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化学   225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59篇
物理学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把载有金属盐(M)乙二醇(S)溶液的6201担体作为色谱柱,再将各种不饱和烃(U)分别注入色谱柱中,此时在液相中存在如下的配合平衡.  相似文献   
542.
研究了机械球磨制备的(2Mg+Fe)+x%Ni(x=0, 50, 100, 200)复合物的微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 结果表明, 不加镍粉时, 镁粉与铁粉混合物经120 h球磨后仍然为纯镁与纯铁两相组织, 其电化学放电容量不到20 mA·h/g. 而加入镍粉和提高球磨强度有助于Mg-Fe非晶的形成, 并使颗粒尺寸减小, 添加镍粉越多, Mg-Fe非晶化程度越高, 放电容量越大, 而组合钢球混合球磨的粉末比等径钢球球磨的非晶化程度更高, 颗粒也更加细小均匀. 在x=100时, 不同尺寸和等径钢球球磨120 h合成的Mg2Fe非晶复合物的最大放电容量分别达到542.0和455.3 mA·h/g.  相似文献   
543.
采用酵母双杂交方法, 以Mgm101p为诱饵, 筛选酵母cDNA文库. 分离鉴定15个与Mgm101p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 其中5个阳性克隆均为GPD1编码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克隆了GPD1在 S. cerevisiae的同系物ScTDH2基因, 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 亚细胞组分分离和蛋白质印迹分析, 结果表明, GAPDH除了在细胞质为糖酵解酶的主要作用外, 可能为多功能蛋白, 在酵母线粒体中与Mgm101p相互作用参与线粒体DNA维持的生物过程.  相似文献   
544.
通过热流固耦合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微通道结构热沉基底的温度场及微通道内速度场,研究了相同入流功率下不同单层微通道拓扑结构对中心有高热流密度热点芯片的散热能力。结果表明:相同入流功率(0.05W)下,不同结构的散热能力排序由高到低为Y分形、弯曲散射、直散射(双侧出流)、直螺旋、直散射(单侧出流)、圆螺旋、树状分形、直槽结构;采用中心入流可有效降低芯片中心热点附近的温度,对于中心入流的散射结构,采用对称出流结构可提升其流动传热性能;Y分形结构具有良好的流动传热特性,对于热源面和中心热点均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545.
HMX与高聚物在老化过程中的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FTIR、GC-MS与固相微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老化处理后的凝聚相和富集的气相组分进行分析,以研究老化过程中的相容性。结果表明:三种高聚物分别与HMX的间接接触体系在75℃恒温条件下经过4个半月老化处理后仍然相容。  相似文献   
546.
微流控技术由于其反应装置小型化的特点,可精准地控制物质间交换,适用于纳米材料的合成,尤其是无机纳米粒子的精确调控。微流控装置可根据具体实验需求来设计和调整,完成多个实验步骤的集成,实现多个化学反应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本文根据不同标准,对微流控反应装置进行了分类,介绍其特点,并阐明了装置中流体的流动状态,枚举了微流控装置在材料合成领域的范例,阐明了微流控体系的优势,可能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办法,最后对微流控合成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47.
基于嵌入原子势(EAM),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的方法探讨了过冷液态Fe85Ni15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动力学性质.对B-T结构因子(SF)与相对长度(Correlation length)的分析发现:Fe85Ni15熔体具有相分离的趋势,但不十分明显.配位数(CN)及F-Z结构因子的计算结果证实了体系的短程序对应着二十面体结构.均方位移(MSD)的计算结果表明:Fe85Ni15合金属于脆性液体.将获得的扩散激活能与其它合金系进行对比发现扩散激活能并不能反映熔体的玻璃形成能力,熔体中的二十面体结构不利于非晶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