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78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B3LYP/6-311G(d),QCISD和CCSD(T)方法,对单重态和三重态SiNP体系的异构化进行了研究.在QCISD/6-311G(d)水平下,得到了7个稳定的异构体,它们由4个过渡态所连接,其中三重态线型异构体SiNP(31,3Σ1),单重态环状异构体SiNP(14,1A')和单重态线型异构体SiNP(11,1Σ)都具有较大的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2.
韩小瑜  项艳艳  金宁人  王永江 《合成化学》2015,23(11):1022-1025
首次报道了分子碘I2催化的吲哚衍生物与取代苯胺的傅-克苄基化反应, 合成了8个新型的3-取代吲哚的苯胺类衍生物,收率65%~98%,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03.
拉伸分子高次谐波产生的阿秒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本文研究了高频阿秒脉冲对拉伸双原子分子模型与低频飞秒激光脉冲相互作用产生高次谐波谱的影响.研究表明,若阿秒脉冲在低频脉冲的第二个光学周期截止处注入时,只第二个平台截止位置IP 5.6UP(IP为电离势,UP为有质动力能)附近谐波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若阿秒脉冲的包络峰值处于低频脉冲第三个光学周期T/4(为飞秒激光脉冲的光学周期)附近时,则谐波谱出现了明显的整体抬高现象.对此,本文根据拉伸分子谐波谱的四种产生机制及阿秒脉冲在飞秒激光不同相位注入时的电子电离曲线,对这些谐波谱的结构给出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原子高次谐波发射效率的几个基本元素,定量地得到了如下规律:(1)高次谐波发射效率与复合时刻电子在基态和连续态上的布居乘积成正比;(2)谐波发射效率随复合电子能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理论解释了上述规律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5.
【编者按】在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杨立铭院士80岁寿辰之际,北京大学物理系和理论物理教研室举行庆祝会,表彰杨先生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上的贡献.到会的有北京和各地的科学界和教育界人士100多人.会上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院士和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甘子钊院士讲话祝贺,苏肇冰院士等10多人代表个人或单位讲话祝贺.庆祝会上还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张焕乔院士和张宗烨院士等10多人作了学术报告.本期《原子核物理评论》作为祝贺杨先生80岁寿辰的论文集,刊登了杨先生的简历以及研讨会上的报告,其中有些报告因文稿未寄来,未能包括在内.此外,还刊登了艾小白先生以及马维兴先生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物理系Kisslinger教授为了庆贺杨先生寿辰而写的论文.   杨立铭先生,江苏溧水人,汉族,1919年2月5日出生.   杨先生从小勤奋好学,成绩优异,热爱祖国.在读高中的时候,家乡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经过半年多的流离颠沛,逃难到了四川,痛感国家和民族所受的屈辱.1938年被保送入中央大学,他选择了机械系,希望对于发展工业振兴中华作出贡献.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又开始感到自己更向往于学习物理学、探索自然规律.于1942年大学毕业后,去昆明中央机械厂工作了一年,后又回到中央大学机械系任助教,同时学习数学和物理方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以非线性连续体几何场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无限大体中一个螺位错引起的应力场。结果揭示了非线性高阶效应的影响。当不考虑高阶效应时,所求得的应力场可退化为经典线弹性理论的结果。本文还对螺位错引起的体力矩场进行了求解。获得了无限大体中单个螺位错引起的体力矩的解析表达式。作为理论结果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界面附近螺位错的应力场和体力矩场。揭示了它们对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固体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基于非局部连续统场论和非线性连续体力学理论,建立了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固体的非线性理论.它完善和发展了Eringen等人所建立的非局部弹性场论.将文献[1]中所建立的非局部非对称弹性力学的线性理论推广到有限变形.证明了在非局部弹性固体中存在着非局部体力矩.非局部体力矩引起应力的非对称性,而非局部体力矩则由原子晶格相互作用形成的共价键所产生的.并应用本文建立的理论合理地解释了平面横波和纵波色散系关的不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8.
用INDO系列方法对C60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得到D3d对称性的构型,表明C60确实发生了Jahn-Teller畸变,导致单键变短,双键变长,形成10种键,6种不等同碳原子,并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了C60的电子光谱,与实验结果吻合;同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指认;最后对C60的3种构型:D5d,D3d,D2h的几何构型、能量、光谱和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基于拖带坐标方法和S-R分解定理[1]分析了弹性圆杆扭转的二阶效应.应用渐近方法,证明了弹性圆杆扭转伸长效应的存在,并导出轴向力、扭矩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