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化学   40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21.
郝延明  谭明  王薇  王芳 《中国物理 B》2010,19(6):67502-067502
The structural and 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Gd 2 Fe 16 Cr compound are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magnetization measurements.The Gd 2 Fe 16 Cr compound has a rhombohedral Th 2 Zn 17-type structure.There exist an anisotropic strong spontaneous magnetostriction and a negative thermal expansion in the magnetic state of Gd 2 Fe 16 Cr compound.The average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ā=-7.03 × 10-6 /K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294-454 K and ā=-1.31 × 10-5 /K in 454-572 K are obtained.The spontaneous magnetostrictive deformation and the Curie temper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2.
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一氧化碳(CO)垂直柱总量的变化,连续采集近红外太阳吸收光谱,获得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整层大气CO的垂直柱总量的时间序列。观测结果显示合肥地区大气中柱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在2015年10月有着较小值,然后逐渐增加,到2016年3月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在2016年7月底达到最小值,并分析了季节变化的原因。为了对地基近红外波段观测进行验证,采用MOPITT卫星数据和站点同一光谱仪采集的中红外光谱反演的CO柱总量与同期测量的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MOPITT卫星数据与地基观测值的季节变化一致,而MOPITT观测值整体高于地基FTS观测值;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反演的CO柱总量季节变化范围一致。将地基观测和卫星观测数据进行日平均计算, 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的地基近红外和卫星观测、地基中红外的CO日平均柱总量的线型回归相关系数分别为0.85和0.91,显示出高的相关性,证明了地基近红外波段反演CO垂直柱总量数据的准确性。首次采用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观测合肥地区CO的垂直柱总量,并将得到的观测结果与卫星数据比对,得到准确的CO的垂直柱总量,为解大气CO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演变规律、追踪合肥地区CO的源汇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本文考虑求解不适定问题Ax=y,并确定该问题的R-极小解,其中A:X→Y是Banach空间X到Hilbert空间Y的有界线性算子, R:X→(-∞,∞]为强凸函数.针对数据带噪声的情形,本文研究一种对偶梯度流方法.由于问题的不适定性会导致方法产生半收敛现象,需要选择合适的停止时间以保证重构解的正则性.本文讨论不同的选取方式(如先验选取、偏差原则和启发式偏差原则)下相应的收敛结果,并且基于解的变分源条件建立方法的收敛阶.数值实验结果展示了对偶梯度流方法在求解线性反问题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4.
视觉感知是人与自然界最为重要的交互方式之一,提供了人体80%以上的外部环境信息.基于此,视觉仿生成为智能感知材料与器件研究中的前沿方向.过去30年,基于有机半导体的光电传感与感知器件历经多代发展,创新了光刺激(强度、色度等)的高灵敏度和选择性传感检测,并拓展了复杂的类生物视觉信号识别、学习与处理功能,已经成为新兴的跨学科领域.本文从单元光敏感的有机光电器件和多功能集成,介绍面向视觉感知功能化的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光电突触和有机适应型器件的构建策略和研究进展,并从柔性矩阵化和功能集成的视觉信号成像、学习与编码概述了新一代有机智能感知电子器件的仿生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25.
我们用端基官能化方法实现两种聚合反应的结合, 成功地制备了AB型双嵌段共聚物PCL-b-PSt和BAB型三嵌段共聚物PSt-b-PCL-b-PSt. 本文利用上述方法, 将酶促开环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有机地结合起来, 合成了AB型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PCL-b-PGMA. 此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在现代生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6.
本文研究了约束非凸全局优化问题.利用滤子技术和填充函数的架构,提出了一个基于梯度投影的广义滤子填充函数算法,获得了较好的理论性质和数值效果.文章修改了填充函数的定义以及滤子技术的适用范围,推广了局部优化技术,使之成为约束全局问题的有效求解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7.
以生活中常见的尿不湿、紫甘蓝等为原料,借助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颗粒与紫甘蓝中的花青素成分,采用浸渍吸附法制备复合有天然花青素的水凝胶。所构建的水凝胶具有pH响应的特性,能够在不同的酸碱度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随后,将不同颜色的水凝胶层层堆积于玻璃瓶中,便可制得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彩凝胶许愿瓶。该实验贴近生活,简单易实施,具有典型的厨房化学实验特征;同时能够向青少年普及高吸水树脂以及花青素的相关知识原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