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化学   8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26篇
物理学   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5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铁镧复合氧化物.通过了XRD、TG-DTA等手段,对该氧化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焙烧温度、光催化剂的用量、光照等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验证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在适当的用量和700C焙烧并在紫外光照射下铁镧复合氧化物对活性翠蓝KGL和活性B-GFF黑有较强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相似文献   
32.
非负载镍催化剂的2-乙基蒽醌加氢活性及其氢吸脱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制备了金属镍粉、兰尼镍、Ni-B非晶态合金及镧掺杂的Ni-B非晶态合金(Ni-B-La)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的氢吸附和脱附性质以及对2-乙基蒽醌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金属镍粉、兰尼镍和Ni-B催化剂表面均具有两种氢吸附位: 弱吸附位和强吸附位. Ni-B-La催化剂表面只有氢的强吸附位,其强吸附氢量与兰尼镍相当. 推测只有氢的强吸附位是2-乙基蒽醌加氢反应的活性中心,并且Ni-B-La催化剂上的强吸附氢较兰尼镍上的更活泼,因而Ni-B-La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高于兰尼镍.  相似文献   
33.
采用有机凝胶法结合固相烧结技术制备了Sm0.9Sr0.1Al0.5Mn0.5O3-δ (SSAM9155)新型导电陶瓷. 通过TG/DTA, FTIR, XRD, SEM和直流四引线法系统研究了凝胶前驱体的热分解及其相转化过程和烧结体的结构、相稳定性、微观形貌、电导率以及电输运机制. 结果表明, 凝胶前驱体在900 ℃焙烧5 h可以形成完全晶化的四方钙钛矿相纳米粉体; 高温烧结制得的SSAM9155陶瓷的电导率取决于p型电导, 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导电行为符合p型小极化子跳跃机制; 随烧结温度的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 SSAM9155陶瓷的电导率和相对密度都先增大后减小, 1600 ℃烧结10 h制得的SSAM9155陶瓷具有最高的电导率和相对密度(98%), 该样品在空气和氢气气氛中850 ℃时的电导率分别为8.21和1.26 S•cm-1, 表观活化能分别为0.265和0.465 eV. 具有较高电导率的Sr, Mn掺杂的SmAlO3导电陶瓷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阳极材料.  相似文献   
34.
用纳米金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x)于铂电极表面,并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三-2,2′-联吡啶合钴(Ⅲ)作为电子媒介体,制成了高灵敏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吸附在纳米金颗粒表面上稳定且保持其生物活性;而电子媒介体的存在,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该传感器对葡萄糖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2×10-8~6.2×10-6 mol/L,检出限6.2×10-9 mol/L(S/N=3).该生物传感器有效消除了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可用于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  相似文献   
35.
就化学专业科技英语教学,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分别为使学生明确科技英语定义特征、课堂教学与科研生产实例有机结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利用好课后作业环节巩固学习效果。希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布置等环节的改进,使高年级的化学及化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技外语水平在1~2个学期内取得较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不同工况和工质对微通道背板热管系统最佳充液率的影响,设计系统充液率实验,通过分析充液率对换热量、背板竖向出风温度分布、蒸发器及冷凝器进出口工质温度及压力的影响,确定不同条件下的系统最佳充液率。结果表明:1)标准工况下,采用R22工质的系统最佳充液率为65%~75%,背板竖向各位置出风温度最低,蒸发器进出口工质温差达到最小;2)系统最佳充液率随着背板进风温度的上升而增大,进风温度超过40℃后,最佳充液率保持不变;3)系统最佳充液率随冷凝器进水温度的降低而增大;4)R134a系统和R22系统最佳充液率基本一致,最大换热量不同。  相似文献   
37.
CO是碳氢燃料不完全燃烧的重要产物,常常被作为反应燃烧效率的标志物,燃烧场CO组分浓度的精确测量对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OA-ICOS)是一种利用物质对激光的特异性吸收,实现对该物质分析和测量的技术,具有非接触、稳定和高灵敏度等优点。针对燃烧场CO浓度低,背景信号干扰强等特点,采用分布反馈式(DFB)激光器搭建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的CO浓度测量系统,通过直接吸收光谱的测量方法实现对高温燃烧场CO浓度测量。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在所用激光器中心波长的附近选出了常温下谱线强度较为突出,高温下不受其他燃烧产物干扰的第一泛频带R(10)吸收谱线。通过固定光程池对比吸光度的方法标定了OA-ICOS系统的有效光程;通过比较不同扫描频率下吸收谱线的信噪比和线型拟合残差标准差,得到最佳波长扫描频率;通过测量不同浓度CO混合气体的吸收信号分析了系统误差。探究了不同燃烧情况下CH4/Air预混平焰炉上CO的产生情况,根据燃烧场测量区域温度分布情况描述了温度分布不确定度对CO测量结果的影响。当量比为1.0时,在10 ms的测量时间分辨率下,噪声等效灵敏度(NEAS)为3.67×10-7 cm-1·Hz-1,系统测量误差小于4.5%,燃烧场测量区域温度分布不确定度带来的CO浓度测量不确定度为5.6%。改变当量比从0.8到1.2时,得到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1 275~1 368 K,CO浓度变化范围为0.041%~1.57%。研究发现随着当量比的提高,燃烧场温度和CO浓度均呈上升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将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应用于燃烧场气体参数测量具有信噪比高、检测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实现痕量气体组分浓度的精确测量。  相似文献   
38.
枇杷叶果冻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拓宽枇杷叶制剂的剂型和果冻的种类,研制了枇杷叶果冻,并探讨了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枇把叶果冻基料的:最佳配比为:0.5%卡拉胶、0.3%魔芋胶、0.05%柠檬酸和25%白砂糖;在62.5g果冻中添加10g枇杷叶提取物的浓缩物时,制成的果冻在口感、凝胶强度和色泽等方面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9.
染毒水样中神经性毒剂水解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对水中6种神经性毒剂水解产物固相萃取的萃取剂,洗脱剂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以LC-CN小柱为萃取剂,1%冰醋 甲醇溶液为洗脱剂,测得萃取回收率为59.7%-100%,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采用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选择离子检测法对水解产物三甲基硅烷(TMS)衍生物进行分析鉴定,水中水解产物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0.02mg/L。为今后水中神经性毒剂未知样品分析提供了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0.
娄仲连  罗国煜  熊振 《力学学报》2000,8(2):235-238
抗震设防决策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对整个分析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模糊信息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模糊信息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与抗震设防决策的方法 ,介绍了用模糊集模拟模糊信息的原理 ,以及进一步处理模糊信息的区间分析顶点法。作为一例 ,这些方法结合基于泊松分布的地震烈度发生概率模型 ,应用于南京市区未来 5 0年的地震危险性与抗震设防效益分析 ,提供模糊的结论供设防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