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5篇
化学   5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采用修饰Langmuir-Blodget(LB)膜法以二十烷酸(AA)LB膜为模板,通过3,4-亚乙基二氧噻吩(EDOT)单体在LB膜亲水基团间聚合,制备了二十烷酸/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AA/PEDOT)复合LB膜.UV-Vis、FTIR和XPS分析表明EDOT在多层膜中有效聚合,生成了PEDOT导电聚合物;X射线衍射(XRD)和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表明薄膜具有较好的层状有序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EDOT在AA多层膜中的聚合破坏了原有LB膜的有序性,这可能与聚合过程对层状结构产生的破坏作用有关;采用四探针仪及半导体测试仪研究了薄膜导电性能,发现AA/PEDOT多层膜的电导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产生突变,这与多层膜中导电通道的"逾渗"有关,在有效导电网络连通后电导率发生了突变.测试结果还表明AA层和PEDOT层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界面,PEDOT显示出较好的定域性,薄膜具有很好的层状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12.
通过4-羟基香豆素与苯甲醛、甲醛和戊醛缩合产生的quinone methide与烯醇硅醚的Diels-Alder反应, 以较高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含有硅氧基的3,4-二氢-2H,5H-吡喃并[3,2-c][1]苯并吡喃-5-酮衍生物. 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中5个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利用密度泛函(DFT)方法计算反应物之间的前线分子轨道相互作用, 对反应的区域选择性进行了研究,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113.
CoCH2+H2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UB3LYP方法在6-311+G(2d,2p)水平上研究了四重态和二重态的CoCH2与H2反应的机理,在UB3LYP结构优化的基础上用耦合簇理论方法UCCSD(T)在相同水平下对各驻点进行了单点能校正.结果表明,该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上的势能面非常相似,存在两个过渡态(TS1、TS2)和两个中间体(M1、M2),反应的第一步是产生分子复合物(H2)CoCH2,其能量分别比反应物低66.6(四重态)和42.4 kJ/mol(二重态),第二步是H2的加成形成HCoCH3中间体,第三步是CH4的消除反应.其中CH4的消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反应在二重态和四重态势能面上存在四个交叉点,整个反应在二重态势能面和四重态势能面上交替进行.H-H键的活化在四重态上是不可逆的,反应将最终形成四重态产物,整个反应可放出能量222.9kJ/mol.  相似文献   
114.
由于金属离子包括铜离子对人体的重要性,报道了一种含单个色氨酸的新型多肽分子(WDAHSS),证明利用这种分子可以通过荧光光谱测量的方法实现铜离子灵敏检测。WDAHSS的荧光由其包含的色氨酸残基的本征荧光贡献,易被铜离子猝灭。通过分析铜离子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与WDAHSS作用的荧光光谱并与单个色氨酸分子的光谱相比较,详细研究了铜离子猝灭WDAHSS荧光的机理。研究表明,WDAHSS结构中的组氨酸通过金属配位与铜离子作用,并联合肽键形成稳固的四方形平面结构,螯合铜离子,致使色氨酸残基发生荧光猝灭。同时详细讨论了不同pH值环境对WDAHSS荧光光谱的影响。通过荧光光谱测量和数值拟合,推测了WDAHSS和铜离子的结合常数。为了增强WDAHSS抗pH干扰的能力,特意对其氨基端乙酰化,在生理pH值范围内稳定了其荧光发射。此外,WDAHSS也采用了一些特殊设计的结构,很好地增强了它对铜离子灵敏探测的特异选择性和生物相容性。对WDAHSS的进一步研究有望用于生物体内或细胞内荧光成像检测。  相似文献   
11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HCOOH在Pd(111)表面top, fcc, hcp, bridge 四个吸附位和Pd-Fe(111)表面Pd-top, Fe-top, PdPd-bridge, PdFe-bridge, FeFe-bridge, Pd2Fe-hcp, PdFe2-hcp, Pd2Fe –fcc, PdFe2-fcc等9个吸附位的13种吸附模型进行了能量计算、构型优化,得到了HCOOH较有利的吸附位;并对清洁表面进行能带分析。结果表明:掺杂Fe后,Pd催化剂对HCOOH催化活性增强;HCOOH在Pd(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fcc的吸附能是-41.8kJ•mol-1,在Pd-Fe(111)表面的最稳定吸附位Pd2Fe-hcp的吸附能是-126.5 kJ•mol-1,而且HCOOH在金属表面属于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七种哌啶并噻吩并嘧啶酮衍生物的结构、化学活性和前线轨道。结果表明:含有卤素化合物的前线轨道能隙(Eg)降低,7b, 8b, 9b的能隙比7a, 8a, 9a分别低0.053, 0.063, 0.010 eV。含有卤素的化合物中,Eg越小,对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 bacteria)的抑制率越高,而不含卤素的化合物中,Eg越大,对苹果轮纹菌(Dothiorella gregaria bacteria)的抑制率越高。  相似文献   
117.
研究了Ce3+离子激活的SrBPO5在130—400nm波长范围的光谱性质.在VUV激发光谱上指认了Ce3+的5个4f1→4f05d1跃迁激发带.发现在SrBPO5中Ce3+的5d轨道能级重心位于43.2×103cm-1,这在氧化物基质中是比较高的.此外,还报道和讨论了SrBPO5的基质吸收带和Ce3+的5d轨道在SrBPO5中的晶体场劈裂及SrBPO5:Ce3+在VUV-UV激发下的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18.
With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emoglobin (Hb) in red blood cells, self-interactions among these molecules could increase the propensities of their polymerization and aggregation. In the present work, high concentration Hb in solution and red blood cells were analyzed by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Calculation of the effective structure factor indicate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Hb molecules is the same when they are crowded together in both the cell and physiological saline. The Hb molecules stay individual without the formation of aggregates and clusters in cells.  相似文献   
119.
数学教学语言与数学教学言语初探430077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徐建华课堂是一个舞台,一个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重要任务是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通过老师这个演员再创造,变成数学教学语言——教案——课堂舞台演出“剧本”.再由老师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数学教学言...  相似文献   
120.
Polarized UV-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inplane orientation of the hemicyanine molecules in Y-type Langmuir-Blodgett(LB) multilayers. We demonstra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dipping-induced molecular alignment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the layer number due to the interlayer interactions. Polarized UV nanosecond pulses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photoinduced reorientation of the hemicyanine molecules. Thermal-isotropic process was accompaniedd by dissocition of the H-aggregate in hemicyanine LB multilay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