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化学   201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72篇
物理学   1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碱(土)金属离子(Li+,Na+,K+,Be2+,Mg2+和Ca2+)与2-(3’-羟基-2’-吡啶基)苯并噁唑(HPyBO)的36种阳离子-π复合物的初始构型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计算了其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碱(土)金属离子与HPyBO复合物有较强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部分复合物甚至达到了化学键的强度.相对能量的变化表明碱(土)金属离子的作用能改变HPyBO分子内质子转移过程的能垒,甚至可以导致优势构型反转.当考虑水的溶剂效应后,各质子转移异构体的相对能量及质子转移的能垒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另外,应用分子中的原子(AIM)方法对复合物分子内氢键的键临界点性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张春艳  赵清  傅立斌  刘杰 《物理学报》2012,61(14):143601-143601
利用LAMMPS程序研究了氢原子团簇在飞秒强激光场下的动力学行为, 讨论了引起小氢原子团簇各向异性膨胀的原因.通过对外电离过程中团簇内部电子的行为以及团簇各个方向上最外层质子距离团簇中心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分析, 发现团簇的膨胀呈现各向异性,且引起这种各向异性的根源在于团簇内部电子的抖动以及逃逸.对氢原子团簇与强激光场相互作用过程中质子各能量分量以及各向异性程度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向异性程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这种各向异性程度首先随着激光电场的增强而增加,随后又逐渐减小,直到最后趋于某一大于1的稳定值.分析了激光脉冲结束后质子的平均能量与观测角之间的关系, 并将分析结果与Ditmire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我们的模拟结果在定性上与实验相符合.  相似文献   
93.
 利用金刚石对顶压砧,对钙钛矿型金属锰化物Mn3Zn0.8Ni0.2N进行了原位高压同步辐射角散X射线衍射研究。研究表明,在0~29.9 GPa的压力区间内,样品没有发生结构相变,因而在该压力下样品的物性变化并非由结构相变所导致。卸压以后,样品的特征峰都回到了初始位置。通过Birch-Murnaghan方程,拟合得到了样品的体弹模量为86.5 GPa。  相似文献   
94.
摄影测量图像处理的高精度误差补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邾继贵  邹剑  林嘉睿  叶声华 《光学学报》2012,32(9):912004-136
在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中,图像处理精度对整体测量精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成像过程中摄像机对特征点图像的离散化采样,会造成图像与原始信号的失真,从而带来图像处理环节的误差。通过对图像处理过程中特征点总能量、能量分布弥散半径和图像处理窗口的特性分析,并以特征点中心位置、提取误差大小和能量密度函数的标准差之间关系为基础,提出一种针对离散化采样的误差补偿法。该方法仅需标定一次补偿参数,适用于所有摄像机和算法,可显著提升原有图像处理精度。实验证明,对于质心法和高斯拟合法,该补偿法可将图像提取精度提高到0.03pixel。  相似文献   
95.
夏晓东  易平贵  于贤勇 《应用化学》2009,26(12):1456-1460
制备了Ag@SiO2纳米复合物,罗丹明B通过物理掺杂结合在SiO2壳层。由于金属增强荧光效应,罗 丹明B的荧光增强到4.7倍。Ag核易被H2O2氧化,Ag核氧化后产生荧光增强释放效应。基于金属增强荧光 释放建立了一种新型葡萄糖检测方法,采用交联法在罗丹明B掺杂的Ag@SO2纳米复合物的SiO2壳层固定 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浓度范围为0.2~6.8 mmol/L,检测限可达0.06 mmol/L。由于H2O2氧化Ag核反应迅 速,检测体系对葡萄糖的响应快速。  相似文献   
96.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bability, the stability of a modified Cooper- Frieze model is studied in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technique of the first-passage probability in the Markov theory, we provide a rigorous proof for the exis- tence of the steady-state degree distribution, and derive the explicit formula analytically. Moreover, we perform extensiv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model, including the degree distribution and the clustering.  相似文献   
97.
烯丙基保护基在多羟基化合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烯丙基保护基由于能够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在羟基、氨基等基团中引入和脱除,并且具有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本文介绍了烯丙基保护基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烯丙保护基对多羟基化合物中不同羟基的选择性保护应用,并阐述了烯丙保护基的引入和脱除的机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98.
丝裂霉素C与牛血清蛋白结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易平贵  商志才  俞庆森  邵爽  林瑞森 《化学学报》2000,58(12):1649-1653
结合光谱法与微量热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丝裂霉素C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反应,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及热力学函数△~rG~m,△~rH~m和△~rS~m,并确定了分子间作用力性质;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确定了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丝裂霉素C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溶剂效应的TLSER描述及其在几类异构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适合于描述党溶剂效应的理论线性溶剂化能相关(TLSER)模型。并用该模型对四类异构化反应在不同溶剂下的反应自由能或活化自由能与溶剂的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0.
张洋  赵清  廖志敏  俞大鹏 《中国物理 B》2009,18(11):4865-4869
Symmetric tapered dielectric structures in metal have demonstrated applications such as the nanofocusing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as well as the waveguiding of V-channel polaritons. Yet the fabrication of smooth-surfaced tapered structure remains an obstacle to most researchers. We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 handy method to fabricate metal-sandwiched tapered nanostructures simply with electron beam lithography. Though these structures are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symmetric V-shaped structures, systematic simulations show that similar functionality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nanofocusing can still be achieved. When parameters are properly selected, wavelength-selective nanofocusing of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can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