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2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410篇
化学   1479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85篇
综合类   115篇
数学   222篇
物理学   8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是近来发现的促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其家族成员包括Angl、Ang2、Ang3、Ang4.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在玻璃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了不同pH、静置时间、扫描速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等的影响,探讨了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在玻璃碳电极上的氧化机理,建立了线扫伏安法同时测定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的方法.实验发现,在含3.33×10-4 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的0.1mol/L柠檬酸(pH=4.50)介质中,5-羟基色氨酸和色氨酸分别在 0.675V和 1.070V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对5-羟基色氨酸,相应的氧化峰的峰高与浓度在2.40×10-5 mol/L~8.0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4;对色氨酸,其氧化峰的峰高与浓度在2.40×10-5 mol/L~6.40×10-4 mol/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9.该方法测量2.00×10-4 mol/L色氨酸和5-羟基色氨酸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3.8%(n=10).  相似文献   
43.
用 CNDO/2方法在 586微机上计算了 C57X3C56X4(X=B、N、P)的 234个位置异构体的电子结构。在C57X3(X=B、N、P)位置异构体中,C57X3(1,2,9)(X=B、N、P)分别是最稳定的。对于C56X4(X=B、N、P)位置异构体,C56B4(1,2,9,8),C56N4(1,2,9,12)和C56P4(1,2,9,12)分别是最稳定的,但稳定性都比C60差。其氧化或还原性都比 C60好,将它们和 C60比较,与 X相距一个或两个键的 C原子电荷密度增加或减少较多,其余电或亲核反应性增加;X与 X,X与 C原子之间 Wiberg Order都减少较多,其键的强度削弱;邻近杂原子的 C与 C原子之间 Wiberg Order减少或增加很少,其键的强度稍有削弱或增强。  相似文献   
44.
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中药“四君子汤”和“四物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异同,研讨了微量元素和中医“气血”理论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在微量元素的含量方面,有一定的类同和差异。该现象同中医的“气血”理论有非常相像的地方。同时发现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煎煮过程中,并不是同想象的一样匀速进入药液,而是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批次进入药液,这也提示中药煎法理论有一定依据。由于目前做的实验还少,本实验留下很多问题和疑点,值得进一步做有关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45.
Spinel compound LiNi1−xMnxVO4 (0≤x≤0.4) had been prepared by using the moist chemical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lattice constant increased with x in the LiNi1−xMnxVO4, XPS spectra indicating that Li1s had a chemical shift towards lesser binding energy, and manganese in LiNi1−xMnxVO4 existing as the mixed valence of Mn2+ and Mn3+.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ge and discharge testing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1 mA/cm2 between the potentials of 4.0 and 3.0 V vs Li/Li+ in 1 mol/dm3 LiPF6/EC+DEC (1:1 by volume) at 25°C showed that LiNi1−xMnxVO4 cell has a better rechargeability, but a lower cell voltage of 4.0 V vs Li/Li+ than that without the doping sample, and the capacity and the cycle efficiency of the Li/LiNi1−xMnxVO4 cells increased with x in the LiNi1−xMnxVO4.  相似文献   
46.
微波辐射下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与传统加热相比较,微波辐射促进的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加热时间短、节能、产率高、不使用或少使用溶剂而对环境友好和节约成本等优点[1]。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被应用到仿生有机合成、遗传学染色体研究及单层膜合成与形态研究的领域[2~4]。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在HC1、多聚磷酸(PPA)、H3BO3等酸性催化剂使用下加热回流有机酸与邻苯二胺的混合物,然而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压力、温度或较长的时间,副反应多[5]。本研究在微波辐射下,以戊二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PPA为催化剂合成了双(2-苯并咪唑基)丙烷,用正交试…  相似文献   
47.
稀土金属离子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Eu(Ⅲ)、Pr(Ⅲ)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Eu(Ⅲ)和Pr(Ⅲ)对H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方程分别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发现:HSA与Eu(Ⅲ)、Pr(Ⅲ)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发生了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Eu(Ⅲ)、Pr(Ⅲ)对HAS的荧光猝灭作用,属于静态荧光猝灭。荧光猝灭图表明:Eu3+和Pr3+在HSA分子中至少有两类结合位点,Eu3+与HSA形成2.76∶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12.03和9.05;Pr3+与HSA形成2.2∶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lgK分别为9.89和6.97。同时用圆二色谱及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 Eu(Ⅲ)和Pr(Ⅲ)对H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
程琼  彭国治 《分析化学》1998,26(11):1315-1319
报道了一种抗真菌治疗新药酮康唑的吸附行为及其测定。该药物在玻碳电极上预富集后,用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其响应电流与药物浓度在2.0×10^-10-1.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屈限为4.0×10^-11mol/L。可用于尿和血清样品中药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9.
过氧化氢在乙酸均相体系中对壳聚糖的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制备分子量较低的可溶于水的壳低聚糖,研究了在乙酸均相体系中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壳聚糖的过程,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跟踪测定了壳聚糖氧化降解过程中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探索制备不同分子量壳低聚糖的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50.
手性salen Mn(Ⅲ)化合物是非常有效的烯烃不对称环氧化催化剂,近年来对它的非均相化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悼圳.以聚合物为载体固载salenMn (Ⅲ)化合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对的无机载体的研究要少得多.本文首次将手性salen Mn(Ⅲ)化合物固载到介孔分子筛MCM-48上,采用FT-IR、XRD、UV-Vis、GC等手段进行表征,并用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表征了其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