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43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李菊白  袁敏 《分析化学》1997,25(5):559-562
研究了用涂层柱分离I^-,NO^-2,NO^-3,SCN^-,MoO^2-4等5种具有紫外吸收的阴离了的毛细管电泳方法。采用涂层柱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渗流,因此无需在载体电解质溶液中加入电流改性剂。其优越性在于改善了由于电渗流改性剂与体积较大的阴离子发生离子对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峰形拖尾现象,有助于准确定理。  相似文献   
22.
核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用于分光光度法检测卡那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Au NPs)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卡那霉素与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游离适配体的部分互补序列,诱导核酸修饰的Au NPs聚集。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适配体与其部分互补序列杂交摩尔比为1:1,与目标卡那霉素的作用时间1 h,加入核酸修饰的Au NPs反应2 h时,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6.3~43.8 nmol/L,检测限为5.3 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牛奶样品中卡那霉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5.1%~104.6%之间。  相似文献   
23.
为了提高电子器件的冷却效率,研究了不导电介质FC-72在表面加工有方柱微结构的模拟芯片上的流动沸腾强化换热性能.采用了两种方柱微结构,其边长均为30μm,但高度分别为60μm和120 μm.方柱微结构芯片与光滑芯片相比显示出较好的强化沸腾换热效果,且增加方柱高度可有效提高流动沸腾强化换热性能.方柱微结构芯片的临界热流密度随着流速和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到达临界热流密度(CHF)时芯片的表面温度低于芯片回路正常工作的上限温度85℃.  相似文献   
24.
将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水,考察了热分解制备纳米TiO2后处理过程中采用硅油淬火改性和自然冷却所得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且活性差别不大。但经硅油淬火改性的纳米TiO2因在水中具有强悬浮性,可更为有效地利用外部光源在工业废水的表层降解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25.
将甲基橙溶液作为模拟废水,在紫外灯照射下,通过测量甲基橙溶液在470nm处吸光度的变化,考察了热分解制备纳米TiO2后处理过程中采用硅油淬火改性和自然冷却所得产物的光催化活性,并初步分析了两者光催化甲基橙的机理和在35min内的降解率和动力学反应过程。结果表明: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且活性差别不大。但经硅油淬火改性的纳米TiO2因在水中具有强悬浮性,可更为有效地利用外部光源在工业废水的表层降解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26.
植物生长激素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敏  张铭光  康经武  李菊白 《色谱》1997,15(6):482-485
以高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对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激素的分离和测定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及有机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得到良好的分离结果。对各组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ABA、GA、IBA、IAA及NAA的最低检测浓度依次为5.0,3.0,0.58,0.15,0.14mg/L。  相似文献   
27.
晶格振动和晶粒尺度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竞争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晶格自旋相互作用的交换积分进行了晶格振动的修正,依此修正,导出了振动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影响关系;分析了磁晶量子尺度效应对磁记录膜矫顽力的影响机制;讨论了振动效应和量子尺度效应相互影响,共同竞争的物理内涵.结果显示:①振动的存在将减小薄膜的矫顽力;②磁晶微粒的量子尺度效应将使薄膜的矫顽力增加;③振动效应和量子尺度效应相互影响,共同竞争,为薄膜提供矫顽力;④要提高薄膜完备系的矫顽力,可将磁记录膜制成纳米级薄膜.  相似文献   
28.
牛于华  侯琼  袁敏  黄剑  曹镛 《发光学报》2002,23(5):431-434
利用不同比例的烷基芴-噻吩无规共聚物,制备了聚合物薄膜发光二极管,研究了不同噻吩含量对器件电致发射光谱的影响,发现改变共聚噻吩含量可有效调节器件发光谱色。通过研究器件在增加电流密度、升温老化处理后的光谱演变发现,相应器件的谱色稳定性在噻吩含量达到5%-10%后相当稳定,噻吩含量10%的共聚芴所制备的器件在电流密度达到520mA/cm^2或经过高达160℃温度老化后发光谱色无变化。初步探讨了共聚芴荧光谱色随噻吩含量变化的机制,认为无规共聚已使得两种共轭单元对应的能带结构发生相当程度的杂化。而对器件谱色随电流升高、温度老化表现出的优异稳定性,则认为源于低带隙材料的引入破坏了聚芴分子链的共平面结构,提高了形成激基缔合物的能垒。  相似文献   
29.
以热分解方法制备纳米TiO2,后续处理采用甲基硅油淬火改性和自然冷却,对改性前后的产物进行了XRD,TEM,FTIR等表征。结果表明,两种后续处理方法对所制备的纳米TiO2的物相、晶粒度、结晶度影响不大;但经硅油改性后的纳米TiO2的团聚程度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经硅油改性后的纳米TiO2可长期悬浮于水的表面及浅层,这可能有利于直接用阳光有效光催化降解污水和光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相似文献   
30.
水中微量硅的硅钼蓝光度法测定——还原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和配制了一种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作为水中微量硅(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的还原剂,其还原能能力、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适用于多种水源中微量硅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