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5篇
化学   395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34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2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食品中常见的强毒性霉菌毒素,如何对AFB1进行快速、准确、方便的检测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氧化石墨烯/纳米银/AFB1单克隆抗体复合材料(GO/Ag/AFB1抗体)修饰的金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利用纳米银良好的导电性实现较低的AFB1检出限。该免疫传感器在pH为7、温度为40℃、抗体与PBS体积比为1∶6000的最优条件下,无需添加信号放大物质,检出限最低可达到7.19×10~(-10 )μg·kg~(-1),检测范围为1.60×10~(-9)~1.68×10~(-5)μg·kg~(-1),孵育时间为30s,回归方程为y=1.3101ln(x)+30.817(R~2=0.9916),测得含有AFB1实际玉米样品的回收率为91.42~107.00%。结果表明,GO/Ag/AFB1抗体免疫传感器具有在无需添加信号放大物质的情况下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特点,有望应用于食品领域AFB1的实时检测。  相似文献   
32.
A novel pyridinium salt, 2,4-bis[p-(N,N-dimethylamino)styryll-N-metlayl pyridinium iodide (BMSPI)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G, ^1H NMR spectroscopy and elemental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process was studied by using ES-MS. When BMSPI was pumped by a pulsed 1064 nm, 50 ps laser beam, it manifests highly efficient TPA (Two-Photon Absorption) and up-conversion superradiance. The up-conversion efficiency was 6.0% at the pump energy of 4-6 mJ and the lifetime of two-photon fluorescence was measured as 59 ps.  相似文献   
33.
余长春  路勇 《分子催化》1997,11(4):261-267
报道了用脉冲反应研究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的结果。脉冲反应显示,在还原的Ni/Al2O3催化剂上,CH4在673K就开始发生分解,并有C2H6、C2H4生成,1023K下,CH4几乎完全分解,单纯的CO2则很难在还原的催化剂上发生反应,在973K以上的高温下才会有少量C胜成CO.CHCO2的脉冲反应表明,当CH4在较低温度下开始分解时,CO2也会发生分解,并生成CO。脉冲反  相似文献   
34.
通过电氧化二级芳胺合成了一系列四取代肼化合物.该电合成反应采用简单的装置如单室电解槽和恒电流电解,且无需过渡金属催化剂和氧化试剂,并可放大至克级规模.  相似文献   
35.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新型先导化合物,在综合多种高活性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苯甲酰基乙烯醇结构的2-取代苯甲酰基-5-烷基-环戊酮类化合物.以己二酸二乙酯为原料,经6步反应制得目标产物,其结构经IR,1H NMR,X射线及元素分析或高分辨质谱确证,并对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进行了探讨.初步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油菜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在100μg/mL浓度下对油菜的抑制率达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36.
由于传热系数高、温度均匀性好及工质需求量少,微通道沸腾冷却成为极具前景的冷却方式。本文主要以烧结超薄泡沫铜为研究对象,以去离子水为工质,探讨孔隙率、入口温度和质量流率对沸腾换热特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增加流量和降低入口过冷度都可提升泡沫铜的换热性能。超薄泡沫铜孔隙率越高,其换热性能越好,高孔隙率泡沫铜换热性能比较优越,超薄泡沫铜两相换热系数提升约30%。  相似文献   
37.
研究并优化了化合物N,N-二甲基氨基甲基二茂铁的电喷雾离子化-高分辨质谱(ESI-HRMS)分析方法。重复测定样品,目标分子离子计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2.4%,表明仪器重复性良好。通过对目标分子的一级质谱图与二级质谱图分析,一级质谱图中母离子的丰度低于最强子离子丰度的10%,表明目标分子在源内发生了裂解。研究了一级质谱中目标分子离子及其最强碎片离子的离子计数与干燥气温度、毛细管出口电压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得到相应的数学方程;确定了目标分子质谱分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38.
以木质素磺酸钠(LS)和1-溴十二烷为原料,吡啶为催化剂,在碱性醇水混合溶液中,利用超声波辅助烷基化反应制备生物基表面活性剂.通过GPC,UV,FTIR和1H-NMR对木质素磺酸钠及其直接烷基化产物(ALS)、超声烷基化产物(UALS)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超声活化使木质素磺酸钠的分子量从154200下降到106000,酚羟基的含量从0.65%提高到1.55%,活化效率达139%.1H-NMR谱中甲氧基的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值由超声前的36.0%下降到超声后的21.0%.烷基化反应位点是LS的酚羟基,超声波活化烷基化效率明显高于直接烷基化效率.1%质量浓度的UALS的表面张力为28.2 mN/m,相同质量浓度的ALS和LS的表面张力分别为34.1 mN/m和41.5 mN/m.UAL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5×10-2g/L,比LS的低近两个数量级.超声烷基化效果较直接烷基化好的原因在于超声波处理一方面提高了酚羟基的含量,一方面破坏了大分子的三维网状结构,强化了体系的传质和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39.
利用MPTC型气泡压力张仪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在不同NaCl 浓度下的动态表面吸附性质, 分析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形成双电层结构产生表面电荷对动态表面扩散过程和胶束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SDS在表面吸附过程中, 表面电荷的存在会产生5.5 kJ·mol-1的吸附势垒(Ea), 显著降低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DS-)的有效扩散系数(Deff). 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的有效扩散系数与自扩散系数(D)的比值(Deff/D)仅为0.013, 这表明SDS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不同, 在吸附初期为混合动力控制吸附机制. 加入NaCl可以降低吸附势垒. 当加入不小于80 mmol·L-1 NaCl后, Ea小于0.3 kJ·mol-1, Deff/D在0.8-1.2之间, 表现出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相同的扩散控制吸附机制. 同时, 通过分析SDS胶束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获得了表征胶束解体速度的常数(k2). 发现随着NaCl 浓度的增大, k2减小, 表明SDS胶束表面电荷的存在会增加十二烷基硫酸根离子间的排斥力, 促进胶束解体.  相似文献   
40.
近红外BODIPY分子是一类新兴的荧光染料, 因其具有优异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能而得到广泛的研究, 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BODIPY类近红外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