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10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法列  龙桂鲁 《中国物理 C》2004,28(7):717-724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2中讨论了76—84Kr的能级结构.通过对波函数和M1跃迁的分析,确认了单声子混合对称态和双声子1+,2+,3+混合对称态.特别注意了其他计算中与实验数据没有很好符合的0+2态的研究,我们的计算在多数情况下改善了与实验的符合.研究了[d+d]Lυ·[d+d]Lv相互作用对这些核的结构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102.
建立了一种利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以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同时测定葡萄糖氧化反应液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方法。采用Ion Pac AS11–HC阴离子交换柱,以5.0 mmol/L KOH溶液作为淋洗液,等度洗脱,流量为1.0m L/min,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25μL。葡萄糖和葡萄糖酸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6%,1.32%(n=6),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 3,0.992 9,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50%,109.0%。该方法可用于葡萄糖氧化反应液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酸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变分法研究了周期性盘荷波导中零极模、二极模及更高极模式的电磁场特性。该方法考虑了栏片的圆弧,对真实结构没有做任何近似,是一种高精度方法,计算表明该方法的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基本符合,与其它程序相比有很高的计算精度,这为下一步精确研究下一代直线对机失谐结构的尾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与工具。  相似文献   
104.
林启忠  杜智华  刘娟 《应用数学》2006,19(3):498-503
在本文我们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C-圈.设f(n,k,r)是不含C-圈的n阶r-一致超图的最大可能边数,我们主要是确定f(n,k,r)或给出它的一个下界.另外,我们给出了超图不含C-圈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5.
A trimeric porous coordination framework [Ni_3(TPTC)(IN)_2(μ_2-H_2O)_2(CH_3OH)_2)]n· x(solvents)(1, TPTC = terphenyl-3,3?,5,5??-tetracarboxylic acid, IN = isonicotinic acid)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ingle-crystal and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 with a = 33739(12), b = 14.820(5), c = 13.568(5) ?, β = 97.388(6)o, V = 6728(4) ?3, Z = 4, Mr = 965.35, Dc = 0.953 g·cm~(-3), F(000) = 1955.5, μ = 0.881 mm~(–1), GOOF = 1.072, the final R = 0.0859 and w R = 0.2424 for 5284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The structure of 1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linkage of trinuclear {Ni_3} second building units through TPTC and IN spacers, forming a 4,8-connected network of Schl?fli symbol {32.42.52}{34.46.58.68.72}. The CO2 uptake values for 1 are 97.9 m~2·g~(-1) at 273 K and 66.2 m~2·g~(-1) at 298 K, while its N_2 adsorption values are 8.5 m~2·g~(-1) at 273 K and 4.9 m~2·g~(-1) at 298 K,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1 has high CO_2/N_2 adsorption selectivity at ambien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通过有漏孔管道时的层流,并解析地求解了动量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由Hagen-Poiseuille的速度分布,同时定义轴向和径向速度分量的未知函数,得到了压力和质量输运方程,并根据不同的参数,画出其分布图.结果表明,管道中的轴向速度、径向速度、质量输运参数和压力,随着流体沿管道的流动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不同温度下有机玻璃(PMMA)表面蒸汽凝结相变、液滴生长以及传热的过程,对有机玻璃表面的液滴冷凝过程进行了可视化实验观测,将液滴的凝结形态、面积率、接触角及尺寸变化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绘制出变化曲线,发现蒸汽在有机玻璃表面凝结时可形成颗粒分明的珠状液滴,凝结时间越长液滴直径越大;底板温度越低,面积率越大,接触角越大。控制以上变量可以有效改善蒸汽凝结效果,有利于提高热量传递效率,为液滴相变(汽-液)特性和换热表面结霜除霜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8.
铝/硅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压缩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向开孔泡沫铝中填充硅橡胶而制备了铝 /硅橡胶复合材料 ,在Hopkinson压杆实验装置上对这种材料进行了动态压缩实验 ,分析了其动态压缩应力 应变响应特征 ,并与开孔结构泡沫铝的压缩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铝 /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缩应力 应变响应具有两个阶段的特征 ,即弹性和塑性变形阶段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效应 ,随应变率的提高 ,其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PML/RARα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新型的锁核酸(LNA)修饰寡核苷酸作为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研究出一种基于"三明治"传感模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PML/RARα融合相关基因进行检测.靶序列分别与捕获探针和信号探针杂交后形成"三明治"结构.将修饰电极置于含有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的测定溶液中,用计时电流法检测靶序列.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定量识别和检测溶液中人工合成的短链APL PML/RARα融合基因片段.经过条件优化,杂交前后电流值与靶标链浓度在1.0×10~(-12) ~2.5×10~(-11)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5×10~(-13) mol/L.该方法简单、特异性好,有望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0.
藏东南波密地区岩石风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解剖学发现的人体小腿骨间膜血管和胶原纤维有序排列的特点,建立三维组织间隙液渗 流模型,控制方程用Brinkman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 计算结 果显示,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流动的方向总体是与平行毛细血管的方向相一致的;组织间隙 多孔率会影响速度的分布,当多孔率增加时,空间的速度趋于均匀,从而使得最大速度变小, 正常生理范围内多孔率的改变对于组织液流动的影响较小. 但当多孔率很小时(组织纤维化), 会大大影响组织液流动的均匀性;组织间隙平行胶原的存在,会使得组织间隙速度在空间上 的分布趋于均匀;另外,间隙流场随血压的增加而增加,随组织压的增加而降低,这与临床 和经络研究的发现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