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52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2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基于Matlab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开发环境(GUIDE)设计开发了一套交互式界面,可以自动读取、解析原始数据,开展波长标定,将谱强度与谱仪系统空间测量位置以及EAST实验放电时间等信息相关联,从而快速、便捷地计算杂质离子发出的线光谱强度的空间分布并绘图。该空间分辨光谱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大大提高了谱仪数据处理和分析的便捷性和效率,保证了放电期间数据处理的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以开封县污水处理厂改性污泥为实验材料,处理模拟含铜废水.对实验过程中溶液初始pH(A)、吸附时间(B)、废水中Cu~(2+)浓度(C)三个重要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了考察,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u~(2+)去除率的影响依次为初始浓度﹥pH﹥吸附时间.研究将吸附剂对Cu~(2+)吸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得出吸附最优条件:初始浓度为18.00 mg/L,pH为5.50,吸附时间为30.0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3次试验的Cu~(2+)去除率均值都达到99.42%,试验值与理论值绝对偏差为0.69%.  相似文献   
13.
二(2-乙基己基)磷酸络合萃取对氨基苯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 (D2 EHPA)络合萃取对氨基苯酚 (PAP)。研究了稀释剂种类、溶液的初始 p H值等因素对稀溶液分配比 (D)的影响。溶液的初始 p H值 (p H2— 1 1 )对萃取结果影响较大 ,当初始 p H值在p Ka1 和 p Ka2 之间时 ,分配比出现峰值。稀释剂则主要是通过物理萃取实现。在同一浓度下 ,二 (2 -乙基己基 )磷酸的萃取能力随稀释剂的极性增大而提高 ,极性环境明显优于惰性稀释剂环境。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络合萃取过程存在离子交换和离子缔合两种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Jorgenson和他的学生Bushey实现了蛋白质的全二维分析以来,二维液相色谱发展迅速,已有多种联用模式出现,如SCX-RP、NP-RP、RP-RP等~([1]).其中,以NP-RP联用模式的正交性最高.由于流动相的兼容性不好,NP-RP二维系统往往采用将第一维溶剂蒸发或第一维采用低流量模式与第二维联用.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passive spectroscopy,the D_α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in the boundary region of the plasma have been measured by a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spectroscopic multichannel analysis(OSMA) system in EAST tokamak.The Zeeman splitting of the D_α spectral lines has been observed.A fitting procedure by using a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method was applied to fit and analyze all polarization π and ±σ components of the D_α atomic spectra to acquire the information of the local plasma.The spectral line shape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emission spectra from different regions(e.g.,low-field side and high-field side) along the viewing chords.Each polarization component was fitted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energy categories(the cold,warm,and hot components) based on different atomic production processes,in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ition energy distribution by calculating the gradient of the D_α spectral profile.The emission position,magnetic field intensity,and flow velocity of a deuterium atom we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相关标志物是目前胃癌研究的热点,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针对组织蛋白质提取物非常复杂的特点,并根据疏水性的差异,采用反相液相色谱对正常及癌症组织提取蛋白质进行分离。通过比较正常及癌症组织提取蛋白质的谱图差异,收集并酶解差异最大的保留时间为45~47 min的馏分,采用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LC-MS/MS)鉴定其酶解产物。鉴定结果显示,正常及癌症组织中的共有蛋白质为9个,正常组织中有6个特异蛋白质,而癌症组织中有17个特异蛋白质。通过进一步分析,筛选出胃癌组织中含有的丰度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蛋白质,能为将来的药物靶点、药物作用通路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二维液相色谱接口的改进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笃信  张凌怡  李彤  杜一平  张维冰 《色谱》2010,28(2):163-167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我们采用经特殊设计的流路系统,使得双捕集柱型接口具有预分离的功能。样品从第一维流出以后被富集在捕集柱1的柱头,经过脱盐后,正冲捕集柱,捕集柱1与第二维色谱柱联用对富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增加了第二维分离效率。当捕集柱上的样品全部被洗脱到第二维色谱柱上时,捕集柱2已经完成对第一维洗脱液中样品的捕集和脱盐,此时将阀进行切换,捕集柱2与第二维色谱柱直接相连进行洗脱。循环切换捕集柱1和捕集柱2,维持较高的阀切换频率,实现了第二维色谱柱的连续洗脱。因此保证了第二维分离具有较快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使用35 mm长捕集柱和十通阀为接口,以弱阴离子交换(WAX)色谱为第一维分离模式,以反相(RP)色谱为第二维分离模式,构建了WAX-RP二维液相色谱系统(2D-LC system)。以小鼠血清为样品对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色谱流出曲线出现了明显的界面现象,这是由于捕集柱流动相中含有的较多盐分流出时的背景吸收造成的。同时,由于界面两侧的流动相黏度不同产生了黏性指进(VF)现象。当第二维色谱柱长度为50 mm时,理论上可将第二维分离效能提高70%。该接口可以应用于多种二维液相色谱模式,适用于蛋白质组学和本草物质组学研究中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维生素B12的研究史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通过探究维生素B12的发现、治疗恶性贫血机理、结构测定、人工合成、生物合成中的关键人物、事件,凝练出弘扬中医药学、用科学造福人类、团队合作、持之以恒、创新精神等五大思政元素,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