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81篇
化学   135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13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含羧基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共沉淀法合成超细磁粉的基础上,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用分散聚合法得到了含羧基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高分子微球。采用XRD、TEM、SEM、IR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磁粉为Fe3O4单相,磁粉的粒径为10 nm左右,微球粒径大约在1~5 μm,呈球形,微球中存在羧基。VSM磁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用PEG4000作为表面活性剂时,样品的磁性能最强。分散剂和分散介质对微球形貌和粒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22.
层状LiCo1/3Ni1/3Mn1/3O2正极材料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液相法在800 ℃空气中烧结20 h合成出层状LiCo1/3Ni1/3Mn1/3O2正极材料。通过XRD、IR、SEM、XP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LiCo1/3Ni1/3Mn1/3O2为六方单相,层状结构发育完善;产物呈球形且粒度小,分布窄,平均粒径为0.3 μm。以1 mA·cm-2的电流密度,在2.7~4.3 V区间进行充放电测试,前4周的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8/160 mAh·g-1、169/162 mAh·g-1、165/160 mAh·g-1、163/158 mAh·g-1,循环性能优良。循环伏安实验表明,该材料在3.9 V附近出现了一对对称性好的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223.
The colloids of Eu(DBM)3 and ultrafine particles Eu(DBM)3 were perpared. The particle sizes determined by X-ray and by TEM measurements were in 7-30nm range. Their UV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ose of the solid sample. It was shown that the 5D1→7 F1,2 transi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olloids of Eu(DBM)3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increase of the excited-state S1 and T1 energy, the peak positions of UV absorption shifted to shorter wavelength, the changes of the absoprtion coefficient with decreasing size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224.
提高黑腔辐射温度对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尤其是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至关重要.提高黑腔腔壁再发射率是增强黑腔辐射温度的一个有效措施.理论研究发现低密度泡沫材料能够降低腔壁能量损失,进而提高再发射率.在神光II原型激光装置上开展了泡沫金和固体金再发射能流对比测量实验,证实了该理论研究.实验利用透射光栅得到具有空间分辨和谱分辨的X射线发射,测量结果表明在190 eV的黑腔辐射场作用下,0.4 g/cc密度的泡沫金可比固体金提升约20%的X射线能流发射,并且增加的发射以1 keV以下的低能能段为主.自相似解得到的理论结果和MULTI 1D模拟计算的结果均表明泡沫金可提高腔壁再发射能流,与实验结果定性一致.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金作为黑腔腔壁材料可提高腔壁再发射率,增强黑腔辐射温度,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5.
国际范围内,蓖麻毒素、蓖麻籽粗提物以及蓖麻籽等均为蓖麻毒素信件的潜在来源,屡屡引发公共安全威胁。因此,蓖麻籽产地溯源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高丰度、低毒性的蓖麻内源性防御肽(RCB),系统探讨优化了冷冻切片制备、基质喷雾等条件,首次建立了RCB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成像(MALDI-MSI)方法。选择四川、山西为中国南北代表性产地,阐述蓖麻籽组织切片中3种RCB(RCB 1、RCB 2、RCB 3)的丰度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3种RCB主要分布在成熟种子的胚乳和胚芽中,两产地来源的蓖麻籽中存在显著的丰度差异。且三维重构空间分布中,RCB在连续组织切片中的定位规律较一致。RCB在非靶向数据分析中均归类于贡献度最高的主成分。该MALDI-MSI方法为蓖麻籽溯源研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新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26.
报道了空间稳定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标记的金纳米棒探针在免疫检测方面的应用.该探针是将拉曼活性分子4-巯基苯甲酸和生物亲和性高分子α-巯基-ω-羧基聚乙二醇共吸附于金纳米棒表面而制得.其中,聚乙二醇高分子链为探针提供保护作用和空间稳定,使之可以耐受较苛性的条件;其端位的羧基与抗体等靶向实体结合,从而赋予探针检测识别功能.当探针检测待测抗原时(通过固体基底上的捕获抗体、待测抗原和探针上的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形成经典“三明治”夹心结构),探针上4-巯基苯甲酸的SERS信号就能示踪出这种识别.该探针对单组分抗原的检出浓度能低至1×10-9mg·mL-1.  相似文献   
227.
