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8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支持向量机方法预测有机物的亨利常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有机物摩尔体积V、偶极项π*、氢键给予体的酸性am、氢键接受体的碱性βm等四种理化参数为输入变量,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72种有机物的亨利常数值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研究发现,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可以实现使用较少样本数据建模,并达到较好的预测结果。支持向量方法的预测结果远优于线性回归法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2.
稀土-氨基多羧酸类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及配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稀土金属离子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讨论了稀土金属离子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的配位规律, 证明了稀土金属离子像其他过渡金属离子一样, 与氨基多羧酸配体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结构取决于稀土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 电子结构和氧化态以及氨基多羧酸类配体的形状. 氨基多羧酸类配体是指氨基三乙酸(=nta), 乙二胺四乙酸(=edta), 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 Cydta), 二乙三胺五乙酸(= dtpa)和三乙四胺六乙酸(=ttha).  相似文献   
93.
Na2[ZnⅡ(ida)2]7H20和Na4[HgⅡ(nta)2]7H20的合成及结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属离子ZnⅠ和HgⅠ分别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对人体有害的毒性金属.如何有效地摄取ZnⅠ和排除HgⅠ一直是化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而ZnⅠ和HgⅠ能与各种氨基酸形成配合物,由于它们处于同一族,电子结构都是dl0,故其配位结构只取决于金属离子半径的大小和配体的形状[1~3].  相似文献   
94.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和酸度等因素对BS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BSA的损伤程度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Ga浓度的增大而加剧。  相似文献   
95.
本文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3,5-二甲基-DL-酪氨酸(DL-Dmtyr)的酸解离常数。通过与碘基取代酪氨酸解离常数相对比,发现甲基对邻位酚羟基解离的影响明显小于碘基。  相似文献   
96.
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高频超声波激活血卟啉镓(HP-Ga)配合物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并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时间、HP-Ga浓度、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加和HP-Ga浓度的增大而加剧,而溶液酸度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则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7.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预测脂肪醇沸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误差反向传播(BP)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研脂肪醇的结构与沸点的定量关系。提出一组分子描述码(N,C,T_m,T_3,T_d)作为输入的结构参数,取隐含节点数为3的三层网络用于脂肪醇沸点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优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98.
九配位(NH_4)_3[Y~(III)(ttha)]·5H_2O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君  范大民  张向东  马睿 《化学学报》2002,60(3):536-540
报道了含有自由羧酸基的新型稀土金属离子Y~(III)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 及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的测定。具体结果如下:分子式(NH_4)_3[Y~(III)(ttha)] ·5H_2O(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单余晶系,P2(1)/c空间群,a = 1.0289(2) nm, b = 1.2757(3) nm, c = 2.3184(5) nm, β = 90.92(3)°, V = 3.0427(11) nm~3,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为4,D_c = 1.575 g·cm~(-3), μ = 2.002 mm~(-1) 和F(000) = 1512, 对5145个独立的衍射点它的R和Rw值分别为0.0514和0.1287,对 所有5285个衍射点它的R和Rw值分别为0.1085和0.1407。在配合物离子[Y~(III) (ttha)]~(3-)中,YN_4O_5部分是九配位变形的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其中的 COO~-是一个未参与本位的可用于偈的自由羧酸基。由此可知~(90)Y~(III)-ttha配 合物通过修饰与具有定向功能的生物大分子等相接可形成定向放射性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99.
铅(II)-氨基多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铅(II)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N-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和 (乙酸-N-羟乙基酯)乙二胺三乙酸(AHEDTA, A = 乙酸-N-羟乙基酯)的配合物,C10H20K2N2O12Pb (K2[Pb(EDTA)]4H2O), C10H22K2N2O11Pb (K2[Pb(HEDTA)]4H2O)和C12H23KN2O11Pb (K[Pb- (AHEDTA)]3H2O), 并测定了K2[Pb(EDTA)]4H2O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具体测定结果如下: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 = 24.59(2),b = 11.79(1),c = 14.08(2) 牛琤 = 108.15(2),V = 3876.0(7)) 3,Z = 8,Mr = 654.65,Dc = 2.213 g/cm3,m = 9.196 mm-1和F(000) = 2480。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 = 0.0458,wR = 0.0640 (对3372 (I > 2.0s(I))可观测衍射点)。在K2[Pb(EDTA)]4H2O中,配合物离子[Pb(EDTA)]2-具有六配位的非标准三棱柱体结构,EDTA作为六齿配体提供4个O原子和2个N原子与中心金属离子Pb2+形成配键。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在6-311+G(3df,2p)水平上对C6H5—H…X型分子间氢键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氢键相互作用能、电子密度分布等计算. 其中C6H6为质子供体, HCOH、H2O、NH3、CH2NH和HCN为质子受体. 从电荷布居分析、自然键轨道等角度详细地讨论了C6H5—H…X 体系中, 共轭π键、O和N的不同键型结构对氢键形成的影响以及孤电子对与C—H 反键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n→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