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47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干丹岩 《数学学报》1993,36(3):289-293
设M为连通的非紧的光滑的n维流形带有紧边缘bM.本文定义了M的强Morse函数和强Morse数.M称为有限型的,若M的强Morse数为有限。本文的主要结果是:M可加边的充要条件为M是有限型的.  相似文献   
92.
Salen Mn(Ⅲ)配合物是目前己知的高活性烯烃环氧化用催化剂[1,2],虽然在均相条件下选择性好、转化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但难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而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典型配合物的二聚形成含氧或超氧配合物从而导致催化活性下降.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将活性组分固载到有机或无机载体上,是均相催化剂多相化的一种重要方法[3].  相似文献   
93.
PbO_2/Co_3O_4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on a Ti substrate by means of a composite electrodeposition method in Pb~(2+) plating solution containing dissolved nano-Co_3O_4 particles. X-ray diffraction(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ry(EDS)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y of the PbO_2/Co_3O_4 composites. The electrochemical and capaci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charge-discharge tests an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E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osites comprise rutile phase Co_3O_4 and β-PbO_2. In addition,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electrode is rough and porous. The PbO_2/Co_3O_4 composites exhibit a high specific capacitance up to 215 F/g, which is ten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PbO_2 and two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ure-Co_3O_4 in 1 mol/L NaOH electrolytes.  相似文献   
94.
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甲醇-水不同含量镀液中化学镀铜的Mg1.85Mm0.15Ni(Mm富铈混合稀土)储氢合金于强碱性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对甲醇-水体系化学镀铜,合金的抗腐蚀性可进一步改善.其中以甲醇体积比含量为40%的镀液施镀的抗腐蚀效果最佳.稳态极化曲线测试给出,此时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只有5.6 mA@cm-2,相应的电化学反应阻抗为22.25 Ω@cn2,而原粉的两者之值分别为11.7 mA@cm-2和1.99 Ω@cm2.  相似文献   
95.
Two novel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compounds with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Co(TMBC)4Cl2]·2H2O}(1) and {[Ni(TMBC)4Cl2]·2H2O}(2)(TMBC = 4'-((1H-1,2,4-triazol-1-yl)methyl)-[1,1'-biphenyl]-2-carbonitrile), have been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of Co Cl2·6H2O and Ni Cl2·6H2O with 4'-((1H-1,2,4-triazol-1-yl)methyl)-[1,1'-biphenyl]-2-carbonitrile, respectively. Both compounds crystallize in triclinic systems, space group P 1.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oscopy and TGA. Moreover, their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have also been studied in different electrolyte solution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6.
本文在涂有中间层SnO2-Sb2O5的Ti基体上,采用阳极复合电沉积法制备了Ti/SnO2-Sb2O5/PbO2+Nano-Co3O4复合电极材料,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制备条件对该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o3O4的掺杂可提高PbO2电极表面的粗糙度和空隙率;沉积电位、镀液中Co3O4粒子浓度及有机溶剂的添加均对镀层中Co3O4的嵌入量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7.
分数阶微分方程被广泛用于解决众多领域的工程问题,如新材料科学、流体力学、电子电路等.此外,在生物学、经济学、最优控制等学科通过建立微分包含模型,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近年来,有关带有边值条件的分数阶微分方程和分数阶微分包含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对基于CABADA和WANG的一类分数阶微分方程正解的存在性进行了研究,将其单值结果推广到多值情形.利用多值映射的不动点定理,研究了如下带有积分边值条件的分数阶微分包含问题:CD0+αy(t)∈F(t,y(t)),t∈(0,1),α∈(2,3),y(0)=y'(0)=0,y(1)=λ∫10y(s)ds,得到了包含非线性项是凸和非凸2种情形的带有积分边值条件的分数阶微分包含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8.
选用CVD制备的石墨烯作为拉曼增强的基底,以激光器波长λ=532 nm的显微拉曼光谱仪对偶极分子DREP分子的石墨烯拉曼增强效应进行了探究。通过对石墨烯上与SiO2片上DREP分子的拉曼强度的对照,发现单纯DREP/SiO2分子浓度很低时,拉曼峰基本不存在,直到达到一定浓度1×10-5mol·L-1时,其拉曼峰才出现;随着浓度的增加,DREP分子的拉曼信号和荧光信号都增加;而DREP/Graphene/SiO2在1×10-7mol·L-1时即出现了拉曼信号,随着浓度的增加,拉曼信号增加很快而荧光信号增加并不明显。结果表明石墨烯可实现DREP分子的拉曼增强,并能猝灭荧光背底,提高拉曼信号与荧光信号之比。对比了不同偶极矩的DREP和DR1P分子,表明偶极矩越大,其增强因子越大,增强程度越强。分析了DREP分子在石墨烯上的拉曼增强的机制。DREP分子是尾端接芘的经过改性的偶氮苯分子,其尾端的芘与石墨烯于界面处通过π—π相互作用进行电子转移,改变石墨烯的能级结构使得其发生P型掺杂,发生拉曼增强的机制是化学机制。DREP分子的石墨烯拉曼增强效应有助于我们研究石墨烯以及石墨烯表面拉曼增强机制,比如石墨烯的载流子转移,化学增强机制的原理,以及如何从电磁机制效应分离出化学机制。  相似文献   
99.
设计正交实验,以MgCl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低温水热法合成三水碳酸镁晶须.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现了对三水碳酸镁晶须形貌的调控.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40~ 50℃、n(Mg2+)∶n(HCO3-)=1∶2.2、pH =8.8 ~9.0、搅拌速度130 r/min、陈化时间3h、反应时间70 min,制备出的MgCO3·3H2O晶须呈一维针状,沉降性能好,长径比可达29.60.最优实验条件同样适用于卤水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100.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是一类新型的无机功能材料,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特别分析了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催化材料、吸附材料、生物医药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