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5篇 |
免费 | 359篇 |
国内免费 | 44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751篇 |
晶体学 | 38篇 |
力学 | 101篇 |
综合类 | 41篇 |
数学 | 201篇 |
物理学 | 8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1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8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73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5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81篇 |
2006年 | 86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39篇 |
1996年 | 43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52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40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0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本文系统研究了NO在Ir(111)表面的吸附,解离,以及可能的N_2生成机理.结果表明,顶位吸附的NO,其解离能垒较高(3.17 eV),不会发生解离,而三重Hcp和Fcc空位吸附的NO发生解离,能垒分别为1.23和1.28 eV.N_2是唯一的生成物,不会有副产物N_2O的产生.其最可能的反应路径为N和NO经过N_2O中间体而生成N_2,而不是直接N提取和N-N聚合产生N_2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3.
汽车的横摆角速度对汽车稳定性和安全性有较大影响,针对汽车行驶控制时的抗干扰能力,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汽车横摆角速度控制策略;创新性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理论的用于四轮轮毂电动汽车横摆角速度的高性能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汽车横摆角速度控制的动态模型,并通过数学变换,将其转换为二阶自抗扰控制器被控对象的标准形式;再设计双层控制结构,包括直接横摆力矩制定层和转矩分配层;在直接横摆力矩制定层,利用二阶自抗扰控制器计算出控制汽车横摆角速度所需的附加横摆力矩;在转矩分配层,设计了转矩分配算法,利用附加横摆力矩得到4个车轮的指令转矩,进而控制电动汽车横摆角速度;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和汽车动力学仿真软件CarSim联合仿真验证了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4.
使用单幅图像进行特定目标的检测是机器视觉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使用LSVM分类器进行人形目标的检测。该方法提取图像的HOG(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和其对应的可变形部件来描述目标的外形特征,能够较好地解决目标由于运动而产生外形变化的问题。对常见公共区域场景进行数据采集并随机抽取了200张图像,使用所述方法对其中共1 100个人形目标进行检测,正确率识别率为78.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能够较好检测出单幅图像中的人形目标并加以标注。但对于某种程度有所遮蔽的人形目标则会产生漏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5.
气囊数控抛光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采用柔性的气囊作为抛光工具并以进动的方式进行加工。首先简要阐述了气囊抛光的抛光原理,然后针对平面和曲面光学零件,在自行研制的气囊抛光实验样机上进行了抛光实验。被抛光光学元件的材料去除是在抛光区内实现的。研究了进动角、气囊压缩量、气囊内部压力、气囊转速、抛光时间以及工件的曲率半径几种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平面工件和球面工件抛光接触区大小和形状影响情况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气囊抛光材料去除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几种重要工艺参数在平面工件和球面工件上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6.
采用微磁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初始态为C形磁结构的矩形CoFe纳米点在方波脉冲场作用下的动力学反磁化过程.研究发现,随着脉冲场强的增强,磁体的反磁化模式发生了改变.当场强较弱时反磁化过程通过畴壁移动-单涡旋的形成和移动来完成;当场强较大时反磁化过程模式转变为畴壁移动-双涡旋的形成与移动;在更强的场强下反磁化过程通过畴壁的移动-多涡旋的形成与湮没来实现.由于反磁化模式随场强的变化而改变,反磁化时间随场强的增大出现振荡变化现象.
关键词:
动力学反磁化过程
反磁化时间
微磁学模拟 相似文献
117.
热法磷酸塔内传热与燃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法磷酸塔内的燃烧过程及辐射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云南省磷化工中试基地所提供的燃磷塔的设计结构,探讨了燃磷塔壁面温度、磷火焰辐射吸收系数和壁面黑度对燃烧温度、燃磷塔山口平均温度和壁面热流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磷火焰辐射吸收系数对塔内的传热及燃烧特性的影响最大。壁面黑度对燃烧温度、燃磷塔出口平均温度和壁面热流的影响近似呈线性规律,对燃烧温度影响作用较弱。壁面温度仅对出口平均温度的影响较大,对火焰最高温度的影响较小。上述三种因素对壁面平均热流的影响作用基本相同。所预报的壁面热流平均值与现场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8.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4/5Sr1/5MnO3及在其A位分别掺K、Ag系列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XRD)谱,电阻率-温度(ρ~T)曲线,磁电阻-温度(MR~T)曲线,研究了在A位同时掺入一价、二价元素而保持Mn3+/Mn4+比值(摩尔比n(A)/n(B))不变的钙钛矿锰氧化物体系A位离子半径及A位离子的无序度σ2对电输运性质及磁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A位离子的无序度σ2对电输运性质的影响比A位平均离子半径对电输运性质的影响大;电阻率曲线出现双峰是由于表面相电阻率与体相电阻率竞争的结果;MR的温度稳定性是本征磁电阻与隧穿磁电阻竞争的结果;掺K样品在253~175K温区MR从8.1%缓慢上升到9.5%,掺Ag样品在260K以下温区MR都在7.4%以上,纯的La4/5Sr1/5MnO3样品在318~259K温区MR都在7.0%以上,在如此宽温区MR几乎不变有利于MR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