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76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7篇
物理学   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磁共振技术(MREIT)是一种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它利用介质内部的部分磁场信息来重建介质内部的导电率.本文对调和Bz反演算法,提出了利用样条插值函数来处理误差输入数据的正则化方法,并给出了正则化方法的误差估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考虑了调和Bz算法对多个导电率异常的算法实现,检验了该方法对误差输入数据借助于正则化方法可能达到的空间分辨率,本文的工作为调和Bz算法利用实测的误差数据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证明了:(1)具有性质M的dcpo为拟连续domain当且仅当其上的下拓扑开集格在集合包含序下为连续格;(2)对于dcpo L,L为拟连续domain当且仅当ΣL的Hoare空间为局部强紧空间.  相似文献   
33.
采用工程模糊集理论方法,用科学合理的数字来衡量工程质量.提出将专家定量评分法与定性评议法科学地统一起来,使权重的确定更为合理与科学.同时,用实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4.
聚乙烯结晶区的交叉极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轴拉伸的聚乙烯(PE)纤维结晶区的1H-13C交叉极化(CP)动力学,发现在魔角旋转(MAS)条件下,质子的同核偶极相互作用变弱,其CP动力学可以用I-I*-S模型描述. 沿MAS转轴整齐排列的纤维样品CP动力学曲线随接触时间的增加振荡上升,与斜方晶相比,单斜晶曲线的振荡更为明显, 而非取向样品的CP动力学曲线则单调上升. 说明经过单轴拉伸的PE样品中斜方晶和单斜晶都在一定程度上沿着拉伸方向排列,而单斜晶的取向度高于斜方晶,上述结果表明测量在MAS条件下的CP动力学可以成为表征分子取向度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5.
徐敏  陈群 《波谱学杂志》2007,24(4):469-474
合成了一种聚氧乙烯(PEO)接枝多壁碳纳米管(MWNT),利用固体NMR研究了接枝在MWNT表面的PEO链的聚集态结构. 实验观察到了MWNT的NMR信号, 并发现PEO的聚集态结构为非晶,这些现象说明PEO的醚氧原子中的n电子与MWNT上π体系中的电子之间存在着一种n-π相互作用,正是这种作用使得PEO不能结晶.  相似文献   
36.
4-(4-溴丁基)苯乙烯的合成;溴丁基苯乙烯;对氯苯乙酮;对氯苯乙烯;合成  相似文献   
37.
采用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碳谱对聚氧乙烯(PEO)/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复合物体系的相态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和分子运动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复合物中SiO2含量增加,PEO结晶度明显降低,且PEO非晶区的分子运动受到明显约束,基于对PEO非晶区及SiO2颗粒表面羟基质子的自旋-自旋弛豫行为的分析,提出了复合物的界面模型以及SiO2与PEO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8.
用变温溶液核磁共振氢谱研究了不同组成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二甲亚砜溶液中的氢键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乙烯醇单元中羟基的信号随温度升高而线性地向高场位移,且不同的三单元组中羟基信号的位移速率不同,表明羟基形成的氢键强度与链结构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采用熔融/固相缩聚法合成了聚乙醇酸(PGA)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其基本反应步骤为:以乙醇酸为原料,先在190℃熔融状态下将乙醇酸脱水制成分子量为2万左右的低聚物,然后将制得的低聚物在190℃下进行固相缩聚以进一步提高分子量,所制备的PGA产物通过IR、DSC、XRD等手段进行表征。重点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是否熔融、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固相缩聚的影响,并得出熔融/固相缩聚法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的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90℃,二水合醋酸锌与等摩尔量的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4%),熔融缩聚2h后制得低聚物,然后在190℃下进行固相缩聚,40h后熔融一次,产品粉碎后继续固相缩聚60小时,PGA的重均分子量可达74000左右。  相似文献   
40.
基于目前测定聚羟基乙酸(PGA)分子量的常见方法:DMSO重结晶和急速冷却法,分别制得了两种待测样品。通过DSC、XRD表征了处理前后样品熔点、晶型、结晶度和晶粒大小的变化,比较了两种处理方法对PGA特性粘度的影响,考察了非晶态PGA在六氟异丙醇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急速冷却法得到非晶态PGA可以有效地避免PGA在DMSO中的热降解情况,有利于准确测量PGA分子量;非晶态PGA在六氟异丙醇中降解速度较快,测分子量时,应当现配现测。根据Mark-Houwink方程,拟合了重均相对分子量和特性粘度之间关系Ln(η)=-10.90*Ln(Mw)+0.96,线性相关系数r=0.995,可以利用该方程通过测量PGA的特性粘度值来估算其重均相对分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