过氧化氢不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消毒、废水处理及纸浆漂白等领域的高价值化学品,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能源载体.此外,过氧化氢燃料电池因其结构简单而受到广泛关注.蒽醌法是工业生产过氧化氢的传统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能耗高,而且生产过程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通过环保并且低成本的工艺直接合成过氧化氢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太阳能为动力的光催化法生产过氧化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目前,光催化已在制氢、二氧化碳还原和水处理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利用光催化分解水制备过氧化氢的研究还非常少.尽管通过光催化还原氧气可以制备过氧化氢,但是通过分解水同时制备高价值过氧化氢和氢气更具有吸引力.在本项工作中,我们利用Pt/TiO_2(锐钛矿)光催化剂在没有牺牲剂的条件下实现了高效产氢和过氧化氢,氢气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速率分别达到7410和5096μmol g~(–1) h~(–1) (第一小时),远高于市售的Pt/TiO_2 (锐钛矿)体系和文献报道数值.本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荧光标记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Pt/TiO_2上同时生成氢气和过氧化氢的催化机理.XPS测试结果表明, Pt/TiO_2在光照射1 h后, XPS信号发生明显变化.与其他样品相比,物理吸附水和羟基的峰明显增加.因此,我们推测羟基和物理吸附水对过氧化氢的生成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荧光标记法对羟基进行了测量.ESR结果显示,紫外光照60 s即可检测到羟基捕获剂与羟基的结合物5,5-dimethyl-1-pyrroline-N-oxide-OH(DMPO-OH)的特征峰.此外,在体系中加入荧光标记分子对苯二甲酸(TANa)后也可以迅速检测到2-羟基对苯二甲酸(TAOH)在422 nm处明显的荧光信号.因此, ESR和荧光结果均表明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过氧化氢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在本体系中氢气和过氧化氢的生成遵循两电子转移过程.与传统全分解水体系生成氢气和氧气相比,两电子转移过程比四电子过程更容易发生.因此,光催化水氧化制过氧化氢是实现大规模生产氢气和过氧化氢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8.
为了寻找高效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含三氟甲基的2,4-取代嘧啶衍生物,并对目标化合物在EC-109(人食管癌细胞),MGC-803(人胃癌细胞),PC-3(人前列腺癌细胞)和HepG-2(人肝癌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部分化合物对PC-3表现出中度至强效的抗肿瘤活性.其中, 2-(((4-((1-甲基-1H-四唑-5-基)硫基)-6-(三氟甲基)嘧啶-2-基)硫基)甲基)苯并[d]噻唑(13w)对PC-3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IC_(50)为1.76μmol·L~(-1),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229.
凶杀案的血迹陈旧度与案发时间有着必然联系,推断案发时间对于侦破案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司法鉴定中的一个难题,建立一种快速确定出血时间的方法非常必要。使用UV-24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ISR-240A积分球附件,BaSO4标准白板参比,测定16 ℃、湿度70%条件下血迹纱布、铝片、玻璃、保鲜膜的8 h内每间隔1 h的反射光谱,同样方法测定24 ℃、湿度70%条件下血迹纱布的反射光谱,利用SPSS软件处理,求出541和577 nm反射率比值(R541/R577),进行直线拟合,建立线性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随着时间的增加,血迹在541和577 nm处的反射率增加,除了带血迹玻璃的R2为0.769外,其余R2均大于0.900,F均大于F0.05(1,6)=5.59,线性回归模型有显著意义。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积分球附件可以实现一定环境载体条件下8 h内血迹陈旧度推断,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对检验对象进行任何处理,保证了其完整性,不影响对其进一步的个人信息等方面的检验,适合司法实践中的需求。  相似文献   
230.
基于介观模型的多组分伪势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倾斜壁面浸润性梯度驱动液滴的运动过程,研究了壁面浸润性梯度、壁面倾斜角度对液滴运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倾斜角度的壁面,当壁面上浸润性梯度足够大时,液滴能够克服重力的作用实现“爬坡”;液滴在运动过程中,其前进及后退接触角与当地静态接触角间存在差值;增大壁面浸润性梯度时,液滴能够获得更快的加速,并且前进及后退接触角与当地静态接触角之间的差值也随之增大;增大壁面倾斜角度时,液滴的运动受到阻碍,前进及后退接触角与当地静态接触角的差值小幅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