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463篇
化学   776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79篇
综合类   49篇
数学   274篇
物理学   8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3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一、引言八碳芳烴的用途越来越广,仅以对二甲苯来說,是制取高品貭的特丽綸合成纤維的重要原料。因此对天然石油的八碳餾分进行鉑重整制取八碳芳烴的試驗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对于直餾汽油的七碳餾分,我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已进行过鉑重整制取芳经的反应条件試驗,而且得到了生成芳烴的速度符合于二次式的結論。本試驗則以我国玉門直餾汽油的八碳餾分为原料,进行鉑重整試驗,除研究制取八碳芳烴的比較合适的反应条件、物料平衡以及各种八碳芳烴的产率分布外,同时拟通过对反应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八碳餾分鉑重整时芳经生成速度的規律,以此与七碳餾分进行比較。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得了爆发式增长,这与电池中钙钛矿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材料组分密切相关.关于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相关的研究报道及综述较多,然而钙钛矿材料组分调控方面的研究梳理工作相对缺乏.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不同组分体系钙钛矿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无机铅卤钙钛矿、全无机铅卤钙钛矿、少铅钙钛矿以及无铅钙钛矿.重点介绍了不同体系中具有代表性的材料组分及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旨在梳理通过组分调控提高钙钛矿电池的效率及稳定性的研究思路,最终实现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63.
松香的主要成份是枞酸型树脂酸,其因共轭双键的存在而易被氧化,大大降低了其附加值。经氢化后的松香具有抗氧性好、脆性小、热稳定性高、颜色浅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合成橡胶、涂料、油黑、造纸、电子、食品等工业部门[1]。采用催化加氢的方法可使枞酸型树脂酸中的共轭双键消除[2]。以枞酸为代表的反应式为:松香催化加氢主要有熔融法[3]和溶剂法[4],所用催化剂主要是Pd和N i。熔融法制氢化松香,当反应温度低于200℃时,枞酸加氢速度较慢,反应不完全。温度升高,氢化松香中枞酸含量显著地减少,但温度高于250℃时,树脂酸脱羧严重,甚至…  相似文献   
64.
沈延昌  江国防 《中国化学》2002,20(11):1375-1378
IntroductionRecentlymuchattentionhasbeendevotedtothesynthesisofα ,β unsaturatednitrilessincetheyareim portantstructuralfeatureofseveralnaturallyoccurringbi ologicallyactivecompounds .1,2 Theintroductionoffluo rineortrifluoromethylgroupintobiologicallyactiv…  相似文献   
65.
N-烷基壳聚糖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和热释电流(TSC)法研究了N-烷基壳聚糖的玻璃化转变行为. DSC法中采用二次扫描以消除溶剂和热历史的影响, 并利用物理老化方法来增强N-烷基壳聚糖在DSC曲线上的玻璃化转变区域的热焓吸热峰, 以克服DSC法的不灵敏性. 两种研究方法的结果一致表明, 三种N-烷基壳聚糖的玻璃化转变均发生在110~150 ℃温区内;取代的柔性烷基越大, 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越低;但N-甲基壳聚糖例外, 其Tg略高于壳聚糖, 空间阻碍在这里起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6.
以对甲苯乙酮(1)为原料,经烯醇硅醚化,Lewis酸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和Wittig反应,合成了新倍半萜烯化合物2-甲基-6-对甲苯基-1,6-庚二烯。  相似文献   
67.
通过以二氧化硅粒子作为模板和金纳米粒子为表面晶种的方法制备了壳厚度可控的镍空心球。采用TEM﹑XRD对二氧化硅/镍复合球和镍空心球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镍纳米壳是由似针状的面心立方的镍纳米粒子构成的,碱溶液处理过程不影响镍纳米壳的形貌。高温处理显示镍空心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8.
维生素D是一种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的脂溶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是其在人体内循环和存储的主要形式。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前处理的通常采用碱皂化、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或者半制备色谱净化;其测定方法多为放射免疫法和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凭借高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目前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测定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二维液相色谱和超高效超临界流体色谱由于其强大的分离能力,在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分析中表现出强大的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食品中维生素D和25-羟基维生素D的检测方法及二者在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中的含量分布研究,以期为建立适合不同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指导居民合理膳食,进行膳食摄入量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报道了靛蓝胭脂红在SnO_2透光电极上的复相电子转移动力学参数。由光谱电化学和电化学两种实验方法测定。前一方法为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法((SPS/CA)。后一方法为循环伏安法。两种方法的数据处理中均应用了计算机拟合, 较之文献中常规的工作曲线法更为简便、正确。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十分一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动力学参数值与靛蓝胭脂红的浓度和溶液pH有关, 为靛蓝胭脂红在水溶液中的状态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70.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杀虫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燕  李树伟  曾铭  张姝  谢永红 《分析化学》2006,34(9):1358-1358
1引言 研究了钙黄绿素(Calcein)与酚藏花红(PF)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现象,并且将其作为探针用来测定杀虫单,扩大了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应用领域。该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同时能消除仪器噪音影响,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