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402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83篇
物理学   6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在区分氢负离子转移反应与氢转移反应、非选择性氢转移反应与总的氢转移反应的情况下,通过合成物性相近但酸性不同的氧化铝,用以作为裂化催化剂基质材料,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裂化过程,基质酸性位类型及基质表面Lewis及Brönsted酸性位接触顺序对小分子烯烃(丙烯、丁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裂化生成小分子烯烃过程中,分子筛与基质所呈现出的反应特点存在较大的区别,前者活性虽高,但总的氢转移反应活性过强。基质材料裂化活性虽低但其表面以氢负离子转移反应为主,反应路径角度更有利于小分子烯烃收率的提高。另外,基质表面存在Brönsted酸性位,或原料油首先与基质表面Lewis酸性位相接触再与Brönsted酸性位反应的预裂化过程,会在促进裂化反应发生的同时抑制总的氢转移反应,更有利于小分子烯烃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2.
利用水合肼还原法制备的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利用SEM、XPS、BET以及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改性后ACF的性质及其脱硫脱硝效果。研究表明,TiO2/Cu2O同时改性后的ACF表面孔径减小,但表面石墨碳和羰基(C=O)官能团增加,增强了ACF对NO和SO2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脱硫脱硝的效率,该催化剂在40℃、可见光的催化下脱硫效率达90%,脱硝效率达60%。  相似文献   
73.
<正>《广东微量元素科学》创刊于1994年,是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州地区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和广州市微量元素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44—1396/T,国际标准刊号ISSNl006—446X,是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微量元素科学权威杂志。本刊曾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等多个国内  相似文献   
74.
奈望林纳奖     
奈望林纳奖你知多少 由国际数学联盟于1981年设立,奖励在计算机科学的数学方面有主要贡献者. 每4年颁发一次,获奖者的年龄在获奖当年不大于40岁. 奖励为一枚奖章和一笔奖金,获奖者的名字会被刻在奖章的边轮. 奖章大亮相 正面为奈望林纳的头像,反面为两个与赫尔辛基大学相关的图案. “奖” 落谁手? 从奖项设立至今,已有9人荣获奈望林纳奖,一起来认识其中的几位吧!  相似文献   
75.
为进一步交流稀土分析及稀土分离、制备、应用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提高稀土研究和分析的学术水平,促进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及稀土应用技术更好地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受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2011年7月25~2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主办第十三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研讨会。热忱欢迎  相似文献   
76.
超声波辅助稠油层内催化水热裂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超声波应用到稠油催化水热裂解实验中,研究了超声波辅助催化水热裂解对胜利油田孤东稠油物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作用下稠油的降黏率达到86.2%,与催化水热裂解相比,稠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减小,饱和烃和芳香烃组分含量增加,胶质和沥青质组分含量减少,稠油组分的氢碳原子比增加,杂原子含量减小。动态模拟实验中超声波辅助层内催化水热裂解效果显著,稠油采收率达到53.91%,降黏率达到80.5%。由此表明,超声波辅助催化水热裂解具有可行性,超声波与催化剂协同作用促进了水热裂解反应,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稠油的品质。  相似文献   
77.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Sn-Cr/AC催化剂,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其对乙酸甲酯气相羰基化合成醋酐反应的催化性能。分别考察了Ni、Sn、Cr三种金属组分的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进一步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i9%-Sn12%-Cr6%/AC催化剂上,当反应温度205℃,压力5.5MPa,催化剂焙烧温度600℃,催化剂焙烧时间为4h的条件下,乙酸甲酯的转化率为38.8%,醋酐的选择性为81.1%。采用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技术分别对反应前和不同反应时间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Ni0是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中心,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活性组分镍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催化剂上出现积炭及载体骨架遭到破坏,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8.
通过不同添加剂处理棉秆的热重实验,分析NaOH、Na2CO3、Na2SiO3、NaCl、TiO2、HZSM-5六种添加剂催化棉秆热解动力学特性,结合原料的组分分析,建立三组分独立平行一级反应热解动力学模型对试样热失重行为进行模拟,采用非线性最小平方算法求解热解动力学参数。研究发现,添加剂的加入改变了三组分动力学参数,在碱性添加剂作用下,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热解活化能都有较大程度降低,且碱性越强,纤维素热解活化能越低,而半纤维素热解活化能越高;中性添加剂NaCl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热解活化能的影响不大;酸性添加剂使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热解活化能有所增大,但所有添加剂对木质素热解活化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9.
两段式固定床富氧-水蒸气气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芯颗粒为原料在两段式固定床气化装置上进行了气化实验,考察了当量比ER、富氧浓度OC和水蒸气配比S/B对气化温度、气化气组分、低位热值、气体产率、气化效率和碳转化率等参数的影响,并比较了两段式固定床与传统下吸式固定床的气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量比为0.27时H2的体积分数、CO的体积分数和气化效率达到最大值;增加富氧浓度能优化气化效果,但富氧浓度大于90%后,燃气质量和气化效率均提高不大;增加S/B能提高H2的体积分数,但同时会降低CO的体积分数、气体热值、气化效率;当S/B为0.6时,氢气的体积分数达最高值33.3%,H2/CO比为1.32;相比于传统固定床,两段式固定床气化可明显提高气化温度、氢气的体积分数、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降低焦油含量。  相似文献   
80.
刘玉堂  潘科学  刘承斌 《应用化学》2011,28(9):1052-1057
利用聚合物官能团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在电极表面原位制备了金属粒子。 首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电沉积聚邻氨基苯甲酸(PoABA),再化学吸附铜离子(Cu2+),用水合肼还原得到单质铜(Cu0)。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表征了聚邻氨基苯甲酸 铜(PoABA-Cu0)复合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元素构成,研究了PoABA-Cu0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并以其检测了过氧化氢(H2O2)。 结果表明,电极表面被修饰上了一层PoABA-Cu0复合薄膜;制备的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邻氨基苯甲酸的聚合圈数为10、Cu2+的吸附时间为10 min、工作电压为-0.3 V时,该修饰电极对H2O2表现出了最佳的检测性能,其线性浓度范围为5.0×10-5~1.0×10-2 mol/L,灵敏度为96.3 μA·L/(mmol·cm),检测限为5.0×10-5 mol/L,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