量。(5)加入少量的萘、蒽等稠环芳烃于庚烷溶剂中,则大大提高高聚物的分子量。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海藻酸(alginate)是一种天然多糖,是直链键合的β-D-甘露糖醛酸(M)和α-L-古洛糖醛酸(G)的无规嵌段共聚物[1].在海藻酸水溶液中加入钙、铜、锌、铅等二价正离子,能够形成凝胶;其中钙-海藻酸凝胶在细胞输送、组织工程等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2,3].影响海藻酸凝胶化的因素包括海藻酸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M/G值和序列分布、溶液浓度、正离子种类与浓度等[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