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化学   8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81.
通过XRD,BET和XPS表征及反应活性测定表明,CO高温变换催化剂中加入的助剂CrO3在制备及还原过程中,能进入Fe3O4晶格,使晶胞参数增大,晶粒度变小,分散度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大,孔结构改善而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2.
用水合肼还原的Ru/AC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RuCl3水溶液浸渍BET比表面积为1020m2/g的椰壳活性炭(AC)载体,制备了钌含量为6%的Ru/AC氨合成催化剂.在添加助剂前,分别用水合肼水溶液、水合肼蒸气和H2还原催化剂,然后分别浸渍Ba(NO3)2和KOH.催化剂中的Ru∶K∶Ba摩尔比为1∶3∶0.3.用N2物理吸附、XPS和CO化学吸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不同还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上的钌以不同的化学状态存在,它的活性与其比表面积和金属钌的分散度相关.用水合肼水溶液还原的催化剂S1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金属态存在,它的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较大,低温低压下催化活性最高.以水合肼蒸气还原的催化剂S2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RuO3形态存在,它的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小,催化活性最低.用H2还原的催化剂S3中的钌在大气气氛下以RuO2形态存在,其BET比表面积和金属分散度与S1催化剂相当,催化活性也与S1相近.  相似文献   
83.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煤气变换催化剂的工业化应用已有80多年的历史,在合成氨、合成甲醇、制氢和城市煤气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常使用的催化剂有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铜锌系低温变换催化剂和钴钼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80年代以前,随着多种原料路线(煤、石脑油、渣油和天然气等)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84.
 将一种商用活性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微波处理,采用元素分析、XRD、N2物理吸附和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微波处理对活性炭载体的化学组成、物相、表面织构和催化剂钌分散度的影响.以微波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以钡或钡铯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钌催化剂,在SV=10000h-1,p=10.0MPa和θ=430℃的条件下进行了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活性炭经微波处理后能有效地脱除非碳成分,提高炭载体的稳定性,制备的负载型钌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钌分散度,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防止金属粒子烧结,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例如,以未经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4%Ru-Ba-Cs/C催化剂,其出口氨浓度为9.23%,经1.0MPa,520℃耐热36h后,其出口氨溶解度下降至7.39%;而以经微波处理的活性炭(CW5)为载体制备的4%Ru-Ba-Cs/CW5催化剂,出口氨浓度为16.78%,经相同条件耐热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85.
首先采用50%草酸溶液对蜂窝状堇青石进行沸煮处理,研究酸蚀处理对其组成和孔结构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在其表面涂敷氧化铝涂层,考察酸蚀预处理对不同涂敷过程的影响.然后,对氧化铝涂层分别进行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沸煮时间逐渐延长,蜂窝状堇青石腐蚀程度加剧,内部微孔增多,进而形成介孔,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逐渐增大.(2)除硝酸盐热分解法外,采用传统浸渍法、原位涂敷 浸渍法和铝浆洗涂法涂敷时,将堇青石进行酸蚀预处理均不利于后续A l2O3涂层的涂敷.(3)采用传统浸渍法和铝浆洗涂法,酸蚀预处理都只是增大其涂层的比孔容积.而采用原位涂敷 浸渍法,预处理还会明显影响涂层的内部孔结构.其原因可能是预处理将影响A l2O3溶胶的原位形成过程,从而影响涂层的孔结构.  相似文献   
86.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的纳米氧化铁载体. 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2物理吸附等测试结果表明,制得的Fe2O3粉体具有典型的介孔结构,孔径范围18.8~25.0 nm, 晶相组分由原料配比和制备条件决定. 进一步通过浸渍法制备了高活性的Ru-K/Fe2O3氨合成催化剂. 在475 ℃, 10 MPa, 10000 h-1和V(H2)/V(N2)=3的条件下,考察了负载型Ru-K/Fe2O3催化剂的活性. 结果表明,载体中γ-Fe2O3的含量越高,其氨合成活性越好.  相似文献   
87.
SO2-4/TiO2固体酸催化剂的酸强度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O  相似文献   
88.
SO_4~(2_)表面修饰对TiO_2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 TiO2和 /TiO2催化剂 .运用 XRD、 BET比表面测定、 IR和 DRS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并以光催化氧化分解溴代甲烷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性能及其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表面修饰使得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显著改善 ,催化剂表面形成具有超强酸性质的 L酸和 B酸协同中心 .与 TiO2相比 ,/TiO2光催化剂的锐钛矿含量高、晶粒小、 BET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光谱吸收边蓝移 ,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及抗湿性能 .  相似文献   
89.
SO2-4 表面修饰对TiO2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TiO2和/TiO2催化剂.运用XRD、BET比表面测定、IR和DRS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以光催化氧化分解溴代甲烷作为模型反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光催化反应性能及其反应条件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修饰使得催化剂的结构和光催化性能显著改善,催化剂表面形成具有超强酸性质的L酸和B酸协同中心.与TiO2相比,/TiO2光催化剂的锐钛矿含量高、晶粒小、BET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光谱吸收边蓝移,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氧化活性、稳定性及抗湿性能.  相似文献   
90.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La-Co-O复合氧化物,考察添加不同分子量的PEG (0, 2 000, 6 000, 20 000 g·mol-1) 对复合氧化物的物化性质及苯完全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N2物理吸附、XRD、SEM、H2-TPR、O2-TPD和XPS进行催化剂表征。苯完全氧化反应结果显示催化剂活性顺序为LCO-PEG6000>LCO>LCO-PG20000>LCO-PG2000, LCO-PEG6000催化剂在383 ℃时对苯的转化率达到99%,比LCO低126 ℃。N2物理吸附实验表明所制备的样品的SBET均为9~10 m2·g-1。XRD分析显示合成的催化剂均为LaCoO3钙钛矿主相伴生少量La2O3和Co3O4杂相,但添加PEG有利于钙钛矿主相的形成。尤其是添加PEG6000有效地抑制了催化剂颗粒的团聚,合成的样品颗粒均匀且尺寸最小。H2-TPR和O2-TPD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还原性能和晶格氧迁移能力,同时XPS分析显示表面活性Co3+含量最高,这些性质使其具有最高的催化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