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1篇
化学   276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47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142篇
物理学   2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区间值Fuzzy次集的基本理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孟广武 《应用数学》1993,6(2):212-217
  相似文献   
72.
基于人类的社会智能特征,提出了一种网络信息流安全环模型.该模型分4个层次控制网络信息流的动态安全:安全入口层负责用户的身份验证和信息流的安全封装;社会智能层赋予信息流自我感应、自我保护、自我调控的行为能力;事务层实现商业事务的提交、处理、回滚,提供实时保护和在线恢复机制;TCP/IP安全协议层则保障网络信息流的安全传输.这4个层次协同运作,构建了不同等级的安全环.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论证,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信息流的动态安全,为商业事务的整体安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3.
利用Mawhin的重合度理论,研究了一类具时滞的Léinard型方程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并举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74.
在L-fuzy拓扑学中引入了层稠密集、层第一纲集、层Baire空间、层浓度、及层可分空间等概念,研究了它们的基本性质,讨论了它们与分明拓扑学中相应概念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在W1,p(x)空间框架下研究了具有p(x)增长条件的椭圆型偏微分方程:-d iva(x,u,D u) g(x,u,u)=f,得到了在W10,p(x)空间中弱解的存在性,推广了Boccardo等关于在Sobo lev空间中弱解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76.
在L-fuzzy拓扑空间中,利用Dα-闭集定义了分子网的Dα-附着点、Dα-极限点、Dα-聚点等概念 . 系统讨论了这些概念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LiKSO_4中~7Li的核磁共振谱与温度及晶体取向的关系。证实了在T_c=195K存在一个结构相变,并由实验数据推导出在这一温度以下,晶体的对称性低于P31c,每单胞至少含有六个分子式。没有证据说明有一个无公约相存在。测得181K的四极耦合常数为38.9kHz,不对称因子η=0.46,电场梯度主轴方向z与原c轴成11.6°角。  相似文献   
78.
用选区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及其衍生物多晶体结构,发现三种不同的氟碳铈矿与直氟碳钙铈矿具8:6新规则混层结构,确定了各自的晶体结构类型,晶胞参数,堆垛模式及晶体化学式等。高分辨像的观察分析,揭示出了三种B8S6规则混层结构中的Ce-F离子层以及两个Ce-F离子层之间的CO3离子组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观察和讨论了上述规则支结构中的无序夹层及堆垛层错等非均匀结构现象。  相似文献   
79.
教科书在推导出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B过程中,电场力所作的功和电势差的关系WAB=qUAB之后得出下面两个结论:结论1: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结论2:电场力作正功时,正电荷是从电势高的地方移向电势低的地方;负电行是从电势低的地方移向电势高的地方.反之,只要正、负电荷这样移动,电场力一定做正功.学生对这样的结论只是记忆而难以理解,教学中如能举一反三,并加以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并加强记忆·下面分别从四种情况加以说明.①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正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作正功.U在减小.②在…  相似文献   
80.
消荧光现象是激光与物质表面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表面谐波产生的研究中,它常常被忽略。大量研究表明:表面谐波产生与消荧光现象,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本文以消荧光观点详细讨论了表面谐波产生的机制,提出了表面谐波产生的消荧光模型。新机制可归纳为:(a)多光子受激吸收产生消荧光光斑,(b)激光热效应等促进自发辐射转向准受激辐射,(c)伴随荧光消失,部分产生荧光的激光能量转换为产生表面谐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