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化学   172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1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221.
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电渗析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日耀  陈震  耿亚敏  郑曦  陈晓 《应用化学》2009,26(11):1336-1340
采用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将电渗析技术与Fenton试剂法结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和CODCr。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通过电渗析技术富集到阴极液中,随后用化学沉淀法加以去除。同时,在铁阳极上生成的Fe2+离子,与滴加入阳极液中的H反应生成Fenton试剂,降解有机物,降低CODCr。实验结果表明,模拟废水中的氨氮透过率达80%,垃圾渗滤液中氨氮浓度和CODCr由原来的1982和2248 mg/L分别降至200和127 mg/L。  相似文献   
222.
陈晓 《力学学报》2010,42(1):51-55
漏瑞利波存在于半无限无黏性流体和半无限固体媒质的界面处. 首先推导流固无限各向同性介质界面处漏瑞利波的特征方程和位移及应力的解析计算公式. 然后结合典型结构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漏瑞利波特性以及位移和应力在流体和固体中的分布规律.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漏瑞利波的相速度和衰减随流固密度比的增大而增大, 在流固界面上法向位移连续而切向位移不连续. 流固密度比对固体媒质中沿垂直于漏瑞利波的传播方向的位移、正应力和剪应力有比较大的影响,而对沿漏瑞利波的传播方向的正应力几乎没影响. 为利用漏瑞利波的无损检测与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3.
较快反应的热动力学天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热导式热量计的工作原理,提出了热导式热量计的界面模型,建立了感温滞后条件下热量计的理论方程,从而提出了一种较快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失真热谱曲线修正法,并利用该法成功地研究了几个较快的准一级和等浓度二级反应的热动力学。  相似文献   
224.
体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分离技术的发展已有较综合的论述l‘”‘]。利用TLC对光学异构体进行拆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使用手性同定相l’,‘];2)利用手性流动相在非手性固定相上进行拆分r‘。本文对立体异构体的分离采用一般的TLC法,对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选用p-CD手性流动相,*一奎宁手性流动相和手性固定相纤维素板及非手性C;s反相板对三哇及氨基酸进行了拆分,并初步探讨了方形板及楔形板展开对分离效果的影响。1实验部分1.1试剂及材料二哩类化合物及标样均为自制,标样均通过元素分析;D,L一色氨酸,D一色…  相似文献   
225.
电生成Fenton试剂及其对染料降解脱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郑曦  陈日耀  兰瑞芳  陈晓  陈震 《电化学》2003,9(1):98-104
以可溶性铁为阳极,多孔石墨电极为阴极,Na2SO4为支持电解质.通电后,铁从阳极溶解生成二价亚铁离子Fe2+,氧在阴极上还原为过氧化氢H2O2,于电解现场发生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即Fenton试剂.在低电流密度(10mA/cm2)下,可有效地抑制阴、阳两极副反应的发生,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浓度足以有效地进行染料废水的降解与脱色,脱色率达100%,CODcr去除率达80%.  相似文献   
226.
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在-80°~100℃温度范围内,测量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SIS)的正电子寿命谱。在长寿命成分的温度谱中,实验发现除了有和聚异戊二乙烯及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相对应的温度转变区外,在37℃还存在一个温度转变区。这个中间转变温度可以解释为SIS嵌段共聚物的中间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227.
槲皮素和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槲皮素、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确定槲皮素、芦丁对BSA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并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槲皮素、芦丁与BSA的结合常数,由热力学参数确定它们间主要是疏水作用力,并依据F ster能量转移原理求得其结合距离及能量转移效率,探讨了小分子-蛋白质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28.
利福平与人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不仅是构成细胞内原生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对于蛋白质的探索是最复杂的课题之一。 以荧光光谱为手段,文章研究了药物利福平(Rifampicin capsule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作用,测量发现利福平和人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残基的结合位置为R=2.567 nm, 临界距离R0为2.433 nm。利福平-HSA的Lineweaver-Burk猝灭曲线的离解常数Kd=19.42×10-6 mol·L-1且结合常数Ks=5.149×104 L·mol-1。  相似文献   
229.
采用广义傅立叶级数法建立了具有弹性约束的复合材料矩形层板在面内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稳定性控制方程,并简化为矩阵形式。利用分叉理论和泛函知识,对有限维的该分叉方程进行了Lyapunov-Schmidt约化,获得了三种典型的分叉图形式,同时指出当非齐次项等于零时必然发生分叉。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了三种分叉图分别所对应的典型的力学模型,主要因素在于边界条件、铺层方式及初始缺陷三方面。  相似文献   
230.
酰胺还原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  花文廷 《化学通报》2001,64(12):749-754
重点讨论了酰胺还原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比较了不同还原方法对反应底物的结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