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8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在微聚焦X射线以及等离子体X射线源平台上开展了多层球壳靶丸的相衬成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相衬成像能够获得清晰的多层球壳靶丸图像并观察到球壳内外表面晕区暗区现象。根据光的折射原理解释了该晕区暗区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实验结果与几何模型计算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2.
成像型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测速精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神光Ⅲ原型装置,提出了一种对成像型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测量冲击波速度的精度进行实验检验的方法。针对一般双灵敏度VISAR存在的多值问题,该方法利用厚度已知的样品获得了准确的冲击波速度历史曲线图,并给出其测速精度。同时在理论上对这套测速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预估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正确性。此外,该方法还可用于单灵敏度VISAR确定条纹丢失的数目,仅凭一台条纹相机就可确定速度历史曲线。  相似文献   
113.
蒙特卡罗采样法辐射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了影响辐射温度测量的软X光能谱仪各种光学元件、电子器件的不确定度及还原算法等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随机采样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获得了各种不确定度综合影响下的辐射温度不确定度。通过单独对谱仪各个探测通道时间对齐进行的分析,显示这一因素对辐射温度不确定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获得滞止阶段内爆靶丸芯部状态图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高功率密度拍瓦装置打击高Z金属靶产生轫致X射线(70 keV)光源,并利用康普顿背光照相获取该图像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基于神光Ⅲ主机装置483 kJ的驱动能力开展相关背光照相性能研究。结合国外相关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别从光源亮度以及内爆过程产生的噪声分析入手,从理论上设计了整套康普顿成像系统。结果表明在神光Ⅲ主机上利用康普顿背光照相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内爆压缩靶丸滞止阶段图像。  相似文献   
115.
针孔相机是激光焦斑及打靶瞄准精度监测的主要工具。针对神光Ⅱ升级装置开展针孔相机的研制工作。通过各项参数和结构的优化设计,完成神光Ⅱ升级装置针孔相机诊断系统的设计、研制和集成调试,并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针孔相机探测能区到达1.0~5.5 keV,空间分辨力优于20 m,放大倍率5.13~9.99。针孔相机可用于神光Ⅱ升级装置开展激光焦斑及打靶瞄准精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6.
基于Geant4建立了内爆物理实验多种诊断设备的全三维仿真模型,包括中子成像系统、用于硬X射线诊断的滤波应光谱仪、楔形滤片质子能谱仪、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探测器(CVD)等。根据Geant4仿真模拟的数据,建立了合适的解谱及图像还原算法,优化了系统设计,从理论上预估了诊断设备的诊断能力。此外仿真数据亦用于设计实验方案,建立诊断设备的标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7.
在神光III原型装置上发展和改进了新型针孔点背光技术.通过1600 J/1 ns/351 nm激光与3μm钛背光靶相互作用产生4.75 keV的点光源,利用该点光源成像获得了高质量的钨丝以及靶丸图像,并通过多种诊断设备获取了较为完整的背光源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针孔点背光具备高亮度、高空间分辨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8.
本文通过静态样品定标的方法, 在神光II实验装置上获得了给定空间频率下分幅相机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 在相同实验配置的情况下, 利用定标的结果, 实现了对正弦扰动样品的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增长的绝对测量, 获得了不同时刻的增长因子, 结果表明现阶段已具备辐射驱动流体力学不稳定性实验的扰动增长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119.
以经过硅烷化后玻璃片为基底,之后吸附金纳米种子,采用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在荧光灯照射条件下还原硝酸银,制备出基底表面具有银纳米粒子聚集结构的材料。采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产物的形貌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银纳米粒子的形貌对其薄膜基底SER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增加至16 h,金种子长大为平均粒径110 nm的不规则状多晶银纳米粒子,且出现双层粒子堆积。基底上纳米粒子的吸收光谱上出现了由银粒子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偶极子耦合引发的强烈吸收峰: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耦合峰在600~813 nm波段内移动。光照时间为12 h后得到的SERS活性基底具有最强的SERS信号。  相似文献   
120.
提出了一种以多目标参数优化确定热斑的温度和密度径向分布的方法。用热斑中心位置和燃料界面位置对应的电子温度、靶剩余烧蚀层峰值密度、剩余烧蚀层质量与初始烧蚀层质量的比值以及燃料与烧蚀层分界面位置构成五维变量空间参数空间的每个点描述一组温度和密度分布。将实验测量的X射线图像的归一化强度分布与理论模型计算的强度分布的方差作为两个目标函数;另一个目标函数是实验测量的热斑的平均温度与理论模型计算的平均温度的方差。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搜索五维参数空间获得最优参数,从而获得最优的温度和密度分布。对KB显微镜配合X射线胶片测量的实验结果进行了计算,给出了热斑的最佳温度和密度的径向分布。由测试算例发现,温度分布对目标函数的依赖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