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化学   200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71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1.
以K(?)rbl的高锰酸银热分解产物作接触氧化剂和空管快速法(用套管进行热分解)相联合的方法测定微量有机化合物中的碳、氢,分析时间为二十至二十五分钟,误差在±0.3%之内。  相似文献   
112.
在非极性溶剂体系中,开辟了利用反相液晶法制备多级有序纳米材料的新方法.利用嵌段共聚物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溶剂中形成反相胶束,无机硅物种可以进入胶束的内部,在溶剂挥发后,有机-无机物种进一步组装成为反相六方液晶相.除去模板剂后即制备出尺寸规则的二氧化硅纳米棒材料.由于嵌段高分子的作用,六方排列的二氧化硅纳米棒进一步排列成层状结构(层间距约150nm).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及改变其浓度,纳米棒的尺寸可以在9~15nm范围内调变.该反应途径对于合成其它尺寸均一、多级有序排列的纳米棒材料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3.
含氟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促进氧输送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乙烯基咪唑共聚物与钴卟啉复合膜的制备及钴卟啉与氧络合、促进输送性能.共聚物中的咪唑基与钴卟啉的第五配位点在溶液中络合,制得的复合膜具有快速和可逆的氧结合特性.温度降低,钴卟啉与氧络合的平衡常数增加;膜中的钴卟啉与氧络合平衡常数大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的平衡常数.钴卟啉与氧络合和选择性地促进氧的输送使共聚物/钴卟啉复合膜的氧渗透系数和氧/氮选择系数提高.  相似文献   
114.
利用振动特性变化对结构进行无损检测,是近期损伤检测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振动特性能够反映结构的状态,损伤的产生会导致桥梁某些振动参数的变化.为了研究应用加速度反应功率谱密度这一振动特性进行钢桥损伤识别方法,本文采用废止铁路线钢桥为试件,并人工预置6种工况损伤.利用正弦扫频波激振钢桥,分析其损伤前后加速度反应功率谱密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加速度反应功率谱密度变化能够准确识别并定位钢桥损伤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5.
利用固定床管式炉反应器进行几种污泥以及不同型煤的等温燃烧实验 ,研究了NOx、SO2 等污染物的释放规律 ,发现污泥单独燃烧时污染物释放浓度高 ,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而添加固硫剂的不同污泥型煤的等温燃烧时 ,NOx、SO2 的释放浓度低得多 ,可以能源化、洁净化处理大量污泥。  相似文献   
116.
基于水稻种子近红外特征光谱的品种鉴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MPA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单粒水稻种子的漫反射光谱特征,发现颖壳对光谱扫描有影响,为了尽量消除这种影响,保证光谱的代表性,应对其上下表面分别进行多次光谱采集,取它们的平均光谱。本文利用种子品种特有的光谱特性,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了多个聚类分析模型,比较它们对杂交F1代种子"03S/0412"和其父本种子"0412"的鉴别效果。结果显示:选择40008900cm-1光谱范围,通过"无预处理"、"矢量归一化"、"二阶导数(25点平滑)"和"二阶导数(25点平滑)+矢量归一化"建立的模型校正集正确率分别为52.4%、65.2%、75.2%和100%,可见,相比无预处理,经过各种预处理后正确率都有提高,其中"二阶导数(25点平滑)+矢量归一化"建立的模型最好,用该模型对预测集预测,分类正确率也为100%,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这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单粒水稻种子品种真伪性鉴别。  相似文献   
117.
针对Mod.9Cr-1Mo铁素体钢锐缺口件进行了一系列非比例载荷低周疲劳试验,采用直流电位差法测量裂纹萌生寿命,比较了非比例路径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件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比例与非比例路径直接相关;随着非比例度增加,裂纹萌生寿命所占比例增加。采用Neuber律和Peterson模型进行缺口局部应力应变损伤的计算,结合Smith-WatsonTopper(SWT)模型进行疲劳寿命预测。采用Neuber律并结合SWT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普遍偏低,采用Peterson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偏高,与本文结果相比预测结果较高。基于应变路径非比例度的概念,针对Peterson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疲劳缺口系数计算方法,结合SWT模型进行了疲劳寿命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非比例路径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大部分预测结果位于2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118.
颗粒附壁燃烧机理及模拟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燃用固体燃料,如生物质、煤、固体废弃物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附壁燃烧现象,以燃煤液排渣燃烧器为例,探讨了颗粒在熔融面上的沉积、流动以及燃烧机理。并针对现有煤粉燃烧程序在液排渣燃烧器模拟上的局限,开发了一种考虑液渣流动的附壁燃烧模型,给出了总体的计算框架.通过对不同壁面处理方式下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了不同手法的优劣和特点,为液排渣燃烧器的正确模拟提供一种完整的思路,对生物质或固体废弃物燃烧模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9.
利用石英毛细管反应器,研究了藻类蛋白质的模型化合物苯丙氨酸在水热条件下的反应特性;考察了低温段(130~220 ℃)苯丙氨酸的转化规律,并解析了苯丙氨酸在温度为220~340 ℃、反应时间为5~240 min的主要分解途径及其氮元素的转化途径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苯丙氨酸在130~190 ℃下转化率很低,可作为藻类水热液化过程中提取蛋白质的参考温度;在220~280 ℃下,苯乙胺是主要产物,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加长,苯乙烯产率增加。苯丙氨酸先脱羧生成苯乙胺,随着反应的加剧,苯乙胺经脱氨生成苯乙烯,苯乙烯进一步加成生成少量苯乙醇;大部分氮元素先经脱羧反应转移到苯乙胺中,进一步由脱氨反应转移到水溶性较强的NH4+中。  相似文献   
120.
建立了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中痕量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的微波萃取(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丙酮混合溶剂微波提取后,经DB-5MS色谱柱分离,采用SCAN/SIM模式进行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PAEs的线性范围为100~1 000 pg,方法的检出限为0.101~0.262 ng/m3,加标回收率81.6%~129%。将本方法应用于常州化工园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中PAEs的分析检测发现,大部分PAEs在样品中检出,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检出浓度较高,方法能够满足环境空气细颗粒物中痕量PAEs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