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化学   394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2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针对斜井中顶替流体密度差及套管偏心引起的顶替界面突进两相流体掺混严重的问题,考虑斜井密度差引起的驱动力沿周向角和半径的变化,建立了斜井偏心环空稳定顶替界面形状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密度差对顶替界面形状的影响,得到了不同井斜角及套管偏心条件下顶替流体的最优密度差及变化规律:斜井中顶替界面突进的位置及程度取决于套管偏心与密度差的相对作用,存在合理的密度差使得顶替界面长度最短;最优顶替流体密度差随套管偏心度的增加而增大,随井斜角的增大而减小;固井顶替时在满足压稳防漏的条件下直井所选用的密度差越大越好,水平井所选用的密度差应相对最小。  相似文献   
742.
三维水动力模型在准确模拟海洋物理特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σ坐标转换由于当时计算机能力所限,舍去了复杂的高阶项,在实际复杂地形(或水深变化)环境下,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或计算失真等问题.由此,为了适应高精度计算结果的需求,对原有σ坐标三维水动力模型进行了重新修正.在改进后的模型中,综合考虑了经σ坐标变换引入的与流速、水位、地形相关的复杂高阶项,选用特定的插值函数,利用有限元和差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求解σ坐标下的完整三维浅水模式方程.相比原模型,改进的模型对底坡、水深、潮汐振幅等变化适用范围更为广泛,能更好地模拟出复杂水深变化下的垂向流动分布特征,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改进的模型针对一些极端水位条件(潮汐振幅与水深比大于0.15),其计算误差同样可保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同时,改进的模型只需更短的时间就可运行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43.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uW/CeTi和W/CuCeTi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中Cu的不同作用方式对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x (NH3-SCR)反应脱硝性能的影响。新鲜的CuW/CeTi和W/CuCeTi在低温下显示出优异的活性。经过800℃、10 h水热老化后,W/CuCeTi表现出比CuW/CeTi更优异的脱硝性能,证明W/CuCeTi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N2物理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发现Cu的掺杂形成的Cu-O-Ce结构能够提高CeTi的抗烧结能力,同时削弱W-CeO2相互作用,抑制老化过程中Ce2(WO43物质的形成,使W/CuCeTi表现出更优异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44.
掺杂Fe作为第二种金属组分的V-HMS催化剂的苯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素姣  岳斌  汪玉叶  林贺  鹤勇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2):2881-2886
采用浸渍法在V-HMS中引入第二种金属组分(Fe、Al、Cu、Ni、Co、Mo、Cr)以提高催化剂在H2O2为氧化剂的苯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筛选发现,Fe在所研究的金属组分中最为有效.进一步采用共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FexVy-HMS催化剂.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透射电子显微镜、NH3程序升温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MS仍保持介孔结构,Fe的加入在催化剂中产生了新的酸性位和更强的氧化还原性.在苯羟基化反应中,钒物种是反应活性物种,铁物种起助剂作用,其中Fe0.04V0.06-HMS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苯酚收率由不含Fe的Fe0.00V0.06-HMS的13.1%提高到18.1%.提出了Fe、V参与反应过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45.
原子力显微镜法研究方解石(104)面的生长及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物矿化过程及生物矿物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自然,而且还可以指导体外仿生合成具有分级结构的功能性复合材料.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是微米、纳米尺度上实时观测矿物成核或生长的强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法研究方解石(104)面生...  相似文献   
746.
基于半导体低维微纳结构构筑的可见光发光器件,特别是位于500~600 nm波段的黄绿光光源,因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长寿命和低功耗等特点,在超高分辨率显示与照明、单分子传感和成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由于高性能低维黄绿色发光器件在发光材料制备、器件结构以及发光器件的“Green/yellow gap”和“Efficiency droop”等方面受到严重限制,极大地影响了低维微纳结构黄绿光发光器件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单根镓掺杂氧化锌(ZnO∶Ga)微米线和p型InGaN衬底构筑了异质结基黄光发光二极管,其输出波长位于580 nm附近,半峰宽大约为50 nm。随注入电流的增加,光谱的峰位和半峰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没有观察到InGaN基光源中常见的量子斯塔克效应。器件相应的色坐标始终处于黄光色域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在大电流注入下并没有出现较大的下降。结合单根ZnO∶Ga微米线和InGaN的光致发光光谱,以及n-ZnO∶Ga/p-InGaN异质结能带结构理论,可以推断该制备器件的发光来自于ZnO∶Ga微米线和InGaN结区界面处载流子的辐射复合,器件的Droop效应得到明显抑制。实验结果表明,n-ZnO∶Ga微米线/p-InGaN异质结可用于制备高性能、高亮度的低维黄光发光二极管。  相似文献   
747.
脉冲激光辐照硅材料引起表面波纹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叙述了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引起相干受激光散射的机制,以及形成材料表面波纹的特性。在激光波长1.06μm、能量15mJ、光斑直径2mm、脉冲半峰全宽约10ns和入射方向为布儒斯特角的条件下,进行了脉冲激光辐照硅材料形成表面波纹的实验研究。在脉冲激光辐照硅材料表面功率密度略大于材料损伤阈值的条件下,发现了硅材料表面形成的平行等间距直线条纹结构。用光学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测量了被辐照硅材料表面的波纹形貌特征。在假设硅材料表面波纹的产生与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有关的条件下,由声波传播速度和激光辐照硅材料的脉冲宽度较好地解释了材料表面形成条纹的宽度.并认为在形成表面波纹的过程中,热应力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8.
ICP-AES法测定车前子中无机元素   总被引:49,自引:11,他引:38  
采用ICP AES法对我国同属不同品种车前子炮制前后其Se ,Zn ,Mn ,Cu ,Mg ,Fe,Al,Be等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 80 4 %~ 119 7% ,RSD <6 % ,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结果表明 :车前子中Mg ,Fe ,Al,Zn含量较高。此测定结果可为探讨车前子中元素含量与其药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749.
We propose a simplified model to analyse the temporary behaviour of transmittance for holographic photopolyreefs, based on the existing first-harmonic diffusion theory, with assumptions of constant polymerization coefficient and negligible diffusion effect for noise gratings. By applying this model to measure real-fime transmittance of our novel blue-sensitized photopolymer, the bleaching time constant of dye and polymerization rate are extracted, and the effect of the material composite on the noise property is revealed. This provides a prompt metho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s of holographic photopolymers.  相似文献   
750.
基于阈上小色差的色差公式权重函数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汪哲弘  徐海松 《光学学报》2008,28(6):1215-1219
利用心理物理实验的恒常刺激法,测得了在CIELAB颜色空间中a*b*平面上16个颜色中心的阈上小色差(约3ΔE*ab单位)色度椭圆.基于本实验和RIT-Dupont各16个非中性色颜色中心的彩度差和色调差数据分别拟合得到相应的彩度权重函数SC_ZJU07和色调权重函数SH_ZJU07.应用获得的视觉实验数据对六个基于CIELAB的典型色差公式的彩度和色调权重函数以及SC_ZJU07和SH_ZJU07的色差预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SC_ZJU07和SH_ZJU07的预测性能均为最佳.对于彩度差数据,六个色差公式彩度权重函数的预测性能表现不佳;而对于色调差数据,CIEDE2000色调权重函数的预测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