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610篇
化学   928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148篇
综合类   76篇
数学   248篇
物理学   87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PETN基PBX结合能和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ETN(季戊四醇四硝酸酯)是著名的硝酸酯类猛炸药,用量子力学(QM)、分子力学(MM)和分子动力学(MD)方法,计算模拟其与高聚物组成的PBX(高聚物粘结炸药)的结合能和力学性能.以AM1-MO法和MM方法取PETN与系列高聚物的尺寸匹配原子簇模型,经几何全优化计算,发现两种方法求得的结合能彼此线性相关.对PETN超晶胞及其与系列氟聚物组成的双组分PBX,实施COMPASS力场下的分子动力学(MD)周期性模拟,求得其弹性系数、拉伸模量、体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发现添加少量高聚物确能有效改善炸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2.
李永富  肖鹤鸣  王文宁  范康年 《化学学报》1992,50(11):1063-1071
用TEXAS从头计算程序,取STO-4-21G基组,计算了甲硝胺的谐性力场和振动光谱.直接理论计算的谐性力场经由其他分子转移来的经验校正因子校正后,提供了甲硝胺振动基频的预测.预测值和甲硝胺分子在气相中的振动光谱实验值之间的平均偏差为31cm^-1.为了获得更合适的气相甲硝胺振动力场和预测它的同位素衍生物的振动光谱,我们优化了一组新的校正因子,使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平均偏差减为8.9cm^-1.用这组校正因子得到的力场预测了三个同位素衍生物的振动光谱,其同位素位移的理论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43.
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的推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碱缓冲溶液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因此酸碱缓冲溶液 pH的计算是分析化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目前 ,高师院校的分析化学多采用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的《分析化学》(第 2版 ) ,笔者在几年的教学中 ,发现该教材在缓冲溶液 pH计算的公式推导中存在疏漏。为此 ,在比较其他教材中该章节的内容后 ,从酸碱平衡最本质的内容PBE出发 ,提出一种新的缓冲溶液pH计算公式推导方法。1 华中师范大学版教材中的问题[1]  以一元弱酸及其共轭碱体系进行讨论 ,设弱酸HA浓度为ca,共轭碱NaA浓度为cb。将HA A-体系以H2 O作媒…  相似文献   
44.
硝酸甲酯与不同亲核试剂的SN2反应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头计算和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分别对系列亲核试剂和硝酸甲酯的电子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气相SN2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揭示了反应过程中体系的结构,能量和电荷的递变规律,由反应活化能得了这些亲核试剂的亲核性次序为:OH^-〉F^-〉I^-〉NO^-3〉CN^-〉Br^-〉Cl^-〉N^-3。  相似文献   
45.
以高能量密度化合物ε-CL-20(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为主体,分别添加5种高聚物黏结剂(Estane5703、GAP、HTPB、PEG和F2314)构成高聚物黏结炸药(PBXs).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各PBX的结合能、相容性、安全性、力学性能和能量性质,通过比较和分析,为优选黏结剂、指导HEDMs配方设计提供信息和规律.由结合能预测各PBX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排序为:ε-CL-20/PEG>ε-CL-20/Estane5703≈ε-CL-20/GAP>ε-CL-20/HTPB>ε-CL-20/F2314.以对相关函数g(r)描述了组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5种黏结剂的少量加入均能显著改善ε-CL-20的弹性力学性能,增强各向同性.各黏结剂并非通过改变ε-CL-20的分子结构影响PBX的感度.它们主要通过自身的热容(C°p)和密度(ρ)影响PBX的安全性和能量性质.  相似文献   
46.
TATB固体与表面吸附水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姬广富  肖鹤鸣  董海山 《化学学报》2002,60(7):1209-1214
TATB(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是最著名的耐热钝感炸药;水在 TATB表面的吸附作用研究具有理论和实用双重意义。在B3LYP/6-31G~(**)水平上 ,在对TATB晶体(001)表面作周期性计算的基础上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校正 ,求得TATB的表面能为-19.90 kJ·mol~(-1),与实验值良好相符;首次求得水在 TATB(001)面的吸附能为-10.25kJ·mol~(-1);重点讨论了吸附前后能带和电子 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首先,以溴代聚乙二醇单甲醚(PEO-Br)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聚乙二醇(PEO)质量分数的聚甲基丙烯酸丁酯-b-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BMA-b-PEO)。在此基础上,将手性酒石酸(TA)以氢键的方式选择性掺入到嵌段共聚物的PEO相中,诱导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具有手性螺旋结构的复合薄膜PBMA-b-PEO/TA。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圆二色光谱(CD)对嵌段共聚物复合薄膜进行表征,研究了嵌段质量分数对手性诱导嵌段共聚物螺旋结构自组装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TA与嵌段共聚物质量比为0.12、0.15的TA,当PEO质量分数为0.17~0.24时,有利于嵌段共聚物相分离形成柱状螺旋结构;当PEO质量分数增加至0.26时,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则形成层状结构,在分子间氢键作用下虽然发生手性转移,但无法得到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48.
针对一系列疏溶剂嵌段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用模拟退火方法研究了双亲半柔性两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模拟结果显示共聚物在溶液中均形成核-壳聚集体,其中疏溶剂嵌段形成聚集体的核,亲溶剂嵌段形成聚集体的壳.当上述相互作用较小时,核呈球形,而壳如同长在核上的刺.随着上述相互作用的增大,核逐渐增大.在较大的相互作用时,核呈柱形;而随着相互作用的加大,长在核上的刺逐渐伏贴于核表面.在更大的相互作用时,核又呈球状,壳伏贴于核表面.  相似文献   
49.
二分岔现象(pitchfork bifurcation)是非平衡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最典型和最简单的分岔现象.1972年Schlogl提出了如下一个化学反应模型: A+2x?3X,X?B (1)假定组份A和B的浓度可由外界控制为恒定,在某些条件下该模型可呈现出二分岔现象.自那以后,Schlogl模型已成为人们研究非平衡相变时最广泛采用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推动非平衡非线性现象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从物理-化学的角度来看,该模型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首先该模型涉及一个三分子自催化反应步骤,这种反应步骤在现实反应系统  相似文献   
50.
Platinum nanoclusters were deposited along the supercoiled DNA strands after incubation of cis-(trans-1R,2R-diaminocyclohexane)(dl-camphorato)platinum(Ⅱ) (Cdp), an analogue of the anti-tumor drug-carboplatin, with DNA and K2PtCl4 for 600 min and then through reduction of dimethylaminoborane (DMAB). The decrease of absorption of DNA at 260 nm indicates the coordination of Cdp and DNA. TEM and AFM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morphologies and structures of platinum nanoclus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